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水是污泥处理处置的第一环节,经济可行的方法是通过投加絮凝剂调质后进行机械脱水处理。以实验室小试和现场中试为基础,总结几种絮凝剂对污泥脱水的作用与效果,并提出絮凝剂选择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量Zeta电位、界面沉降性能及比阻,对应用高分子絮凝剂、表面活性剂、石灰、酸和碱进行水厂排泥水的化学调质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的调质效果明显优于无机絮凝剂,且调质效果随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加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调质对污泥处理有促进作用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却有负面影响;投加石灰能有效地降低污泥比阻(SRF),但对污泥沉淀无明显改善且增加了泥饼干重;污泥的沉淀和脱水性能随pH值的降低而改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剩余活性污泥的超声脱水情况.研究了处理时间、电功率、pH值和絮凝剂在超声作用下的污泥脱水情况.结果表明:污泥的脱水应在低功率(以50 W为例)、短时间(7 min)内进行,最高的脱水率(相对于未超声而言)可增加约16%.酸性污泥有利于超声脱水,且先超声处理再将污泥调成酸性,污泥脱水率最高可达23%(相对于原污泥).絮凝剂和超声也有利于污泥脱水,但脱水率仅为16%.  相似文献   

4.
活性污泥中的水分测定及其脱水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性污泥通常都难于脱水,造成其处理处置上的困难.对于日益增长的污泥排放量而言,改善其脱水性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了解污泥的结构与水分的分布特征出发,进而开发新型的预处理工艺来提高污泥的脱水率是解决污泥处理问题的一条正确途径.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汇总了活性污泥中水分分布的测定方法,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其意义进行了系统介绍.最后,详细讨论了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包括胞外聚合物的影响,以及酸处理、阳离子絮凝、超声处理、热处理等预处理工艺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该文针对南宁市情况 ,提出粪渣污泥综合利用及粪渣废水、填埋场渗滤液混合治理对策 ,脱水粪渣和污水治理剩余污泥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法处理 ,生产优质肥料 ,粪渣污泥脱水上清液和城南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混合处理 ,采用UASB +活性污泥法 +多级串联氧化塘工艺处理 ,使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停留时间对富含藻类水厂排泥水污泥调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污泥Zeta电位、化学需氧量(CODCr)及污泥比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富含藻类水厂排泥水停留时间对污泥性质的影响,以及污泥性质变化对投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24h污泥脱水性能恶化较快,污泥比阻由174×1011m·kg-1迅速上升至259×1011m·kg-1,24~72h污泥脱水性能变化不大;污泥在浓缩池内停留24h,调质投药量增加约5%;污泥上清液Zeta电位对污泥调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絮凝剂和溶菌酶联用促进污泥脱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试试验考察了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和溶菌酶联合使用对污水厂二沉池回流污泥的脱水性能、沉降性能及絮体特性的影响,并与2种药剂单独作用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和溶菌酶分别单独作用于污泥脱水时,均可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但2种药剂共同作用时,能同时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速度,且脱水程度较2种药剂单独处理时进一步提升.2种药剂联用时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L/L絮凝剂+0.05 g/g溶菌酶,且最优添加顺序为先絮凝剂再溶菌酶.此时污泥抽滤泥饼含水率和比阻分别为65.7%和0.8×1012 m/kg,与原泥相比下降25.3%和75.8%.通过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与污泥絮体形态分析可知,溶菌酶可以有效破坏污泥絮体结构,改变污泥EPS的分布;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则加快了污泥过滤脱水速度.而两者联合使用增大了污泥絮体二维分形维数,可使污泥絮体结构更加细密紧实,并提高污泥可脱除水分的比例,从而提高了污泥脱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和溶菌酶联用调理污泥脱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化学药剂调质和真空过滤脱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酒糟废液固液分离的研究。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分离的诸因素作了综合分析。筛选出2‰,FA—4和10‰FA—5这两种药剂时可以达到最好的混凝效果。滤叶试验表明,在这种条件下,脱水效果和过滤机的工作负荷最佳。  相似文献   

9.
采用γ-射线辐照法对城市剩余活性污泥进行处理,探讨了γ-射线辐照对污泥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吸收剂量为0~15 k Gy范围内,污泥的p H和ORP没有显著变化,不会对污泥后续处理处置带来不利影响.污泥碱度有所提高,沉降—浓缩性和离心脱水性得到明显改善,TS、VS、TSS和VSS均有所下降,表明γ-射线可以破解污泥细胞组分,有利于污泥减量.  相似文献   

10.
污泥脱水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投加无机絮凝剂的方法由于其产泥量大、脱水率不高,目前已逐渐被高分子的有机絮凝剂所取代。分析了PAM-C的污泥脱水原理,阐述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于污泥脱水的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且无毒害,通常可作为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的添加剂.本文以某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对象,研究了壳聚糖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初步实验表明,在l00mL剩余污泥中投加浓度为6g/L的壳聚糖溶液6mL时可达到污泥的最小含水率,为70.42%;污泥中有机质含量、含水率、SV30随絮凝剂投...  相似文献   

