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宏 《科技资讯》2011,(10):243-243
从当代日本人气小说中,可以看出既有对日本传统的"尚死情结"的继承,同时也有"呼唤亲情,远离死亡,珍爱生命"这种具有温暖救赎意义的突破。本文拟从几位当代在中国较受欢迎的日本作家作品中考察日本人生死观的转变,以探究当代日本人气小说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生观是贺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认识人生必须超出人生,深入"无人之境",即跳出对感性生命的"小观",实现对生命结构的"大观",通过知人、知物、知天、知死,不断拓展生命的视野与空间,进而在以人观人(人—人)、以物观人(人—物)、以天观人(人—天)、以死观生(生—死)的四维考察中,洞悉和领悟人生。  相似文献   

3.
李莹  黄静恩 《科技信息》2010,(27):128-129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洁癖"的民族。这种"洁癖"不仅体现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而且还渗透到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分析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语言表达以及对名誉的重视等方面所体现的"洁癖"表现,可以窥探到其内在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4.
李响 《科技信息》2011,(31):204-204
樱花在日本与象征皇室的菊花一起被指定为日本国花。因樱花在日本广泛种植,品种也多达两百多种,因此日本被誉称"樱花之国"。同时,樱花也成为日本国家与民族的象征。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7日",足见樱花的花期之短。樱花被尊为国花,深受广大日本人民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死在最美的一刻。  相似文献   

5.
日本人的语言表达与语言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特定社会的产物。语言与化是相互依存的,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化。语言表达方式反映了日本人的语言心理。日本人语言生活中所见到的诸多独特的语言现象,都与日本的历史化,风俗习惯有紧密联系。因此要学好日语,不但要学习日本人的语言表达,更应了解日本人的语言心理。这样就能逐渐强化对日语的感知和辨别能力,不发生化摩擦,顺利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历来相信并崇拜强者,习惯无原则地把别人好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这是其“拿来主义”。另外,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只注意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不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东西,因此日本人在本质上属于典型的“实用主义”性格。虽然不擅长发明创造,日本人却善于学习、吸收、消化并革新他人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日本属于新兴、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家,明治维新前在各方面均大大落后于老牌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尽量减少耗资、耗时的基础研究投入,学习、吸收、消化别国先进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是经济学上典型的后发利益理论的应用,这绝不是投机取巧,无可厚非。本文以明治维新、《海国图志》等为例分析了日本民族这方面的特点,探讨与日本民族的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7.
前年,日本的国花——樱花得了一种叫作“魔帚病”的怪病,举国上下一片惊恐,全力抢救;去年,日本气象厅高官为错报樱花开放期向全国人民沉痛谢罪。仅从这两件事,就可知道樱花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日本人眼里,樱花为日本固有,如同千古耸立的富士山。然而事实却是,樱花原产喜马拉雅,经中国四川东渡而来,很早在日本落地生根。对这个基本事实,日本人向来讳莫如深,其实,樱花是否为日本固有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8.
陈涛 《世界知识》2010,(1):62-63
"作为画家,我追求的是日本美的源流,我的人生精神支柱则是玄奘三藏。然而,我不曾想到,在中国的敦煌,为我准备了非同寻常的人生画廊。"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过程可能各不相同但结局是一样的,那就是死。死如期而至地等在每一个生命的前方,消解人的一切,将生之意义碾碎,使人恐惧,疑惑。既然如此,人为什么还要活着?生存的意义何在?本文就将对此加以思考,并试图用过程哲学的思想去解释生之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鹤鹤 《科技信息》2011,(6):140-140
日本人的模仿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历史,从古至今模仿都对日本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日本的模仿并不止于单纯的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他们更重视改造创新。  相似文献   

11.
《天津科技》2005,32(2):58
日本日立制作所最近开发出一种面积仅有2.5平方厘米的超小型芯片,可以分析出不同人特定基因的差异,从而判断药物对不同人的疗效和副作用。专家认为,这项成果将为“个性医疗”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蔡信 《世界博览》2011,(18):26-27
说起日本的普通人.应该再继续细分一下:普通日本民众,和一些有“追求”的普通日本人。为什么这么说?对于普通的日本人来说,辛亥革命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唯一变化就是以前称呼中国为“清国”,辛亥革命成功后,改称中国为“支那”。1913年日本政府下文,称以后无论中国政体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以往有关日本人"死亡"的忌讳语研究,基本局限于将与之有关的一些词汇进行一些不太深入的列举上。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解析了在日本人人生礼仪场合中有关"死亡"的忌讳语。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博览》2010,(18):10-11
首先考虑父母是人之常情,但日本人正在丧失这个"情"。 1988年,来到日本的李小牧买的第一件“上等货(高级品)”是能拨打到中国的长途电话“加入权”。为了筹措日本语学校的学费和生活费,李小牧在情人旅馆做过清洁工,在日本料理店洗过盘子,还在同志酒吧当过舞男。这一“上等货”的价格按当时的日元换算是20万日元,当年在中国可以买下一室的公寓房了。李小牧之所以在两地通信上花去大笔钱,就是出于“无论如何也要让父亲听到自己充满激情的声音”的孝心。  相似文献   

15.
三岛由纪夫的文学活动大致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界,分前后两期。从文化视角,探寻三岛由纪夫小说中“以死为美”的死亡观,从中可以窥见到日本人对待死亡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过劳死”成为日本列岛的热门话题。所谓“过劳死”,就是指由于长时间加班工作导致过度疲劳而猝然死亡。据报道,日本已有1万多人因“过劳”而死,死者多在30—50岁之间,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经调查,死者往往在死前一周有过重的工作任务或过大的心理压力。“过劳死”与  相似文献   

17.
<正> 死是唯一可与生并论的主题,它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与表现力,是丰富而又生动的,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提示。没有它,生命就不完善了,也显不出人生的悲喜。本文试图从文化与观念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衍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生死观念进行评判,这并不是出于悲观和厌世,而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提高与升华。人是无法超越死亡的,正如同飞鸟不能超越空气、游鱼无法超越水域一样。遗憾的是,在人类社会中,真正能够意识和用心体会这一客观事实的人只是少数。但人也是可以超越死  相似文献   

18.
于春英 《科技信息》2007,(35):180-180
尽管日本是公认的世界经济强国,但它国土面积的狭小、自然资源的匮乏等因素也给日本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事实上,日本人内心极力想回避这些不利因素。从日本喜欢并大量使用“大”字上.反映出日本人希求得到他国承认的争强好胜的心理以及他们刻意强调“强大”形象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三岛由纪夫的文学活动大致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界,分前后两期.从文化视角,探寻三岛由纪夫小说中“以死为美”的死亡观,从中可以窥见到日本人对待死亡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20.
由于母语负迁移导致日本人学汉语的语音错误,主要见于声母,韵母方面。可以从分析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入手,分析其错误,并寻找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