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试论混凝土防渗渠道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凝土防渗渠道担负着为灌区输配水的重要任务,是灌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混凝土防渗渠道的设计研究,对于提高灌区的综合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就此分析了混凝土防渗渠道的基本特点,探讨了混凝土防渗渠道的结构形式,并阐述了渠道设计、断面设计、防冻胀设计等混凝土防渗渠道的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沈建成 《甘肃科技》2009,25(21):74-75,95
混凝土防渗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一般可减少渗漏损失水量的85%以上,可有效提高输水能力,是适用于不同的地形、气候条件和使用环境的大中小型渠道,在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景电一期渠道翻新改建工程大量采用混凝土膜复合衬砌技术,在防渗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总结了景电灌区渠道衬砌防渗的经验和灌区混凝土防渗渠道的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农田渠道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的防渗效果和耐久性,对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彻施工技术,包括施工预备、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混凝土的浇筑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保证施工质量,做到优质、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4.
马建国 《科技信息》2011,(12):I0359-I0359
为保证农田渠道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的防渗效果和耐久性,对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彻施工技术,并对施工预备、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混凝土的浇筑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保证施工质量,做到优质、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由于混凝土防渗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混凝土梯形断面防渗渠道的各方面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及拆模等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渠道输水利用效率,采用现浇混凝土弧形渠道防渗技术,以减少渠道渗漏。以下阐述现浇混凝土弧形防渗渠道的特点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1前言混凝土防渗是北疆地区常见的渠道防渗技术措施,具有防渗效果好,管理运行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受北疆地区气候变化特点的影响,混凝土渠道在实际运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前,河南省灌区渠道一般采用混凝土防渗面板,由于施工水平的影响,混凝土防渗面板的厚度难以控制,进而对灌区渠道的防渗产生了影响,渠道战线长,如何检测其混凝土面板的厚度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探地雷达检测混凝土厚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检测技术检测效率高,尤其对较薄的混凝土面板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在实际工程中能够很好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美泉 《山西科技》2013,28(3):142-143
介绍了广济四支渠渠道防渗改造工程概况及U形混凝土衬砌渠道断面的设计,重点阐述了U型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施工流程,包括土模的填筑、土工布的铺设、C20混凝土的浇筑等。  相似文献   

