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复杂社会网络中的扩散不仅受到大众媒体等外部因素影响,更与其社会关系网络中邻居个体的选择密切相关.文中用"邻居效应函数"刻画邻居对个体选择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外部因素与邻居效应共同影响下的扩散均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邻居效应函数的凹凸性决定了扩散的均衡,多重均衡的存在会增加扩散的不确定性,邻居效应的强度和复杂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对均衡采用者比例有重要影响.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应该考虑网络结构与邻居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复杂网络方法研究网络效应新产品扩散中采用网络结构和初始条件对扩散模式的作用.所有潜在采用主体位于一个复杂网络上,每个主体综合自己对新产品的偏好和邻居的决策决定是采用新产品还是继续等待,所有主体的决策共同决定新产品扩散模式.结果表明,网络结构的作用依赖于主体决策机制:对于创新市场,网络异质性阻碍了新产品扩散;对于替代市场,网络结构对扩散模式没有影响.初始采用比例增大导致稳态扩散比例增加,但边际作用单调下降.研究结果对管理采用网络和开发有效的新产品扩散战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Agent的网络效应异质性和预期异质性对网络效应下标准竞争和扩散的影响.采用复杂网络"小世界效应"模型和基于Agent的计算机建模技术,并结合行为博弈学习理论EWA算法,由此对复杂网络下标准竞争过程中的主体异质性对标准扩散的影响进行计算机建模研究.基于异质性个体在局部网络中的交互作用和Agent行为的学习演化与预期调整,通过计算机仿真,发现网络效应异质性对标准扩散有正面促进作用.本文研究也发现预期的强度和预期调整因子的取值大小对标准竞争扩散的速度和结果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在一定情况下,异质性的预期能够克服先发优势;Agent的异质性预期也能帮助实现新旧技术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研究异质消费者的社会学习效应和创新扩散模型对于创新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社会学习的主体认知过程和消费者网络结构的线上线下差异性, 构建两阶段社会学习(TSSL)模型和线上线下(O2O)学习模型, 探索多层次网络叠加条件下的扩散规律, 弥补传统扩散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的仿真方法缺陷. 针对我国图书发行扩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基于消费者网络的创新扩散模型较好地拟合样本数据; 在图书发行扩散中消费者的社会学习效应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消费者网络的创新扩散模型表明, 各图书产品面对消费者网络拓扑结构的非一致性, 揭示各产品消费者群体创新采纳的学习影响机制差异性, 研究结果有益于深入了解创新产品扩散的内部规律及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向加权网对集群网络进行更加现实的刻画,从企业微观创新决策行为角度出发,通过构建随机阈值模型,运用仿真方法探讨了不同网络类型集群创新扩散的稳定性和脆弱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集群网络结构对创新扩散的稳定性和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小世界网络集群的鲁棒性较差而脆弱性不显著;相比而言,无标度网络集群的稳定性更好但脆弱性更明显;还分析了集群内部企业的决策方式对创新扩散稳定性和脆弱性的影响,进一步从网络角度说明了不仅是网络连接的方式包括权重、方向等,而且网络节点企业的决策行为都对集群创新扩散的鲁棒性和脆弱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消费者采用产品过程的生命周期(PLC)视角出发,运用微观扩散模型仿真分析消费者交互作用对网络效应产品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消费者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局部网络效应能够加快产品扩散早期和中期速度,而聚集效应则会降低产品扩散中期速度; 消费者之间交互强度越强,产品扩散中期速度越快; 全局交互型消费者则会降低产品扩散早期速度,但能提高产品扩散中期速度;且上述因素对网络效应产品PLC不同阶段扩散速度的影响还会由于消费者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差异而呈现不同模式.这些研究结论能够为网络外部性市场中企业的营销策略提供一定新启示.  相似文献   

7.
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扩散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ass模型提出了创新扩散的主要渠道是大众传媒和口碑,但这2个渠道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创新扩散的,由于工具的限制一直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运用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从传媒网和亲缘网综合层面上对Bass模型进行了扩展,构建了相应的随机阈值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其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复杂网络上的创新扩散的基本特征.其主要结论:①对于创新扩散,传媒网和亲缘网之间存在内在的正反馈机制,2种网络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相互替代;②创新扩散对率先采用者的数量和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具有敏感性;③创新扩散程度受制于社会网络结构,当扩散进行到联系很多而且小团体还未形成的采用者时,预示着扩散进程将要停止.  相似文献   

