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严重,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是限制植被修复的因素之一,筛选乡土高效解磷菌株,可以加快修复石漠化生态环境。【方法】通过调查筛选石漠化地区常见植物根际土壤解磷菌,检测解磷菌株解磷能力,并将优良菌株培养后接种至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幼苗根际土壤,检测解磷菌对植物的促生效应。【结果】石漠化地区土壤中解磷微生物丰富,共筛选出20株解有机磷菌和24株解无机磷菌,分别属于11个类群,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石漠化植物根际土壤解磷菌的优势类群。解有机磷菌解磷能力为35.4~79.2μg/mL,解无机磷菌解磷能力为112~253.2μg/mL。接种解磷菌剂对顶果木生长和养分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植株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增加14.5%~30.5%,根系生物量比对照增加27.6%~45.7%。接种IP-HLG1和IP-CTM11处理的植株氮、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分别比对照处理高9.3%、19.7%和24.6%、20.3%。与对照处理相比,接种菌剂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了34.5%~69.1%,IPHLG1和IP-CTM11处理增加显著。【结论】石漠化土壤中解磷菌以假单胞菌属为优势类群,筛选的解磷菌株IP-HLG1和IP-CTM11对顶果木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对石漠化土壤磷元素活化能力较强,可作为研发微生物肥料的潜在功能菌株。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温度、酸、碱对β-(乙酰氧基)乙基硅烷(AES)释放乙烯的影响。研究了这类新型含硅的乙烯发生剂对菜豆、黄瓜、香蕉的生理效应;并考察了它影响菜豆幼苗形态,促进生根以及促进黄瓜幼苗呼吸代谢,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特性。AES对香蕉有明显催熟功能。  相似文献   

3.
不同功能菌剂对连作烟叶农艺性状和根际土壤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组不同功能发酵菌剂N(固氮),P(解磷),K(解钾),C(解纤维素)及H(4种菌剂按体积为1∶1∶1∶1混合液)分别浇灌盆栽烟草,观察记录各处理烟叶农艺性状及根际土壤细菌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菌剂均能促进烟叶生长,其中C(解纤维素)菌剂处理的烟株农艺性状最好,叶色比对照绿,株高13.4 cm、茎粗2.73 cm及中部单叶面积180.77 cm2均显著高于对照的10.8,1.97 cm和82.42 cm2;混合菌剂H效果次之,仅茎粗2.67 cm显著高于对照.从土壤根际细菌看,固氮菌定植情况最好.后期成为土壤优势菌,占细菌91%,其次是解纤维素菌,其他定植较差;添加解纤维素菌剂的烟株根际土壤的固氮、解磷、解钾菌生长比较均衡.5种菌剂对根际土壤假单胞菌的影响不同,假单胞菌比例为固氮菌处理74%>解钾菌处理61%>解磷菌处理58%>对照46%>混合菌剂处理45%>解纤维素菌处理29%.解钾菌和解磷菌能促进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效解磷细菌与菌根真菌互作对植物的促生效应受到广泛的关注。笔者分别制备3种单菌胶丸菌剂[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JYZ-SD1)、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JW-JS1)、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eysenteron,Xc)]和3种复合胶丸菌剂[JYZ-SD1+Xc、JW-JS1+Xc、JYZ-SD1+JW-JS1+Xc]。将单菌胶丸菌剂和3菌复合胶丸菌剂对杨树施用后,测定其对苗木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并与液体菌液和固体菌剂相比较。结果表明,JYZ-SD1、JW-JS1和Xc的3菌复合液体菌液对杨苗的促生及光合效应促进最大,3菌复合胶丸菌剂次之,但与其复合液体菌液无显著差异。JYZ-SD1的菌剂促生效果好于JW-JS1菌剂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5406放线菌菌剂对西瓜幼苗以及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试验测定抑菌活性,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做进一步的研究.结果 表明,5406放线菌菌剂对西瓜幼苗有明显促生作用,株高、茎粗、鲜重与干重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与接种西瓜枯萎病病原菌(F1)相比显著降低发病率,且孢子量为5×108 cfu/g的0.5 g 5406放线菌菌剂处理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60.44%,其基施和灌根处理组田间防效可达62.12%,且5406放线菌和粉红螺旋聚孢霉(GR02)复配菌剂防治效果可达68.24%.综上,5406放线菌对西瓜幼苗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并可有效抑制西瓜枯萎病.  相似文献   

