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华  张梓振  段君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6):16196-16202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加工等工业过程中形成的煤炭矿渣,由于其工业价值低而被作为废弃物。考虑到煤矸石矿区公路路基填料缺乏和遵循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某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采用了煤矸石填筑路基,并采用了格宾网加筋土结构形式,然而,有关格宾网加筋煤矸石路基的工作性能方面的研究匮乏。为此,以该高速公路建设为依托,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格宾网加筋煤矸石路堤的力学与变形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三维数值模型,进一步分析格宾网加筋煤矸石路堤的稳定性及其加固强化措施。结果表明:在退台式格宾网箱墙面的卸荷作用和格宾网网兜效应共同作用下,墙面附近的竖向土压力较低;格宾网加筋挡墙是一种柔性结构,其墙后侧向土压力小于静止土压力;提出了在坡脚下方埋设格宾网箱的加固强化措施,该措施可通过改变坡脚下方土体的力学与变形状态以及潜在滑裂面的形状,来增大路堤的抗滑力,进而提高格宾网加筋路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路用红砂岩粗粒土的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红砂岩粗粒土高速公路路堤填料的流变工程性质,利用大型三轴流变试验仪对路用的90区和93区红砂岩粗粒土进行低应力状态(σ3=100,200和300 kPa)的三轴流变试验,研究红砂岩粗粒土在低应力下的流变规律以及应力状态对体积流变分量和剪切流变分量的影响。引入Morgan-Mercer-Florin核函数,建立描述红砂岩粗粒土的体积流变分量-时间的关系和剪切流变分量-时间关系模型,提出红砂岩粗粒土最终体积流变量和最终剪切流变量公式。最后,建立一个基于Morgan-Mercer-Florin函数新的红砂岩粗粒土流变本构模型,确定压实度为90%和93%的红砂岩粗粒土的流变模型参数,并将Morgan-Mercer-Florin模型嵌入椭圆-抛物线双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用于描述红砂岩粗粒土的粘弹塑性性质。流变试验结果表明:球应力(p)对最终体积流变分量影响很大,应力水平(S)对最终剪切流变分量影响显著,最终体积流变量和最终剪切流变分量可以分别用p和S表示。  相似文献   

3.
结合银川绕城高速西北段非典型软弱土路基处治工程,利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非典型软弱土路基的处治措施及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软弱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低、渗透性差,路堤施工前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换填砂砾垫层、袋装砂井等载预压、挤密碎石桩是处治该种软弱土路基的有效措施;该软弱路基处理设计合理、施工得当,其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填方路基分期填筑的施工特点,采用了有效固结应力法进行软基加筋垫层路堤的稳定性分析.根据加筋垫层作用原理,通过筋材受力分析和加筋垫层路堤整体稳定的极限平衡分析,阐述了加筋垫层对路堤稳定性贡献的两种途径:潜在滑动面上筋材拉力切向分量直接产生的抗滑作用及其法向分量对土体抗剪强度提高的促进作用.综合考虑加筋垫层的加筋作用及软基在路堤施工过程中固结作用的影响,提出了加筋垫层路堤稳定性分析的改进有效固结应力法公式,并通过编程算例分析讨论了该公式的特点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肖金光 《科技资讯》2007,(32):24-25
详细介绍高速公路土工格栅无面板加筋(包裹式)路堤施工工艺流程,对该类加筋路堤施工过程控制要点进行浅析,为该类加筋路堤施工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经验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路堤加筋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减小并控制不均匀沉降,路堤加筋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加筋材料能承受拉力的特点,通过土与加筋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形成抗滑力,从而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并通过加筋材料提高路堤的整体性,均匀分散荷载,减小不均匀沉降。文中介绍了在公路建设中使用加筋技术的几种场合,分析了加筋技术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7.
殷捷 《广东科技》2013,(10):128-129
路基工程在高速公路施工中起着基础作用,高填路堤作为路基工程的一部分,在高等级公路中随处可见。然而,在高填路堤施工中,常出现路基的整体下沉或局部下沉等病害工程。为了尽量减少路堤在工程完工后对路面的影响和破坏,就需要一套成熟的软基处理及高填路堤施工技术,以保证其强度及稳定性。主要针对四川地区的土质特性,结合实例从施工方面,介绍了四川省境内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软土基处理设计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刘兴禄 《科技信息》2009,(13):286-287
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结合一典型路堤断面,对软土地区路堤加筋效果和机理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路堤加筋后,对路基竖向沉降影响相对较小,但加筋能够对地基沉降起到均化作用;加筋对地基侧向位移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加筋部位越靠近路堤底部,加筋效果相对越好。  相似文献   

9.
