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景观信息图谱的图形与定量研究方法体系为基础,研究黄河三角洲体自1855-2000年以来由尾闾河道摆动物理过程而构造的洲体景观特征,分析黄河尾闾1855年以来的摆动变化规律,得到“清水沟行水潜力已经很有限,黄河改道势在必行”的结论,建议黄河流路改道应遵循自然规律、人工协助摆动以行水故道间洼地,并讨论了黄河口治理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河故道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以柱 《自然杂志》1995,17(4):211-215
黄河故道区域,主要指公元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决口改道以后留下的一段主河道(今称明清故道或废黄河)流经的区域。地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的7地(市)3l县(市、区)。面积2.204万平方公里,人口1281.4万,其中农业人口1166.1万。黄河故道区域是一个自然景观独特的地理单元。本文阐述了黄河故道区域的形成与土地自然类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古黄河三角洲的发育和侵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迎如 《科学通报》1983,28(21):1322-1322
公元1194年,黄河曾在阳武决口形成南北分流,南支夺淮人南黄海,至1495年黄河抛弃北支全部南流人海,直到1855年终止的661年期间,古黄河在苏北、南黄海塑造了大型三角洲。1973—1979年期间,海洋地质调查局对古黄河水下三角洲开展过1/50万海洋地质综合概查和潮间带路线性调查,比较系统地获得了地貌、沉积物等方面的资料,根据上述资料,结合前人成果,对古黄河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唐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然今,作为世界三大文明发源地的黄河流域,却已少有滋养生息的乳汁涓涓流淌。1972年以来,黄河年年断流。1997年,黄河下游利津河段断流时间长达7个多月,海河流域许多河流的  相似文献   

5.
孙毓  王丽丽  陈津  段建平 《科学通报》2012,(19):1791-1799
对大兴安岭北部3个样点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树轮样本进行树轮密度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年表与夏季气温变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其中两个样点的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对研究区1855年以来5~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进行了重建,重建值的解释方差量为39.5%.在大兴安岭北部过去的154年里,存在4个冷期:1874~1893,1927~1948,1951~1960和1992~2002年;以及4个暖期:1855~1873,1894~1916,1961~1991和2003~2008年.该地区20世纪末冬季气温的变暖现象比夏季更为明显.重建结果与研究区周边的气温序列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指示较大区域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6.
2005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河口入海主流的快速摆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厚杰  杨作升  毕乃双  李海东 《科学通报》2005,50(23):2656-2662
河口入海主流是河流泥沙入海的关键传输通道. 2005年6~7月黄河调水调沙期间, 在黄河口进行了3次沉积动力过程现场观测, 结果表明河口入海主流在20余天内产生了较大幅度的快速摆动, 在相应时段的卫星遥感图像上也得到良好的印证. 河口入海主流的快速摆动是径流与河口地形相互作用的结果. 调水调沙期间大量泥沙快速入海, 在拦门沙区域沉积形成拦门沙群, 这是导致河口入海主流快速摆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孙仲明 《科学通报》1983,28(12):746-746
长江出三峡南津关后,即进入间有山丘阶地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由于两岸土质疏松,河道易于迁移,其迁移幅度可达十多公里,最大可达二十余公里,但长江迁移的模式与黄河迥然不同。历史上长江虽然时有决口泛滥,但是从没有像黄河那样大的迁徙改道,长江河道在历史时期的变迁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受流域内降水波动和小浪底库容变化的影响, 2015~2017年期间黄河调水调沙中断.本研究系统收集了2015~2017年黄河主要水文站水沙数据、下游河道高程资料和冲淤数据、河口测深和粒度资料,研究了调水调沙中断导致的黄河入海泥沙来源和通量变化,探讨了下游河道和河口地貌演化对调水调沙中断的快速响应.2015~2017年,上中游来沙完全被小浪底水库拦截,黄河首次出现全年进入下游的泥沙量为0.水库下泄清水,引起下游河道全线冲刷,累积冲刷量达1.8亿m3,高村以上河段是主要冲刷区,高村向下冲刷量逐渐降低,下游河道断面发生展宽和下切,断面形态向宽深方向演化.下游河道起动的泥沙成为黄河入海泥沙的唯一来源,由于缺少中游泥沙供应,黄河入海沙量进一步降低, 2017年,黄河全年入海泥沙仅为770万t,是1950年黄河利津站有连续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黄河行水河口陆域面积开始萎缩,水下三角洲冲刷强烈,最大冲刷量高达1.8 m/a,导致表层沉积物粗化明显.  相似文献   

