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Mg-Al-Cr、Co-Mg-Al三元类水滑石和两个替换二价和三价同时部分替换的Co-Mg-Al-Cr的四元类水滑石样品.应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比表面积测定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研究及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了晶型比较完好的水滑石化合物,合成三元类水滑石比四元类水滑石较容易,且其晶型比合成的四元类水滑石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滑石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包括水滑石和类水滑石的层状化合物,其应用领域广阔。综述了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制备方法;介绍了水滑石类化合物在催化和吸附等方面的应用;对水滑石类化合物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氮氧化物NOx的催化消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催化消除NOx的几种催化剂——复合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催化剂、负载型贵金属及类水滑石化合物的制备、特性及应用现状,并着重叙述了类水滑石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以及催化刺前驱体对氮氧化物消除(DeNOx)的催化性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Co/Mg/Al、Co/Mg/Al/Ni等类水滑石样品.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差热分析(DSC)及比表面积测定(BET)等方法对所制备的类水滑石样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水滑石(HT)及类水滑石(HTLCs)具有水滑石的特征衍射峰,且其混合氧化物样品的比表面与水滑石的比表面相近,说明合成的化合物基本具备水滑石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将超声波应用到NiAl类水滑石化合物的制备中,探讨了超声作用机理,研究了超声辐射对颗粒的形成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能量能加速类水滑石的成核,超声场下加入分散剂能有效地控制晶核的长大和团聚;成核过程中过饱和度对类水滑石晶粒尺寸有较大的影响,增大晶化过程过饱和度有利于制备小粒径的类水滑石。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加热回流法合成镁铝型二元类水滑石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均有水滑石的层状结构,结晶良好.此外,本研究还探讨加热强度、反应时间和反应体系的pH对合成产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MgCl2?6H2O、AlCl3?6H2O、甲基橙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采用乙二醇-水热法合成了片状甲基橙柱撑类水滑石,样品采用XRD、SEM及红外等技术进行了物相、 晶体形貌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水热法可制备晶形好、 板层结构显著的甲基橙柱撑类水滑石. 文章运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模型讨论了甲基橙柱撑类水滑石生长形态及其生长机制, 结果发现甲基橙柱撑类水滑石的生长符合该模型机制, 其生长形态为生长基元先叠合为金属板层, 金属板层再吸附甲基橙及H2O组成规整的层状结构化合物, 乙二醇在  相似文献   

8.
水滑石与类水滑石为层状结构材料,又叫做阴离子黏土.由于该类材料具有层间阴离子交换性、酸碱性、记忆效应、良好的催化性能和热稳定性等特性,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催化、医药、生物、复合材料等领域.文章综合介绍了水滑石与类水滑石的结构和基本性质,着重阐述了该类材料在催化性能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为水滑石与类水滑石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工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类水滑石因层板存在较强静电作用,难以实现有效剥离这一问题,提出利用类水滑石焙烧产物的“记忆效应”实现乙酸铵对自组装镁铝类水滑石的插层预处理,再通过高温加热使层间有机组分挥发来制备剥离态镁铝类水滑石纳米片;主要考察了过程因素对剥离效果的影响,借助XRD、TEM、AFM等测试分析手段对剥离前后样品进行表征,比较研究了类水滑石剥离前后样品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镁铝类水滑石在450℃下分解为MgO和Al2O3后,将上述混合金属氧化物按3 g/L的投加量投入500 mL、浓度为1 mol/L的乙酸铵溶液中,搅拌剥离12 h后,在200℃下焙烧30 min后可获得剥离态镁铝类水滑石纳米片,该纳米片粒度小、分散性好,在水中可实现重组而具有类水滑石的特征衍射峰。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未剥离类水滑石对Cr(Ⅵ)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而剥离态类水滑石纳米片对Cd(Ⅱ)的吸附性能较剥离前明显提高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木质素磺酸盐插层Mn-Al类水滑石,并将其用于过一硫酸氢盐的活化以降解抗生素.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插层前后的Mn-Al类水滑石的晶体结构、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同时,研究了磺酸根插层Mn-Al类水滑石对类水滑石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催化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简述了水滑石类化合物的性质。基于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特性,对水滑石类化合物及以其为前驱体的焙烧产物分别被用作碱催化剂、多酸型催化剂、氧化还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等进行了分类综述。  相似文献   