6.
短程反硝化是目前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有关短程反硝化菌剂的研究仍较为匮乏.该文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了1株兼具异养氨氧化能力和短程反硝化能力的施氏假单胞菌(Stutzerimonas stutzeri WH-01).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逐步确定了WH-01菌剂在好氧条件下的最适生长参数:以300 mg·L-1氨氮为氮源、以1 500 mg·L-1葡萄糖为碳源、培养温度为35℃,初始pH为8.0.以乙酸钠为碳源时,WH-01菌剂虽具有全程反硝化能力,但会优先进行短程反硝化:在培养基中的亚硝氮积累效率为81%,在实际污水中的亚硝氮积累效率为97%.上述结果表明WH-01菌剂具有工程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培养基中蔗糖浓度、6—苄氨基嘌吟浓度、卡拉胶浓度对不同香蕉品种的芽分化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筛选出香蕉试管苗长势良好、分芽率高、芽粗壮的培养基配方:MS+35g·L~(-1)蔗糖+3g·L~(-1)卡拉胶+1mg·L~(-1)6—BA.香蕉不同品种的分芽率差异不显著,但分芽率与芽生长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有效微生物(EM)菌剂原液进行复壮,可提高菌群降解活性和生物量.研究了以糖蜜为营养液时不同EM投配率下的EM菌剂复壮情况,而后分别采用自配高浓度污水,中药废水,自配啤酒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复壮,考察不同营养液对复壮过程的影响,最后研究了EM菌剂在复壮过程中的增殖及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复壮最为经济有效的投配率是3%EM+3%糖蜜;高浓度污水可代替糖蜜进行EM菌剂复壮;菌悬液浓度(OD)值同pH值一样可以作为EM菌剂复壮成功与否的指标,OD值增至接近最大值时,EM菌剂复壮成功;复壮4天的EM菌剂采用0.1%以下的投配率,好氧条件下处理含氨氮30 mg/L原水时,氨氮去除率可达55%.  相似文献   

9.
有效微生物复壮过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效微生物(EM)菌剂原液进行复壮,可提高菌群降解活性和生物量.研究了以糖蜜为营养液时不同EM投配率下的EM菌剂复壮情况,而后分别采用自配高浓度污水,中药废水,自配啤酒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复壮,考察不同营养液对复壮过程的影响,最后研究了EM菌剂在复壮过程中的增殖及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复壮最为经济有效的投配率是3%EM+3%糖蜜;高浓度污水可代替糖蜜进行EM菌剂复壮;菌悬液浓度(OD)值同pH值一样可以作为EM菌剂复壮成功与否的指标,OD值增至接近最大值时,EM菌剂复壮成功;复壮4天的EM菌剂采用0.1%以下的投配率,好氧条件下处理含氨氮30 mg/L原水时,氨氮去除率可达5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施用耐氨固氮型催娩克氏菌新型制剂对5种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菌剂浸种可促进小白菜、菜心和生菜种子萌发、提高地上部、根系鲜干重;对芹菜根系、茼蒿地上部及冠根比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冕粳147、合系22-2两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Na2CO3胁迫对粳稻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CO3胁迫浓度≤20mmol/L时,对粳稻种子发芽和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略增加;但随着Na2CO3胁迫浓度的增加,粳稻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受抑制的程度增强.当Na2CO3胁迫浓度>60mmol/L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说明,粳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Na2CO3的耐受浓度为60mmol/L.  相似文献   

12.
几种生长物质对油菜幼苗抗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甘蓝型油莱中油8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水杨酸(SA)和6-苄基腺嘌呤(6-BA)分别喷施幼苗对油菜幼苗抗湿性的影响.结果发现0.1~1mg/L的6-BA能够显著提高湿害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250~500μmol/L的SA能够显著提高湿害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0.01~0.1mg/L的BR能够显著提高湿害幼苗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所有处理都能降低叶片的质膜透性且对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3种生长物质提高湿害油菜的抗湿性最佳浓度分别为500μmol/LSA、0.1mg/L6-BA、0.01mg/LBR.综合比较发现6-BA处理对提高油菜幼苗的抗湿性效果要优于SA和BR.  相似文献   

13.
外源多胺对香蕉叶片的低温效应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寒潮对香蕉幼苗造成的冷害 ,研究外源多胺 (精胺、亚精胺、腐胺 )对低温期间香蕉叶片过氧化物酶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试验表明 ,叶面喷施 0 .6mmol·L-1精胺 ,0 .8mmol·L-1的亚精胺可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 ,而相对电导率则下降 ;但不同浓度的外源腐胺对两者影响不明显 .  相似文献   