9.
长江洪水灾害,因其受灾面积大、洪水频繁、淹没时间长,故洪灾损失重大,为全国水害上仅次于黄河决口改道的大事。而目前整个长江流域上所建水库少,其调节能力仅为9%左右,为全国各大江河中最弱的一条,黄河的调节能力已为84%;海河为73%;淮河为72%。由于长江对河流的控制能力弱,且沿河灾区均  相似文献   

10.
华北平原第四纪沉积物的种类很多,有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风积物及海积物。由于黄河及其他河流的泛滥和改道,第四纪河流沉积物的分布更趋复杂。洪积物及洪积冲积物多分布于山麓阶地或冲积扇。河流冲积物可粗分为砂质沉积物、壤质沉积物、  相似文献   

11.
一、地质指示模拟地质指示模拟,是客观地研究地貌景观要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它试图说明分析地貌景观要素与地貌景观总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功能关系。关于地貌景观的观念是指某种地质系统,即互相联系着的多种地质要素和地质组分构成的系统。这一观念使得我们能够根据可观测的地貌景观客体(利用航空航天象片的解释以获得关于它们的信息)以研究不可观测的地质客体。地质体(岩层与由岩层形成的构造形式)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它们通过地表形  相似文献   

12.
蔡德陵 《科学通报》2001,46(Z1):16-23
利用1998年5月航次中所采集的南黄海海域7个断面、67个站位、5个层次的284个悬浮体样品和64个底质沉积物样品, 分析测定了样品的悬浮体浓度和悬浮体与底质沉积物中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以研究悬浮体和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运移过程. 由悬浮体浓度和颗粒有机碳δ 13C值的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了南黄海沉积物搬运的主要格局. 由此格局可以认定, 在陆源物质向南黄海中部深水区的输送过程中底层起着比表层更为重要的作用. 黄海环流是决定南黄海沉积物搬运格局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由沉积有机质的碳同位素信号证实, 山东水下三角洲高沉积速率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现代黄河物质. 在南黄海深水区的陆源沉积物主要来自废黄河物质和现代黄河物质, 现代长江物质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来自朝鲜半岛的陆源物质其数量和影响范围都是有限的. 由悬浮体和碳稳定同位素得出的结论得到了另一个独立的物源指示剂——多环芳烃的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流量的树轮重建与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青海省阿尼玛卿山地区祁连圆柏树轮宽度年表资料, 分析树木生长与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平均流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前一年8月到当年7月的平均流量与当年轮宽密切相关, 相关系数为0.656, 在此相关关系的基础上, 重建了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以来的流量变化. 经11年滑动平均后曲线, 定义流量低于均值1个标准差的时段为枯水期, 流量高于均值1个标准差的时段为丰水期. 在重建的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流量变化中存在18个丰水期和12个枯水期, 丰水期主要分布时段为: 846~873年、1375~1400年, 枯水期主要分布时段为: 1140~1156年、1295~1309年、1473~1500年、1820~1847年. 其中15世纪末是过去1234年以来黄河上游流量最低的时段, 该时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生了大范围的干旱现象. 重建的流量变化包含较多的低频信息, 枯水期与都兰、乌兰、德令哈等地树轮资料和其他代用指标记录的干旱期一致. 多窗谱分析表明黄河流量变化存在2~5年, 22年, 35~38年, 55~62年和114~227年左右的周期, 其中最显著的是159和36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关于黄河源区和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黄河径流影响的研究及其他有关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和上游径流以及源区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黄河源区和上游年径流量锐减,它严重影响了黄河中、下游年径流量,并引起黄河下游在20世纪90年代断流天数的增加;并且还指出,黄河上游和源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新世纪初降水的减少可能是导致黄河源区和上游径流锐减的主要原因,而黄河源区降水强度的减弱对于黄河源区径流在20世纪90年代的锐减也有一定影响;此外,本文还表明了从20世纪80~90年代到新世纪初黄河源区气温的明显上升并没有导致此区域蒸发量的太大变化,它对径流变化影响不大,但对此地区植被和冻土退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1954年10月号发表了傅乐焕的“关于黄河河源问题”一文,其中谈到清康熙四十三年拉锡探源结果认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这只肯定了元代以来所知的河源。康熙五十六年因制“皇与全览图”曾派人到河源测量,这些人经过实地探查,已知黄河发源于星宿海以西巴颜喀喇山东麓的“阿尔坦河”,这条阿尔坦河很可能就是“约古宗列渠”。这就是说,在清康熙四十三年拉锡探源以前,人们对于黄河正源的知识仅止于星宿海,到了康熙五十六年一些绘制地图的人到河源地区测量后,才知道星宿海以西还有一段源流,因此,使我想起了关于黄河正源知识的年代上限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民治黄     
一黄河是中国一条伟大的河流,它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四千余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河流,因此,改造黄河,除害兴利,使黄河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成为中国人民长期而艰巨的伟大的改造自然的工作。自中国共产党领导治黄以来,已经9年了。为了制止自然的破坏力,使水力转而为社会造福,利用水来灌溉田地,取得动力,把害河变为利河,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人民,贯彻了“以下游防洪为中心大力准备治本”的方针。治  相似文献   

