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读者》,2014年第5期),题目叫“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吸引了我的眼球。文章一开始就说:“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就是这句话,触发了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多年来,我总感到今天的一些科学技术学术论文,读起来空洞乏味,干巴巴,不细。若要深究起来,这样的论文,这样的笔法中,应该说到的东西好像也说了,说不上来是作者没写好论文。今天看来,失去细节是这类学术论文的一大特性。  相似文献   

2.
俞利军 《科技智囊》2004,(10):108-108
世上各种各样的成功.大到民主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小到一部大学教材的经久不衰.都是苦心经营出来的。我所谓的经营.是指一种长期而持续的意图明确的作为。在此.我们姑且不谈确立民主制度这样的大事,我们只集中谈一两部成功的教材。在西方.特别是英美.大出版商和重要著述者在经营教材方面向来是不遗余力的。  相似文献   

3.
提到自由裁量权,法学专业的人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在法学教材、论文、书刊、杂志上看到过这个词,对其含义也大概心领神会。但究竟什么是自由裁量权?目前教材也好,学术论文也罢,都没有给出一个严谨的定义,以至于社会公众,甚至包括有些法律职业人士,对自由裁量权都不能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12月5日)各位青年科学家:早上好!在讨论开始之前,我想先谈一下我的想法。早在上大学甚至更早的时候,我就对沙龙特别感兴趣。为什么感兴趣呢?那时我脑海中有一个印象,有个哥本哈根学派,他们当年组织了一个沙龙,大家围绕一个主题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自由讨论。我们这个论坛前两天还是以报告为主,每一个报告都很精彩。有这样成功的论坛,一方面感谢我们青年科学家有这么好的研究成果一起分享,同时也特别感谢中国科协主办这个青年科学家论坛。今天我们想回归到沙龙本意,大家畅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5,(3):113-115
<正>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李宗刚教授的专著《中国当代文学史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史论》)显然并非一部大学讲堂上司空见惯、体系严整、座次分明的文学史著作,而是有意选取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重在表述自己的沉思卓见,是在胸有全局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有意选择的重点观照。仔细阅读以后,我们会发现《史论》,这部37万字的著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许多的大学概率论教材和参考书(例如[1]~[4])中,都引述了一个著名的例子——Banach火柴盒问题。但,其中的解法是欠妥的。问题一个数学家,随身携带两盒火柴,当他要用火柴时,随意从其中的一盒中取出一根。假定开始时两个火柴盒中各有n根火柴。试问在某一次该数学家发现拿出的那盒火柴已经空时,另一盒中恰有r根(0≤r≤n)的概率是多少? 著作[1]是用古典方法解的,如下:  相似文献   

7.
余果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4):I0004-I0004
认识中国从瓷器开始,中国陶瓷人才景德镇十大瓷厂最多,我是一位很普通的绘画陶瓷者,有许多新老客户,他们常在陶瓷书刊上看到我的作品,但也有些人总认为是我父母在炒作我,其实我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就连读大学的钱现在还没还清,自从毕业后到今天我都未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大专院校的同学开始写学术论文,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对于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提高写作水平,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值得提倡。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严济慈在大学阶段就写了《初中算术》、《几何证题法》两本书,很受读者欢迎,多次再版。严老能写书,我们的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写论文呢?我认为,大学生应当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学术论文的写作。 我因兼任编辑工作,阅读过不少同学写的学术论文,从中获益不浅。但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现提出来和同学们商讨。其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写出更多更好的学术论文,使学习水平再提高一步。 选题要有特色,文要有新意。选好写作题目是十分重要的。学术论文中普遍存在着的一个问题就是题无特色,文无新意。大多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王键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3):153-156
邓球柏教授的《白话易经》重版,邀我作序。球柏教授曾在湘潭大学工作,是周易研究的专家,我原在湘潭大学工作时与他相识。我们不同行,学术上没有直接的交流,但同在一个学校共事,相互认识,相互尊敬。几年前他离开湘潭大学时送我一本他的专著《白话易经》,并在扉页上郑重题上请我斧正的话。我知道那是客套,我既不懂古文,也不懂易经,他也并非真的需要我们非专业人士所谓的指正,他的客套只不过是向我展示他的学术张力而已。  相似文献   

10.
一部高水平的专著,会让人越读越有味道;一部好的教材,会让人终身受益。河北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3月出版的杨欢进老师的新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研究》一书就是这样一部专著,也是为研究生撰写的这样一部专用教材。  相似文献   

11.
顾 定国 (G .E .Guldin)教授是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也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他的专著《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1994年 )是在运用大量第一手访谈材料并结合文献的基础上写就的。这是近年海外专业人士研究中国人类学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学术机构史”。我们知道 ,英语是强势语言 ,所以尽管不乏中文撰写的中国人类学史的著作 ,但是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却不能与顾定国这样的作品同日而语。作为同行 ,笔者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人类学家、更多的中国人借助…  相似文献   