进行3组双向网格状带齿加筋砂垫层加固道路软基的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不同的齿筋形式对双向网格状带齿加筋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向网格状带齿加筋的抗拉强度能够得到较好利用,并能够较明显地提高路堤软基的承载力,减小路堤边坡的侧向位移和路堤软基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且加筋效果随着齿筋整体性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朱长青 《科技信息》2011,(23):I0323-I0323
针对河道整治工程的特点,研究了近年来在河道治理中的得以应用的新技术,分别是:土工格栅技术、加筋格宾挡土墙技术和沉梢坝技术,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在高等级公路的施工技术经验,探讨了土工合成材料在高填方路段的加筋应用,分析了加筋土作用机理,有利于土工合成材料在高填方路堤路段的加筋应用推广,为此类高填方路堤路段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以市政道路膨胀土路基的施工为主,谈膨胀土的形成及其特性,对膨胀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措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类似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S101线沙湾段公路加筋陡坡路堤工程为例,借助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实现土工格栅加筋陡坡路堤的建模,对其潜在滑裂面、水平位移和筋材受力进行力学行为分析,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路堤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筋结构可以使路堤的潜在滑裂面变缓且向内部移动,有限元法较极限平衡法得出的路堤滑裂面位置更准确;土工格栅加筋可以有效限制路堤的水平位移,增强路堤的稳定性;路堤中部和下部区域成为筋材主要受力区,建议在设计中应优先采用上疏下密的布筋方式,且在采用等间距布筋时中部和下部应选用较高强度的土工格栅;筋材受力最大值为23 k N,与极限值相差较大,说明现行规范采用的折减系数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14.
东常高速公路常德北连接线为红砂岩发育区,该类岩石因矿物成分和胶结物质的差异其强度和性质变化颇大,在大气环境或干湿循环作用下,岩块崩解碎裂,颗粒软化,强度降低,工程性质很差,因此,红砂岩作为路用填筑材料容易造成路基沉陷,导致路面开裂等不良工程现象,高速公路施工中常作为弃方处理,造成远距离借土和大量弃方占用耕地。为了节省造价,保护环境,文章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现有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堤填筑技术,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并进行比较,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桩承加筋路堤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沉降和差异沉降,减小路基的侧向变形,提高桩土荷载分担比,降低工程成本,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一个路堤工程为原型,采用Plaxis8.2软件,利用拉格朗日大变形的分析方法,研究软土地基上的桩承加筋路堤的变形性状。分析了加筋材料的抗拉刚度、加筋的布置方式、桩间距和桩身刚度对桩承加筋路堤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土工格栅作为一种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延伸率等特点,被用作路堤加筋材料。运用有限元通用程序AD INA对土工格栅软基路堤工程进行二维有限元分析,土体本构采用Mohr-Coulomb模型,土工格栅采用杆单元模拟,接触单元采用平面应变2-D单元。通过计算得到软基路堤工程各部位与各阶段的沉降、侧向位移变化特征,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土工加筋法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本文从公路工程路堤的要求出发,阐述加筋法用于路堤工程的现实意义,再结合土工织物的作用机理,依托工程实践,论述了土工织物加筋体在提高路堤稳定性方面的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格宾挡土墙是在加筋土挡土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属于加筋土结构的范畴。也就是把耐抗拉性能比较好的材料埋设在土中,从而形成一种整体上比较稳定的复合体。格宾挡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逐步应用到了公路、水运、铁路以及水利工程中,格宾挡墙与传统重力式挡墙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本文阐述了其支挡原理、设计、施工要点,并与依托工程相结合,为格宾挡墙在高路堤低承载力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就地震作用下加筋土路基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计算时土体选用能考虑动载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等因素影响Finn弹塑性动本构模型,土体与筋材的相互作用通过筋土界面模型进行模拟,采用Biot动力固结理论描述土体在流体与动力相互作用下的力学特征.然后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加筋与不加筋土路基的侧向位移、沉降与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土体加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震对路基产生的破坏作用.该方法简单实用,且模型中的参数可以通过常规的土工试验获得.对分析地震荷载作用加筋土路基的力学行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路堤工程中车辆荷载直接作用于路面板,再经路堤填土传递作用于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的荷载传递实际,并考虑路堤填土刚度、地基土的排水固结效应对土工格室加筋体受力变形的影响,将土工格室加筋体视为置于Kelvin地基上的下梁、路面板视为置于Winkler地基上的上梁,基于双层Euler梁理论,建立考虑路面板-路堤-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地基土相互作用的上下梁挠曲变形微分方程并求解.将本文解答所得格室加筋体内力位移与传统弹性地基梁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格室体刚度、路堤填土刚度、地基反力系数、地基土固结度等因素对路面板及格室体挠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路面板及格室加筋垫层的挠曲变形会随着格室体刚度的增大及地基反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地基土固结度的增大而增大;此外,路堤填土刚度增大会减小路面板的挠曲变形但会增大格室加筋垫层的挠曲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