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诗人词家李允久是中华诗词的守望者和开拓者。他的诗词创作倡导《诗经》传统,有关注国家大事和民生的豪放之作,有关于文坛古今词家和文学风格的诗论词论,也有讴歌亲情世界的婉约短章。一系列的作品,抒写家国之爱、诗词艺术之爱、故园亲情之爱,构筑了一个充满真善关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王跃文的中篇小说《漫水》,无论是它的背景表现、情节铺排、人物塑造,还是它的语言格调、结构,都显现出作家对以前创作路向的一种超越和突破,《漫水》通过一个充满温情和静穆的乡土世界的建构,张扬了一种健康人性之美,显示出作家创作姿态的某种转向。  相似文献   

3.
许家进 《科技信息》2009,(34):I0139-I0139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思想充满了各种矛盾。《伊万·伊里奇之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广受好评的中篇小说。盖拉西姆是作品中的一个次要角色。但小说中关于他的描写却客观反映出托尔斯泰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朋友的表情     
大自然破无知的我们给破坏了,很多远离了我们的朋友的音容笑貌已经让我们无法回忆,感谢为我们拍摄了精彩的、妙趣横生景像的这许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摄影家,他们用科学探索的精神,给我们再现了这些充满爱、充满真情的场景(能保留下这些——也是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假期里, 如果你拍到了,或是收集到了一些“动 人”的景像,一定拿 出来和大家共享噢。  相似文献   

5.
小说《伊豆的舞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唯美的手法描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朦胧的、纯情的爱情故事。分析女主人公熏子的形象,有助于加深理解作者女性观中所透出的恋母倾向,熏子典雅美丽,融合了川端康成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充满纯情又带有童真,却饱含母性之爱。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母爱!这是我阅读《梅里山鹰》后最深刻的感受。《梅里山鹰》是作家沈石溪写的一篇动物小说,主要讲述一只长年生活在雪山上的梅里山鹰妈妈养育两只小梅里山鹰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陈丽伟 《科技信息》2011,(36):I0066-I0066
艾丽丝·沃克是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之一。其作品《父亲的微笑之光》讲述了一个爱与宽恕的故事。父亲以自己是长辈的身份对女儿行使一系列的家长权利,从而使父女之间的关系极其紧张,形同陌路。经过一系列的调节和努力,父亲的爱终于感动了女儿,父女之间最终实现了精神的和解。本文以父女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小说中的父亲和其女儿之间的反抗与和解,展现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对真善美的关爱是霍尔顿、贾宝玉、梅思金三人的共同选择和行为的终极目的,但他们的选择、行为的契机并不相同。霍尔顿基于成人世界中恶的力量对小孩世界的吞噬,想去守望只有小孩在玩的“麦田”;贾宝玉基于对女儿先验的超越于肉欲之上的友爱、崇敬、怜悯的感情,产生了保护的愿望并付诸行动;梅思金基于基督教的上帝之爱,去拯救恶的世界。但他们都无可避免地失败了,他们自己的结局分别是精神分裂、遁入空门和精神毁灭。  相似文献   

9.
玛格丽特.杜拉斯以她神秘的创作、公正的发言和紧张而充满欲念的私人生活使自己置身于一个奇异而充满张力的世界——她自己创设的世界。神秘的创作、外面的生活和私人的生活,这三重世界彰显出作家杜拉斯人生的精彩,也是进入杜拉斯创作人生的众妙之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所述及的爱的五种图式的基础上 ,从内在与外在层面入手 ,分析了用以生成爱和维持爱的发展的动力因素 ,并结合恶与死亡之阈对“爱”这一社会性情感范畴作了更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11.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爱情题材的描写,大多数作家从伦理道德角度审视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他们的爱情婚姻观:爱情应以真挚的感情为基础,等级、门第与金钱不应作为真正爱情的筹码;在男女两性精神之爱与肉欲之爱结合的基础上而结成的婚姻才是牢固的。但也有少数作家把爱情视为一种欲望的发泄。  相似文献   