12.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滑石类化合物(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简称HTLcs)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层柱状化合物,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研究范围.针对目前的研究,系统的介绍了水滑石类化合物主要的制备方法,包括盐—氧化物合成法盐—碱制备法、诱导水解法、热处理的重新水合法等,并对水滑石类化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ZnSO4、FeSO4为原料,采用共沉淀和氧化的两步法合成了ZnFeⅢ二元类水滑石化合物,详细探讨了原料配比、pH及氧化处理条件等因素对合成产物物相的影响,借助XRD,FTIR,N2吸附等手段对合成物物化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以Zn(NO3)2、Fe(NO3)3为原料,改变合成条件只能得到碱式碳酸锌或碱式硝酸锌;而以FeSO4、FeSO4为原料,采用共沉淀和氧化的两步法可得到晶相单一、结晶度良好的ZnFeⅢHTLcs。两步法制备ZnFeⅢ类水滑石的最适宜的条件为:n(Zn2+)/n(Fe2+)=2.0~3.0,pH=6.0~7.0,氧化温度为25℃,该条件下合成的ZnFeⅢHTLcs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为600℃;有较窄的粒径分布,中值粒径为1.24μm,平均粒径为1.28μm;吸附等温线类型为Ⅱ型,比表面积为23.08m2/g。  相似文献   

14.
Co-Cu-Mg-Al四元类水滑石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共沉淀法合成了1.5Co/0.5Cu/Al,1.25Co/0.25Cu/0.5Mg/Al,Co/0.5Cu/0.5Mg/Al和Co/Cu/Al等样品,采用TG-DSC和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5Co/0.5Cu/Al,1.25Co/0.25Cu/0.5Mg/Al和Co/0.5Cu/0.5Mg/Al样品都形成类水滑石(HTLcs),而Co/Cu/Al样品因Jahn-Teller效应未能形成HTLcs.  相似文献   

15.
Ni/Al水滑石催化DMC与苯酚的酯交换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i/Al水滑石催化剂,并测试了其催化DMC与苯酚酯交换反应的性能,考察了沉淀剂和镍铝摩尔比对Ni/Al水滑石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Ni/Al水滑石具有较好的酯交换催化活性,且以尿素为沉淀剂制备的Ni/Al水滑石晶型较好,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也较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均一的水滑石物相对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有利,在镍铝摩尔比为1:1,n(Urea):n(NO3-)=1:1,100℃水热合成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好,碳酸二甲酯(DMC)的转化率为20.2%,甲基苯基碳酸酯(MPC)和碳酸二苯酯(DPC)的收率分别为13.1%和3.8%。  相似文献   

16.
用共沉淀法制备Mg Al水滑石。利用XRD、BET等手段 ,考察了共沉淀剂、pH值、原料的滴加速度、搅拌速度、晶化温度、晶化时间、焙烧温度等合成条件对合成物相、结晶度及其衍生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孔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共沉淀剂种类不影响水滑石的晶体形成 ;单一晶相水滑石形成的pH值范围为 8.5~ 9.0 ;镁与铝摩尔比 (nMg∶nAl)、晶化温度及晶化时间对水滑石的结晶度有影响 ,水热晶化法晶化时间短 ,且所得晶型好、晶粒大 ;原料的滴加速度、搅拌速度、焙烧温度对所得Mg Al O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及孔径也有影响。由其衍生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氢脱硫 (HDS)与氢氧化物 (HYD) ,随nMg∶nAl值及水滑石在载体中的质量分数的提高而降低 ,但HDS/HYD值降低 ,即对HDS的影响大于对HY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阴离子交换法合成了对氨基苯磺酸(AB)插层水滑石组装超分子,主要对插层组装条件(pH值、反应时间、物质量之比)进行优化,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热分析(TG-DTA)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水滑石组装超分子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pH=4、AB与水滑石理论交换容量的摩尔比为1.5、90℃反应3 h时,可将AB成功地插层到水滑石层间,层间距从0.76 nm增大至1.55 nm。插层水滑石呈片状结构,并且片层表面粗糙、不规则。此外,热失重主要集中在260~590℃范围内,最终的残余率约为40%。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nZn2 /nAl3 =2,3,4的类水滑石,并以其为前驱体在500℃焙烧4 h得锌铝复合氧化物.用抑菌圈法研究了锌铝复合氧化物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通过FTIR,XRD,BET,DSC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锌铝复合氧化物对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