12.
超声辅助污泥脱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超声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在污泥板框压滤实验中,利用超声结合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处理污泥的方法,对比了有无超声对污泥压滤脱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可以降低污泥含水率,使其从最初含水率近98%减少到81%,污泥的体积减少为最初的1/10。超声声强为410W/m^2、超声处理时N2.5 min为较优处理条件;同时絮凝剂的使用量,从0.7%(干基)降至0.6%(干基)。  相似文献   

13.
气田开采和集输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含醇污泥是一种组成复杂且很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为了使这种污泥脱水,为后续处理做必要准备,通过室内实验优选脱水絮凝剂.从现场应用最广泛的絮凝剂中选出6种絮凝剂,测试其单独及复合脱水性能.结果表明,由PAC与SC-3组成的复合絮凝剂具有良好的脱水性能,当PAC和SC-3分别加入500 mg/L、40 mg/L时,在120 min以内,含油含醇污泥的含水率可降至80%以下,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10.  相似文献   

14.
蔡宙 《科技信息》2010,(16):I0328-I0328
本文对自来水厂污泥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讨论了污泥脱水系统的设计。并建议:由于水厂污泥与污水厂污泥有本质区别,水厂的排泥水设计最好能对原水、初沉处理、污泥浓缩、脱水干化处理和絮凝剂的选型进行试验,取得必要的工程设计参数,不仅有利于设计工作,也可为今后污泥系统的运行积累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含有有害重金属.对电镀污泥进行强化脱水,减少污泥体积,从而降低污泥的处理难度和处置成本,最终可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文章利用立式TD4离心机对电镀污泥进行脱水,通过研究不同的离心机转速、离心时间、絮凝剂、温度等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进而优化脱水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离心机转速和离心时间对污泥脱水效果影响最大;采用立式TD4离心机对电镀污泥进行脱水,可使污泥的含水率达到30%以下.  相似文献   

16.
一、国内自来水工业污泥处理发展概况 虽然污泥处理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饮用水工业污泥处理则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究其原因,主要是饮用水工业污泥与传统意义上的“污泥”有本质区别,自来水工业污泥主要来自水厂的沉淀池(或澄清池,下同)排泥和滤池反冲洗废水,其成分主要取决于水厂水源水质。在西方发达国家,源水水质较好,泥沙含量低,故污泥中主要成份为:浮游生物、絮凝剂的物质、有机物、金属氢氧化物(如少量的铁锰化合物)和处理时所投加的物质,如絮凝剂形成的金属氢氧化物和粉状活性炭(使用时)。在国内,以江、河为水源的水厂,由于源水中泥砂含量很大,其污泥也以泥砂为主:以湖水为水源的水厂,其污泥成份与国外情况接近。在自来水净水工艺中,仅投加了少量的絮凝剂,故污泥中仅增加了金属氢氧化物排入自然界,并不增加环境的有机物总量,对环境的污染仅限于增加接受水体的固体含量,造成一定的淤积。对于大容量的接受水体而言,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不明显,因此,目前国内许多水厂直接排放污泥。  相似文献   

17.
姚飞  吴桂峰  褚成新 《科技信息》2009,(19):323-323,267
近几年建设的污泥厂,多采取不同程度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的手段,包括污泥处理的关键设备污泥脱水机、沼气压缩机、沼气锅炉,及检测、控制仪表、泵类产品等,使运行稳定性提高,运行效果较好,但工程造价及运行管理费用并无明显降低。本文对污泥的减量化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8.
由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进行曼尼兹反应,制备出两性高分子絮凝剂CPMA,研究了它在污泥脱水中的絮凝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向生化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中投加相当于污泥量0.8%的CPMA,在5×10  相似文献   

19.
活性污泥处理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在剩余污泥处理过程中,为了加快污泥水解速率,提高厌氧消化性能,污泥预处理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该文就目前常用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联合处理等几类污泥预处理方法进行了一定的介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各有利弊,超声波预处理具有作用时间短,处理效率高,能有效提高污泥厌氧消化的产甲烷能力等优点;碱处理可有效提高污泥产气率和脱水性能,但碱处理后的高pH值不利于产甲烷菌的生长,且碱对设备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臭氧预处理和生物酶预处理均可提高剩余污泥溶解性,但臭氧生产耗能较高。选择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联合处理,往往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黑曲霉分泌微生物絮凝剂的效果及其絮凝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黑曲霉分泌絮凝剂的培养成本,提高微生物絮凝剂活性和产量,优化了培养条件,获得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条件下,25℃恒温培养48 h,此时制备的絮凝剂对高岭土絮凝率达到96%以上.利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絮凝剂成分,推断其主要由多糖、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微生物絮凝剂对污泥脱水和Cr(Ⅵ)还原能力,结果显示黑曲霉分泌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有良好效果,当其投加质量浓度为27mg/L时,污泥含水率从97.1%降至78.2%.微生物絮凝剂处理Cr(Ⅵ)溶液时,对低质量浓度Cr(Ⅵ)还原效果较好,在pH值1~5,还原能力均较高,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Cr(Ⅵ)的还原率均大于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