10.
李霞 《汉中科技》2012,(4):67-68
本文阐述了渠道衬砌与防渗的类型及施工、渠道衬砌与防渗的结构、以及南郑县渠道衬砌与防渗存在问题,为渠道衬砌与防渗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采用铜绿假单胞菌AB91095自制鼠李糖脂发酵液,并将其运用到含油废水的微生物处理中,考察其对戈登氏菌降解石油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12CMC的鼠李糖脂发酵液,在添加量分别为3mL、5mL、7mL条件下,戈登氏菌对石油烃的降解率相应提高了11.97%、16.11%、18.88%.可见,鼠李糖脂发酵液可以明显促进戈登氏菌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验过程同时发现鼠李糖脂发酵液本身对石油烃无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YH-18是优良的抗病促生微生物,其制成的微生物菌剂具有无害、高效、环保等特点。通过优化菌株YH-18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提高发酵液中的有效活菌数,以期增加发酵液中的芽孢数,延长储存时间,降低发酵成本,提高其在工业化生产发酵中的质量效益。【方法】以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菌株YH-18发酵液芽孢数为质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发酵液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浓度)和培养条件(温度、转速、初始pH、装液量、接菌量)进行初步筛选。将初筛结果结合响应面试验设计[plackett-burman(PB)、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 design(BBD)],筛选出对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YH-18产芽孢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进一步验证,建立各显著性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完成对菌株YH-18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的系统优化。对比优化前后发酵液产品的去菌体滤液对根癌农杆病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C58生长的抑制效果。每隔4个月测定优化后发酵液中的活菌数和芽孢数,考察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滤技术从L-乳酸发酵液中分离去除蛋白,研究了超滤过程中的操作压力、操作温度、超滤液的体积和料液初始浓度等主要因素,对膜通量和发酵液中蛋白质及乳酸钙2种主要组分截留率的影响;并确立了采用聚砜膜去除乳酸中蛋白工艺的最佳参数,在此条件下,蛋白质去除率达到91.5%,乳酸钙损失为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研究得到在蒲棒浸提液基质下黑木耳发酵的最适碳、氮源及其最优配方.取其发酵最佳菌龄的发酵醪液做匀浆处理,用于培养供试黑腹果蝇,进行果蝇寿命实验,观察记录其对果蝇生存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发酵配方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葡萄糖3%,玉米粉3%,豆饼粉2%,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在发酵至120 h时,鲜菌丝质量达到最大,为32.57 g.在果蝇基础培养基内添加体积分数为30%的发酵醪液匀浆时,果蝇的半数死亡期延长率、平均延寿率和最高延寿率最大,且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以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病原菌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牛津杯法等方法,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SJ100001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SJ100001菌株抑菌活性成分的来源、SJ100001菌株发酵液的最佳发酵条件及其理化稳定性;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的测定,探究SJ100001菌株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有效杀粘虫的生物农药,通过对发酵液杀虫效果的初步测试,从实验室保藏的4株绿僵菌中,筛选出1株效果明显的绿僵菌Ma977.将菌株Ma977的发酵液除去菌体,用其滤液的1、2、4、8倍的稀释液进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液的原液对粘虫的致死率为100%;随着滤液稀释倍数的增加,致死率逐步降低.对该滤液的有效成分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液中含有毒素DtxA、DtxB、DtxB2和DtrxE.  相似文献   

17.
香菇深层发酵液和香菇子实体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香菇发酵液和香菇子实体营养成分蛋白质、多糖、氨基酸及矿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香菇发酵液含有与香菇子实体相同的营养成分,而且含量均高于香菇子实体,尤其是钙、镁、多糖、异亮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18.
An improved process of hydrolysis of corn starch was adop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itaconic acid (IA), the aim was to decrease the unfermentable reducing sugar (RS) in the medium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ermentation and to increase the crystallization efficiency of IA from the fermentation broth. The glucose (GS) syrups saccharified by several combinations of glucoamylase and pullulanase were investigated and used as the carbohydrate source of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for the spore-initiated submerged fermentations experiment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with pullulanase controlled), the improved process decreased th.e RS residue in the fermentation broth from 3.01g/L to 1.35g/L and from 4.25g/L to 3.25g/L when the original RS of the medium were 100 and 120g/L, respectively. The crystallization efficiency of IA increased from 65% to 78.8% and from 69.58% to 82.81% with the original RS being 100 and 120g/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9.
细脚拟青霉产胞外抗氧化活性成分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一株细脚拟青霉产胞外抗氧化活性成分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其产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碳源为蔗糖和麦芽糖组成的复合碳源;氮源为酵母浸出粉;微量元素及生长因子为KH2PO4、柠檬酸铵和VB;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麦芽糖1%、酵母浸出粉1.5%、KH2PO4 0.5%、柠檬酸铵0.04%、VB 0.03%.培养基优化后,该菌株发酵液中代谢产物的扰氧化活性可达73.47%.  相似文献   

20.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从发酵液中提取透明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沉淀法从透明质酸(HA)发酵液中提取透明质酸。考察了该方法中稀释倍数、pH、盐浓度和CTAB的体积分数等因素对HA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将发酵液稀释至4.5倍、调节pH=6.5和加入发酵液体积的12%的CTAB溶液的条件下, HA收率可高达97.0 %。与乙醇法所得透明质酸沉淀的纯度和收率相比,CTAB法得到的透明质酸的收率提高了2.1%,杂蛋白降低了2.4%。与氯代十六烷基三甲基吡啶法相比,CTAB法的成本比CPC法的少4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