8.
物流集群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具有聚集与增值效应,引领区域发展。研究协同网络下物流集群的系统结构与作用机制,能有效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分析物流集群特征,构造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协同网络,刻画要素作用的因果关系、系统流图,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湖南省为例仿真,结果表明:背景网络正向作用于物流集群系统收益;协同状态下的综合收益最高,其他单模式效果随集群生命周期历程交替变化;各单项收益对集群系统作用显著,但网络导向下的差异性突出;集群单位综合收益表现为集群企业个体的自组织化特征,且对网络的适应性不同。最后,提出了加强协调引导、有效把控约束与坚持创新引领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流动的视角,将区域创新网络视为个体知识搜索行为驱动的知识扩散、转移和创造的复杂自适应系统,对其发展演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研究,并建立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的多主体仿真模型,对不同知识搜索行为下区域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个体的知识搜索方式主要包括基于"中间人"的结构性搜索和基于"声誉"吸引的声誉搜索,而不同的类型知识搜索行为会使区域创新网络的绩效有所差别,并决定了区域创新网络的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10.
参与者在进行网络博弈时有机会与其相邻参与者签署协议进行合作,此时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一个网络结构,并可以使用无向图来表示.参与者之间依据网络结构选择合作对象进行合作,进而产生剩余收益,而剩余收益通过协商的方式在两个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本文依据协商理论与匹配理论,研究网络博弈环境下参与者之间如何签署协议进行合作,进而分配合作产生的剩余收益的问题,称为网络协商博弈,并给出基本的可行解的形式.通过限制参与者可以签署协议的数量,本文对网络协商博弈进行分类,使用协商与匹配方法研究每一类网络协商博弈的合理解的具体形式并设计求解方法.本文的结果表明: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以及合作收益的分配不仅与网络博弈自身有关,而且与参与者能够签署的合作协议数量有关.研究拓展了协商方法在网络协商问题中的应用,为多边合作对象的选择以及合作剩余收益的分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考虑公共媒体对创新传播的影响,本文提出基于网络局域交互和全局广播的创新传播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创新传播过程中邻居节点之间的交互作用,也考虑了公共媒体对创新传播的影响。实证网络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公共媒体宣传力度有限的情况下,局域交互特性对创新传播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结合网络结构和创新传播机制的节点影响力评价指标可以准确地对创新传播中的节点影响力进行排序,相对于度、紧密度等方法,该方法的Kendall's Tau可以提高39.19%,35.61%和33.03%。  相似文献   

12.
小世界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泳  马永开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4):1084-1087
小世界社会网络模型是一种描述现实社会系统的理想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小世界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模型。模型中,每个社会参与者都具有一个连续型参数来描述其对于信息的态度,正的态度对信息传播有正反馈作用,而负的态度对于信息传播有负反馈作用。同时,引入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概念用以描述社会参与者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传播模型在不同随机度和规模的小世界社会网络上进行了计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参与者态度的正负反馈作用以及对于全局信息的权重对于信息的传播均衡结果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企业合作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ICT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网络和协同创新理论,以2002~2014年ICT产业中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申请并授权的专利数据为基础,通过负二项回归分析了8 727家企业在产业合作网络与产学研合作网络的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在产业合作网络中,企业点中心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结构洞指标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产学研合作网络中,企业点中心性对创新绩效没有表现出促进作用,而是呈U型关系,结构洞与创新绩效表现出倒U型关系。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能够深化企业对合作创新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建立与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李锋  魏莹 《系统仿真学报》2020,32(3):394-403
随着对社交媒体的研究深入,平台用户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动态的时序网络逐步得到认同。为了对比并分析时序网络下舆情扩散的过程和结果,采用计算机仿真的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时序网络,并采用SIR模型作为舆情扩散的信息扩散模型。多智能体仿真结果表明,舆情扩散结果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来自于时序网络的复杂网络结构和信息扩散模型,而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将用户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看作是静态网络。通过参数分析确定了提高舆情扩散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tlab仿真的技术创新网络的无标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oel(2009)认为技术创新网络中连接的形成更多的决定于节点企业阃知识资产的重叠程度,但是现有对技术创新网络的仿真研究大多直接应用了复杂网络研究方法,仅考虑了网络中节点企业的度对网络中新连接形成的影响,较少关注知识资产在网络连接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其结论一般是技术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的特征.本文认为新加入技术创新网...  相似文献   

16.
合作与竞争驱动自然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这些机制的相互作用可以对多个网络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特征向量中心性,在网络的网络基础之上提出合作竞争模型,定义网络之间对外是一种竞争关系,对内为合作关系。揭示合作竞争特性,依据节点的重要性不同将合作策略与竞争策略进行了分类,研究模块网络间不同合作策略对集群网络乃至整个网络的资源配置的影响,发现重要性越大的节点间的结合能够给网络带来更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大型复杂装备的系统结构和研制流程呈现网络化特征,研究风险演化机理有助于控制风险、降低复杂性.通过系统动态过程建模仿真获取数据样本,运用贝叶斯学习从仿真数据样本中提炼风险演化网络,识别不同风险等级的节点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降低了仅凭经验构建风险网络的主观性.对贝叶斯学习获得的风险网络进行概率推理,在总体高风险等级下计算风险网络节点的风险后验概率分布,进而确定风险演化关键节点和传播链路.最后,通过与复杂网络特征指标评估下的静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风险网络动态特征与静态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网络结构特征和风险传播的动态特征共同决定了风险演化关键节点和传播链路.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研究,是定义在每一个时间片的静态贝叶斯网络结构和参数都一致的基础上,对于过程突变,参数变化等情况就难以适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变结构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概念,并根据概率和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理论,推导出变结构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推理方法,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并结合环境变化时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计算仿真.计算和仿真结果证明了文章提出的变结构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概念和推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