14.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隶属类芽孢杆菌属,其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和营养吸收.为探讨该菌株对植物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应用价值,将该菌株与化肥进行不同配施处理,进行生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剂具有解磷、解钾能力;菌剂对生菜地上部分有促生作用,使得生菜植株鲜质量、单株叶片数的增加趋势都非常明显,其植株鲜质量与空白相比最大增加387.60%;菌剂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氮钾肥与菌剂配施可使根鲜质量增加373.00%;在优化生菜食用品质的基础上,菌剂与化肥配施,增加了生菜维生素C质量分数,达到9.96mg/100g,同时又降低其亚硝酸盐含量.综上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菌剂与化肥配施后促生效果较好,可促进生菜的生长及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解磷菌,对所分离的45株解磷菌进行解磷效果测定,最终得到一株真菌A2菌株,其解磷效果优于其他解磷菌株,对A2菌株进行形态的初步鉴定,然后利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BAM122菌株的ITS相似度达到99%,所以确定该菌为黑曲霉.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其解磷能力以及解磷的条件进行研究,最终得到一最佳解磷培养条件:葡萄糖3%,硫酸铵0.8%,初始pH=6,温度28℃,摇床转速170rpm,培养7天,解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在盆栽条件下,对米槁幼苗分别接种不同接菌剂量的层状球囊霉(Glomus lamellosum)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菌剂,观察模拟自然干旱胁迫后幼苗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40 g的层状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接菌量显著增强了米槁幼苗的抗旱性.经过15 d的干旱处理,层状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在米槁幼苗根部的定殖降低了MDA的积累,并增加了幼苗中的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提升了水分利用效率.该研究结果发现,接种AMF是提高米槁幼苗抗旱性的有效手段,可为西南干旱地区发展人工种植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6种覆土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6种覆土处理分别是常规覆土、常规覆土+恶臭假单胞菌UW4菌剂(用量为覆土干重的2%)、灭菌常规覆土、灭菌常规覆土+UW4菌剂(用量为覆土干重的2%)、灭菌蛭石和灭菌蛭石+UW4菌剂(用量为蛭石干重的2%).UW4是常用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产生菌.结果表明,灭菌蛭石+UW4菌剂处理出菇最早,产量最高,无杂菌污染,出菇比其他处理提早1~8 d,比常规覆土提早3 d,第一潮和第二潮菇产量之和比其他处理提高19.8%~115%,比常规覆土提高35.1%.采收二潮菇后,不同处理覆土材料中细菌和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均与菇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灭菌蛭石中添加ACC脱氨酶产生菌剂替代传统覆土是实现双孢蘑菇绿色、高效生产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解磷菌能使土壤中难溶性或不溶性的磷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从而提高土壤中磷的利用率.从山东夏玉米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高效的解磷菌TCCC150015,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16S r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确定为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以不同浓度的碳源、氮源、NaCl及pH配制培养基,研究其对分散泛菌TCCC150015解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时分散泛菌TCCC150015表现出最强的解磷效果,可溶性磷含量达254.10,mg/L,是对照组的24.42倍.同时研究发现,当以NH_4~+-N和NO_3~--N分别作为氮源时,可溶性磷含量分别为258.25、248.48,mg/L,显著高于以NH_4~+-N和NO_3~--N共同作为氮源的可溶性磷含量,分别是其3.56倍、3.43倍;此外,实验发现,培养基初始NaCl质量分数和p H对分散泛菌TCCC150015的解磷能力影响比较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高效藻毒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藻毒素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藻毒素污染的水库底泥中富集分离出7株高效藻毒素降解菌,结合7株菌的生长曲线研究,确定出菌株M-5、M-6和M-7三株菌为高效菌,并对它们的生理生化特性和降解藻毒素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5和M-6为假单胞菌、M-7为气单胞菌.各单一菌株24 h降解藻毒素效能为63%~84%,延长作用时间至4 d,可以将藻毒素降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3株菌混合作为混合菌协同作用藻毒素,可缩短作用时间,3 d将藻毒素基本降解完全.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不同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方式,设7个处理,即每千克土壤中分别添加0(空白对照)、0.5、1、2、3、4 g和5 g不同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然后每盆播种50粒小麦种子,自然光照,室温培养20 d后将小麦从盆中取出,检测其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不施菌的对照组相比,在土壤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株高和根系的发育均有一定程度地促进作用,并能显著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POD酶活,而对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影响不大.当施菌剂量为0.5 g/kg时小麦叶片中SOD活性最高,但随着施菌剂量的增加,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叶片中SOD活性反而有所降低;并且小麦叶片中MDA的含量有减少趋势,另外,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随着土壤中随着施菌剂量的增加而显著提升.因此,施用一定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小麦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