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为了开展育种工作,从2002年起进行了红掌和观赏凤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和资源库建设。迄今共收集花烛属资源172份、观赏凤梨资源523份,建成了花烛属和凤梨科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管理数据库。研究了红掌和观赏凤梨种质资源种植保存、种子保存和离体保存技术研究,建立了种质资源保存技术体系。采用杂交、远缘杂交、物理诱变、倍性育种和转基因方法开展资源创新研究,获得了红掌三倍体、四倍体、八倍体和观赏凤梨四倍体新种质以及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品系10多个。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26-27
通过多单位5年协同攻关,研究获得了不同保护方式下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效果,建立了种质活力分子评价技术和3种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基因库超低温保存技术;此外还研究提出了控制玉米、小麦、大豆、菜豆等作物种传病原菌对种质保存与更新潜在危害的技术策略。建立了作物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数据库,研发了作物种质资源指纹图谱识别系统。这些结果和技术的获得,为确保库存种质的安全保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课题研究重要成果和重要进展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4):53-54
该项成果实现了以"信息共享为手段,实物利用为目的,网络服务为保证"的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信息共享和服务创新为目标的种质资源利用新模式,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农业生产和科研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热带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评价情况,阐明作为盆栽果树品种应具备的特性及功能,根据资源评价结果,筛选出了适用于盆栽的热带亚热带果树品种资源,并提出热带亚热带盆栽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建于1978年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始终把完成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这一基础性研究放在首位,不断地按照国家目标调整研究结构,先后组建十余支考察队,赴西藏、新疆、海南、神农架等地进行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进入90年代又组建一些进行前瞻性研究、跟踪世界前沿的课题组,以提高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培养和吸引顶尖人才,加强课题组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建成了一支包括院士、部级专家、博士导师在内的60名高级人员组成的精干科研队伍,目前主持国家级各类专题24个。历经20年,已使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由16万份上升到38万份,其总量仅次于美国,其中长期保存的种质资源达31.8万份,居世界第一位,并且在部分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和世界水平,其中在小麦与东方旱麦草、新麦草、冰草属间杂交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建所以来,共获得成果奖励71项,其中国家奖12项,基本形成了一个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6.
中国兰花,指兰科兰属植物中地生兰,即常见栽培的春兰、春剑、寒兰、建兰、墨兰、蕙兰、莲瓣兰等,其姿态秀美,芳香馥郁,被古人誉为“香祖”、“天下第一香”,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也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我国为兰花资源大国,兰花文化十分发达,但中国兰的产业化生产却起步很晚,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37-37,40
该成果利用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获奖项目“樟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选择利用的研究”成果所选育的芳樟型、樟脑型、桉叶油素型优良无性系,推广工厂化育苗;选育芳樟优良无性系,申请福建省林木良种委员会审、认定;建立芳樟、脑樟优良无性系收集区,营建采穗圃,为种业创新提供繁殖材料;建设工厂化育苗基础设施,推广芳樟容器育苗新技术,研制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营造芳樟油用示范林。  相似文献   

8.
作者近年通过对金佛山的药用动物资源详细调查,已知该山共有药用动物资源491种,其中无脊椎动物125种,脊椎动物568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7种;属二级重点保护的有26种;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种类有120种;种群数量较少的种类有226种。处于濒危状态的珍稀动物种类155种;于上世纪末已绝迹的种类有12种;目前可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有80种;需要再经增殖扩大种群数量方能被利用的种类有591种;只能加以保护而不能利用的种类有20种。  相似文献   

9.
半滑舌鳎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海水经济鱼类,主要生活于我国的黄海、渤海海域,是一种广受市场认可的海水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半滑舌鳎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的成熟,其已成为我国北方主导海水鱼养殖品种之一.针对半滑舌鳎养殖中种群退化、雌性率低、病害频发和黑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收集与驯化了半滑舌鳎野生种质资源,构建了半滑舌鳎繁育种质库;研发...  相似文献   

10.
创建于1978年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硬件民,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妈终把完成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这一基础性研究放在首位,不断地按照国家目标调整研究结构,先后组建十余支考察队,赴西藏、新疆、海南、神农架等地进行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进入90年代又组建一些进行前瞻性研究,跟踪世界前沿的课题组,以提高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增养和吸引顶尖人才,加强课题组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建成一支包括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74-74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是主要从事农作物和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存、遗传改良与创新利用研究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以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评价、保护与利用、地道中药材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注重数据信息化建设,以服务产业发展,实现社会共享为目标,广泛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和中药材科学研究。现有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7人,助理研究员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1人,博士2人,硕士5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外业实测和高新技术对浙江省理论深度基准面5米深度以上的滩涂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准确掌握滩涂资源总量及分布现状,建立了滩涂资源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有八大创新,为滩涂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沿海防台减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研究成果可为沿海省份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4):63-63
在相关基础性专项资助下,2007年底对“青藏高原特殊生境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保存”进行立项。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主持,项目组由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等7个研究机构和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的128名科研人员组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8,(9):60-61
六盘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属固原市,下辖原州区、隆德县、西吉县、泾源县、彭阳县。总面积1442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5.12万人,回族人口占43.5%。六盘山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一块绿岛。海拔高,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动植物的种群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境内分布着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三个区系的植物成分。药用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种质资源优势明显,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道地中药材的重要产地。  相似文献   

15.
张浪  姜殿强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1):24-24,27
有目的地采集50余种5000多株野生蕨类植物,从中筛选出易在海南推广发展的5个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蕨类种质资源——鸟巢蕨、白沙双盖蕨(海南特有种)、肾蕨、井边茜、扇叶铁线蕨,进行异地迁移适应性驯化栽培研究,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海南蕨类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经调查,金佛山已知药用脊椎动物368种,占该山药用动物总种数(491种)的74.95%。其中鱼类83种,两栖类31种,爬行类41种,鸟类129种,哺乳类84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26种。本文对金佛山的药用脊椎动物资源种类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方案和合理的开发利用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调查,金佛山有药用鱼类83种。本文对物种组成、个体分布及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相邻山体的药用鱼类资源进行了比较,对该山的药用鱼类资源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8.
兰科植物是有花植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全世界约有700属2万种,主要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兰花资源十分丰富,有171属,1247种以及许多亚种、变种和变型.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约450种,有药用价值的约113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7,(8):60-60
血竭具有活血散瘀、镇痛、止血、补血、生肌敛疮等功效,为名贵中药材,在国内外医药生产中被广泛利用。国内血竭原料年消耗量约600多吨,90%以上依赖进口野生药材,而国外野生资源也将枯竭,急需开展原料的生产。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植物所对剑叶龙血树优质种源进行繁育和规范化种植,既能保护珍稀药材,也符合国家GAP要求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要求,保证龙血竭原料供应的持续稳定,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8,(19):54-54
秦艽是我国重要的常用中药材,为青海省大宗道地药材,目前市场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近年来,随着青海乃至我国中藏药企业的壮大,掠夺式的采挖使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面临资源枯竭的局面。1987年秦艽被列为野生资源濒危药材,1995年秦艽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三级品种,随着秦艽资源的日趋减少和市场需求量的增加,面临既要保护野生资源,又要保证市场供应,满足国内外需求,实现药材的可持续利用,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建立GAP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