12.
正小主持人:老师,同学们到齐了,我们开始讲课吧。主讲老师:好的。这一次,我想要着重说一说写作文如何自如地运用好语言,如何把话说好,说得通顺流畅,说得让别人爱听。在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里,每一单元都有"写作·口头交际"这样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著名心理学医生凯撒恩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他说,我从事心理医生这个职业30多年,碰到的病例可谓无以计数,但对其治疗的最好方法都是同一种,那就是把"如果"改为"下一次"。在场所有师生的目光都表现出惊愕。凯撒恩笑了笑,接着说,"如果我考上了大学","如果我当年不错过她","如果我开始就认真工作"……这样无非就是把你自己浸泡在后悔和遗憾之中,导致痛苦必然占据了整个思绪,心灰意冷。但把"如果"改为"下一次","下一次我有机会再去进修","下一次我遇到心仪的姑娘不再错过","下一次找到新工作一定敬业"……这样你会  相似文献   

14.
1、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教材不是科研著作,最多也只能算作二流作品,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受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束缚,教材内容要写得面面俱到,既要承先启后,从古到今,又要有对象、性质、任务、方法等一整套老生常谈。因此,教材便很难有所侧重,缺乏对某些或某个问题深入独到的研究剖释,从而降低了教材的科学水平;二是教材内容必须是权威性的定论。在信息科学迅速发展,新知识大量涌现的今天,如果教材反映的都是些作古了的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科研人员都会写学术论文,但是与写论文的难度相比,撰写学术专著的难度大得多,而学术专著对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传承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从一个科技编辑的角度介绍撰写中文科技专著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问题涉及到对于文学的历史角度的理解。这里历史不能仅看作时间的变化过程,历史实际上是在时间的变化中,所涉及到的事物的变化的过程。这里,变化过程作为一个实际发生的事实层面的东西,我们可以保有基本的共识;可是,它作为一种带有评价、阐释意味的对象,则站在不同视点、不同角度上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对于文学史来说,因为所接触的对象是文学,而文学是涉及到情感、心灵层面的,研究文学的人需要在研究中保有理智的同时。也还需要有最初的也是最终意义上的情感的把握,这样,对于同样的文学史的事实,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描述和评价。在这样的文学史的现状面前,就需要有理论来面对、梳理和陈述。 以下的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学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张荣翼的《意义蜕蚀和经典化》,论说文学文本在文学史中的变化规律,其中意义蜕蚀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作品发表之后就开始经历一个逐渐被人淡忘的过程,可是有少数作品可以摆脱这样的宿命,成为不同时代共同尊崇的对象,那么这样一种看似悖反的现象其实在背后都有着一种背离当时创作的状况存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现象背后的共同点就算得到了一个解释。李松的《文学史研究的互文性视角》,强调从互文性的、对话的视角看待文学史,尝试说明以一种跨文化的文本研究来解释文学史,论文中论说的文本的交互性和生产性这样两个角度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尹小玲《文学史叙述与权力控制》,从话语秩序的建构有着权力的参与这一角度来理解文学史的叙述功能,其中对于文学史选取材料的问题和文学史的经典化问题的论说,对于当今的文学史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种意见。夏宏更倾向于从比较具体的文学史问题来切入文学史的理论,他的文章标题为《长恨此身非我有——从苏轼看文学史对思想史规约的漫溢》,在他看来,文学史的各种教材专著中,往往首先给作者一种思想定位,然后以此定位来解释其作品,而这样做的结果就可能是误解和曲解了作品本身的鲜活的含义,结合到文学理论中所谓“形象大于思想”这样的说法,应该说夏宏之说不无道理,而阅读他对于苏轼的创作的分析,还是可以给予人一些启发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李志刚等编写的《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一书已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已列为“七·五”规划教材.该书有如下特点:1.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国内已发表了不少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面的论文,但尚未出版专著和教材.大家知道,从事模具CAD研究的人员,基本上都局限于某一类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占有的资料较少.另外,大多数单位对模具CAD技术都高度保密,一般不易了解其内部结构和细节.所有这些都增加了编写著作的难度.该书作为国内出版的第一本模具CAD教料,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对于在我国推广应用CAD技术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中学升入大学,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之一。对每一个新入校的大学生而言,大学一年级既是大学学习生活的起点,也是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十分重要的一年,新生入校后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能否在第一学年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学习基础,对他们今后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甚至毕业以后的顺利成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就我们的调查和了解,新生入校后不久,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世上各种各样的成功,大到民主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小到一部大学教材的经久不衰,都是苦心经营出来的。我所谓的经营,是指一种长期而持续的意图明确的作为。在此,我们姑且不谈确立民主制度这样的大事,我们只集中谈一两部成功的教材。在西方,特别是英美,大出版商和重要著述者在经营教材方面向来是不遗余力的。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而在市场营销界,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也是长期苦心经营的结果。科特勒不愧为当代最伟大的营销大师,在经营教材方面他比其他任何大家做得更老到。根据市场细分原理,针对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他在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文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研究到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到办学理念和制度创新研究再到大学文化基本理论研究,在我国悄然兴起了一个大学文化问题研究思潮,涌现出了一批关注大学文化问题研究的大学领导、学者、专家和政府教育官员,举行了多次大学文化问题学术研讨会,发表和出版了一批有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正在给予新形势下我国大学创新以新的推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