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概念、体育教学俱乐部与传统体育教学绩效比较、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存在的问题及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等4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旭龙  李洁  许国锦 《科技信息》2009,(36):I0271-I0272,I0273
我校当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和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综述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揭示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更健康地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和观察法等,从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特征、俱乐部管理模式、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俱乐部教学活动的形式、俱乐部教学的评价、存在的问题、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发展趋势等8个方面对重庆文理学院实施俱乐部式体育教学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的改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资金供需矛盾突出、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结构不合理,制约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融资的因素主要有国家相关政策、外源性融资条件、国家职业体育管理体制、体育俱乐部运作机制及其经营状况等。  相似文献   

5.
刘方萍 《科技资讯》2012,(7):206-206
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我国部分高校开始采用"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为了了解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发展现状,掌握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具体情况。通过对江西师范大学体育俱乐部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职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浅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丽琴 《科技信息》2009,(34):I0292-I0293
本文基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鲜明的优势,基于对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研究现状,认为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推行俱乐部模式进行研究非常必要。但目前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面临着一些现实条件的制约如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贯彻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一些高校进行了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尝试。体育俱乐部教学符合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身心健康,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形成。本文在总结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有关问题,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献青  赵晓玲  赵通足 《科技信息》2009,(25):I0169-I0170
通过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进行研究,讨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其利弊,提出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许瀚声  丛滋龙 《科技信息》2007,(16):174-17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发现江西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组织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举办冬、夏令营和竞赛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创建单位对俱乐部的管理行政干预较大、俱乐部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俱乐部资金筹集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状况进行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其必要性,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提出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开展的构想,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旨在解决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学运行的问题,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体育教学的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职业导向型教育的发展对高职课余体育俱乐部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俱乐部应以职业为导向,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明确开展课外体育健身俱乐部的重要意义,以唤起大学生对课余体育俱乐部内涵的重新界定和认识。面对闲暇时间,充分利用课余体育俱乐部这个载体,拓宽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引导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体育行为,注重个性化的发展,科学、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本文针对高职课余体育俱乐部建设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分析了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校园的体育俱乐部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张书奇  陈慧贞 《科技信息》2009,(28):262-262
在体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高校建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是我国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终身体育的有效措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本文就高校建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剖析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并针对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安铁军 《科技资讯》2011,(20):215-215
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校园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改革的产物,然而由于发展不成熟,高校体育俱乐部存在着诸如内容设置不科学、锻炼计划不合理、选课系统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校园体育俱乐部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是职业体育俱乐部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融资难问题是制约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最大掣肘.在考察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融资困境的基础上,尝试引入资产证券化模式,以期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引入一种新观念,缓解和解决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难题,从而促进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授课制备受关注,在我国,体育俱乐部这个新兴的体育组织形式也日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不断得到发展壮大。烟台大学文经学院自2009年提出了开展体育俱乐部授课制的设想,并进行了尝试性实施,根据学院的一些具体情况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该院具体情况,补充、充实和完善了体育俱乐部制度,对"体育俱乐部"授课制方案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以全新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以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为最终目标,以尊重学生参与体育的意愿为前提,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快乐体育活动之中,体验体育给人带来的快乐,以此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李洪 《科技信息》2013,(12):308-309
校园体育俱乐部在我国的发展是从90年代开始的,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体育俱乐部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也可以使体育教学活动得到继续延伸,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体育和课外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也日益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分别从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经费运作、场地设施、指导教师和会员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构建俱乐部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理论依据,最后得出在高校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沿革进行了回顾,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组建进行调查分析,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长效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合肥市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通过对合肥市10所普通高校500名在职教师、学生展开调查,分析受访者对于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情况、认知态度以及存在意义三方面,旨在探寻当前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来推动合肥市乃至我国范围内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合肥市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过程中存在对体育俱乐部发展重视程度不足、健身设施老化、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对我国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扶植创建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以及公益体育俱乐部对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存在诸多优势,在高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更有利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上质量、上层次、上台阶,应发挥其龙头作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建对高校体育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的作用,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探索一条体育俱乐部与体育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