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东垣以《内经》为理论基础,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提出了脾胃内伤学说、而“阴火”理论则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对“阴火”概念的阐述尚欠清晰,使后世在认识上多有歧见,笔者通过反复学习,对“阴火”有了一定的认识,今不揣浅陋,试述如下,以求正于学者.  相似文献   

2.
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提出了阴阳之说。在性别上,男为阳,女为阴,阴阳之合,生子繁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专门从事两性阴阳炼气术的房术家。古代医学家们在研究性问题时.得出了许多正确的结论。比如古代性学家们力主性活动必当以“节欲养生”为主,正如古代医籍《灵枢》中说:“房劳过度则伤肾。”《玉房指要》中说:“交接之道无复他奇,但当从容安徐,以和为贵。”如此等等。然而,由于古代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人类认识能力较差,古人们在性问题上存在着许多偏见,以至使人们头脑中形成了许多错误的观点,笔者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3.
在两千多年的儒法斗争史中,法家先后写出了许多战斗的《天论》篇章,其中著名的有荀况的《天论》、王充的《谈天》、柳宗元的《天说》、《天对》、刘禹锡的《天论》等。每篇《天论》都是不同历史时期法家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代表作。在法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儒法两家的“尊天命”与“反天命”的两军对战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质测”与“通几”是明未清初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方以智在其著作《物理小识》中提出的一对重要概念。迄今为止,许多著作一直认为“质测”与“通几”相当于今天的“科学”与“哲学”,本文对此提出了新的见解,并依据原著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杨频  张元澧 《甘肃科技》2005,21(12):195-195,149
“甘温除热”这一提法,创始于金元四大家之一,行医五十余年的著名中医学家李东垣先生的主要理论代表作《脾胃论》一书中。中国历代医家对此极为重视,不断地加以研究发挥,有力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直到今天,仍然在中医学术领域内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因理论上的认识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本文根据“甘温除热”这一治疗原则,在使用补中益气汤中结合祖国传统医学对热性病的治疗法则,热的产生机理,和历代医学家对“甘温除热”的有关论述,以及在临床应用“甘温除热”时应当注意的方面,综合进行了阐述和论证。同时,作者在多年来的医学实践当中,在林宝成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甘温除热”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这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笔者所写的《医学上有建树的我国古代诗人》一文中,从诗人行医这一侧面。探讨了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事实上,历史上和现代的许多中医大家,也都兼具深厚的文学功底。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写过不少才气横溢的诗作。这又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关系的诠释。傅青主:题联晋祠,赋诗崛山围傅青主(1607~1684年),名傅山,山西阳曲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  相似文献   

7.
同一植物有不同的名称,叫“同物异名”;同一植物名称指的是不同植物,叫“同名异物”。我国疆域辽阔,植物种类繁多,历史文化悠久,古籍浩如烟海,加之各地方言不同,古代交流不便、信息不畅,植物的“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现象很普遍。这给使用上造成很大混乱,甚至连著名学者和权威著作,也免不了发生错乱。“海桐”便是明显的例子之一。本来,海桐是我国著名的木本中药材植物。唐代李珣的《海药本草》载:“海桐生南海山谷中,树似桐而黄白色,有刺,故以名之。”因药用其树皮、枝皮或根皮,故药材名“海桐皮”。宋代掌禹锡的《嘉祐本草》载:“海桐…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6,(5):60
早在两三千年前,《黄帝内经》就主张:“饮食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年录》中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寿;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可见,古人很早就发现节制饮食可以抗衰老、延寿命,经常饱食则使人早衰,对人体有害。  相似文献   

9.
《四部医典》是药师佛口述的佛教典籍还是医家著作,是医学界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文章主要介绍斯喀学派著名医学家斯喀瓦·洛哲嘉波厘定刊刻《四部医典》札塘版,从药物学等诸多方面澄清了《四部医典》之来源等等.洛哲嘉波斯喀在理论和实践等诸多方面对《四部医典》的厘定、传承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吴中云 《科技潮》2000,(1):108-109
学过中医妇科学的人,都知道著名医家傅青主和《傅青主女科》这部卓越的著作。傅青主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他不仅是一位医学家,而且是文学家、书画家,还是一位富于民族气节的爱国者。傅青主的英名  相似文献   