17.
王思莹  尹协振 《科学通报》2010,55(30):2894-2903
介绍了一种模拟流体诱发柔性体运动的数值方法. 该方法采用二维面元法计算流体作用力, 用模态叠加法求解欧拉梁的运动控制方程, 通过迭代来求解流固耦合问题. 利用该方法模拟了单个以及两个并行、串行排列的柔性梁在运动流体中的耦合运动. 计算结果表明, 均匀来流中单个柔性梁的稳定边界和流体诱发振动都与前人结果一致. 对于两并行排列的柔性体, 当无量纲间距H<0.25时, 两柔性体同向摆动; H>0.25时, 两柔性体反向摆动, 并且摆动频率在模式转换时发生突变; 当间距很大时(H>1.0), 两并排柔性体之间的耦合作用明显变弱, 两个物体运动呈解耦状态, 各自按照单个柔性梁在来流中的运动形态运动. 相同均匀来流中两串行柔性梁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 当排列间距很小时, 上游物体受到的阻力减小, 下游物体阻力增大. 本文计算的所有结果都与前人实验结果定性一致, 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用来模拟不同方式排列的多个柔性体在流体中的耦合运动.  相似文献   

18.
壮哉 壶口     
粗犷、深厚、庄严、豪放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从来没有一条河被赋予这么多的荣誉和责任。黄河在被尊为"母亲"的同时,也被寄托了太多的历史使命。千姿百态、无比壮观的壶口瀑布是黄河的代表。在这里,古今诗人和音乐家们奏出了一曲曲"黄河大合唱",唱出了炎黄子孙们的心声!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景区面积约100 km~2,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绿洲景观斑块稳定性研究: 以三工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格平  周成虎  陈曦 《科学通报》2006,51(Z1):73-80
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典型的人工绿洲景观为例, 初步研究了干旱区绿洲景观斑块尺度绿洲稳定性, 并借助遥感、GIS和数理统计方法, 主要利用1978~1998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 提出了景观斑块尺度绿洲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 (1) 绿洲斑块的景观控制力是景观动态变化的自然驱动力, 控制力最强的斑块类型应为景观的基质; (2) 绿洲景观斑块的转换是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主要是人为干扰和驱动的结果, 斑块转换的比例越高, 则说明斑块类型的稳定性越低, 也说明受人为干扰的程度越大; (3) 1987年三工河流域控制力最强的斑块类型是荒草地, 是景观的基质, 1987和1998年, 景观的基质已转变为水浇地; (4) 三工河流域景观斑块对绿洲景观发展的控制力随时间在逐步减弱, 且变化的幅度也逐步减小, 说明景观斑块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在下降, 绿洲景观斑块的自然稳定性总体呈现增强的趋势. 但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斑块的干扰强度趋于增强, 景观斑块之间的转化趋于频繁, 导致绿洲景观环境资源斑块的稳定性较低, 人工引入斑块的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中华民族母亲的象征。她哺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却也给她的儿女带来过深重的灾难。新中国建立以来,经过治理的黄河水患曾大为减少。但如今的黄河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长期以来,黄河上中游的生态环境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近几年,上中游的水土治理有了长足进展,但是由于投资少,工程标准低,林草成活率低,只是降低了水土流失程度,还达不到根本治理的目的。此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人为现象也影响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到目前为止,上中游水土流失面积近40万平方公里,草场退化和土壤沙化面积也逐渐增加。水土专家指出,保持和恢复黄河上中游植被,解决水土流失才是治理黄河的根本方法。为此,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