11.
麋鹿在古代最重要的经济价值是食用。早在《礼记·内则》中有关食用麋鹿的记载“麋肤”、“麋腥”、“麇脯”。麋肤指带皮麋肉,如同今日带皮猪肉;腥即生肉;脯为肉干。《礼记·醢人》讲祭祀时用到麇鹿肉酱。可见麇鹿是当时非常重要的食物。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往往不能较真,一较真,就会发现问题。把英文中的一个极普通的词“power(或者 pow-ers)”理解为“大国”,就是一例。美国著名学者、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前几年出版了一部名著《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Powers》。肯尼迪的这部著作为世人所注目,被译成好几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在中国也热闹了一阵子,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冒出了几个译本,但多半都译成《大国的兴衰》,亦即把“great powers”译成“大国”。也有例外的,如辽宁人民出版社的版本干脆另给安了一个书名,叫做《没有永久的霸权》。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另  相似文献   

13.
“乾坤入散记,化作玉玲珑。”朱自清的散文《绿》可称一篇精致玲珑的佳作。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早期提倡写实,注重对生活作深入观察。他对自然美有特殊爱好,在《绿》这篇山水散记中,以感受自然美的艺术心灵,描绘出仙岩山两处胜景——梅雨瀑和梅雨潭,从中“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生在丹阳秣陵(今南京)。他有一股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倔劲,碰到疑难问题,定要弄清才肯罢休。有一天,他读到《诗经》里记载蜾嬴(一种细腰  相似文献   

15.
我校中文系胡家才教授的专著《新编美学概论》日前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全书约 39万字。著名文艺心理学家鲁枢元认为 ,该书“一、体系庞大 ,且系统 ,较严谨 ,中外比较 ,甚见功力。二、视野开阔 ,溶进许多新的观点和材料 ,具有当代性。”我校孟建安副教授的专著《汉语病句修辞》日前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全书约 2 5万字。著名修辞学家宗廷虎教授认为 ,该书具有新颖性、探索性、实用性 ,做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等特征。著名修辞学家王希杰教授认为 ,该书“这么全面 ,这么系统 ,这么细致 ,这么精密 ,归纳总结出了许多规律规则 ,初步建…  相似文献   

16.
《咫闻录》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清代南方故事集,该书虽然标榜为“志怪”之作,但贴近社会现实的篇目已成为主体,许多篇目可归入民间故事之列,其中有好几个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咫闻录》在故事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话说姜石     
姜石,因形似生姜而得名。我国对姜石的利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一直被作为矿物药。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所著《本草纲目》中,引用唐初著名医生苏恭的话,对姜石有如下描述:“姜石所在有之,生土间,状如姜,有五种,以色白而烂不碜者良。”并指出其“性寒,咸,无毒。主治丁疮肿痛,乳痕肿大,产后胀肿,通身水肿”等疾病。现代人发现它含有钙、铁、锶、硒、锌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用来泡水沏茶,能治肚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具有季节性迁徙习性的动物中,鸟类的迁徙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做过有关鸟类迁徙的观察。自二十世纪以来,“环志法”的广泛应用更是将鸟类迁徙的研究提到了新的高度。2003年,法国著名的摄影家雅克佩兰拍摄的纪录片《迁徙的鸟》,轰  相似文献   

19.
相信未来     
我国著名科技专家、出版过多部前瞻性著作如《世界高技术竞争》、《走向未来》的著名学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邓寿鹏先生日前出现在世界顶级私募基金投资商年会的讲坛上,由于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会议,与会“大鳄”们可能要关起门来商讨“武林大举”,所以,不知情的记者们都“放”过了他,有点可惜。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1932年的《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中指出:“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从俄国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鼓舞许多青年投身革命洪流。高尔基的《母亲》是进步青年的革命教科书。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不但在郁达夫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响,而且在新时期开始时的创作中也投下了自己的身影。苏联著名文艺评论家赫拉普钦科认为:“新的每一代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