12.
程采芹是曹文轩在小说《天瓢》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这部小说讲述了油麻地男性之间的仇恨与权势之争,唯独程采芹这位女性身上始终散发出一种人性的光辉,表现了作家的爱与美的理想主义情怀。不过由于程采芹身上承载的理想化的情感,使她这一形象不够饱满而丰富,同时男性视角下的程采芹始终被边缘化,成为男性世界中的"他者"。但这一形象仍然传达出"爱比恨更加伟大"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据说,英国“泰晤士报”有一次把那个地中海东部的小岛“塞浦路斯”称做“受后母虐待的女儿”。这个女儿的生母是希腊。在这个充满了希腊情调的小岛上,人们总爱说:“爱诺西斯”,意思是“回到希腊的怀抱”,不愿再做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这个女儿想念母亲,后母偏偏连表示一下都不许可。今年3月25日,塞浦路斯庆祝希腊独立纪念日,当夜就捕去居民600名之多。事先还把有正义感的正教马卡里奥斯大主教放逐到塞舌耳群岛的马赫岛,引起了人民的愤怒。留在本岛上的另一位安特摩斯主教也是同声抗议,说道: “它剥夺了塞浦路斯人民敬仰自由创造者的权利,也剥夺了他们争取自由的理想的权利。这种理  相似文献   

14.
霍达笔下的《穆斯林的葬礼》是一个承载着作家独特人生、审美理想的文学化的形象世界,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学形象世界的意义,成为一个具有象征化的符号世界,尝试运用符号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来走进这个充满悲剧意义的穆斯林世界。  相似文献   

15.
正作家野狐,亦好书法,其书法作品充满文气。潇洒之笔力,豪迈之气势,蓬勃向上的意气,勇攀高峰的追求,字里行间,足以见野狐之真性情也!书法,乃中国文化之瑰宝,为历代文人所钟爱。当代作家爱书法、习书法、写书法,已成为文坛之潮流。文学和书法本身就关系紧密,都是汉字语言的审美表达,皆贵为汉字艺术,互为呼应,互为载体,如同兄弟。作家野狐对书法之崇尚和敬仰,令人赞叹。野狐为什么如此钟爱书法?一来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好读书,常以经典诗书为伴,又反复临帖,以古为师,博而专,以追求艺术之正大气象;二是野狐通过书法的艺术特质,更加表达了其个性和思想,艺术就是个性创作,书法可以使野狐找到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许家进 《科技信息》2009,(34):I0139-I0139,I0141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思想充满了各种矛盾。《伊万·伊里奇之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广受好评的中篇小说。盖拉西姆是作品中的一个次要角色。但小说中关于他的描写却客观反映出托尔斯泰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正>那些清新深邃隽永的文字,构成了曹文轩的理想世界与文化情怀。阅读它如同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里面有爱和美,有道义和悲悯,更有耀眼的精神之光……他的作品以纯美迷人的风格、诗情画意的意境、充满情感的叙述方式,穿越儿童生活的表象,进入人生苦难的内核,树立乐观勇敢的精神,从而提升生命的品质。他在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跋涉里,  相似文献   

18.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的经典童话之一。他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反映母子之爱伟大的深刻主题。他通过对地狱、猛虎等的描写,表现了他对野性之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伍尔夫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作家,思想非常敏锐。她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战争的年代,她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凄惨的战争景象,至亲的早亡都加深了她对生死的独特领悟。战争的巨大毁灭力量击碎了人们对理性世界的坚定信仰,悲观思想在当时欧洲大行其道,为叔本华、尼采的悲剧哲学提供了沃土。作为著名文学评论家女儿的伍尔夫,显然接受了当时欧洲的悲剧思想,她的很多作品都充斥着叔本华式的悲观理念,这为她的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和深度。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作家的头脑是充满想象力的头脑,科学家的头脑是充满知识的头脑,那么有谁能具备这两种头脑呢?苏联早期科学文艺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科学文艺作家马·伊林就堪称是具备这两种头脑的巨匠。伊林把他的一生献给了“胶合”科学与文学的事业,致力于用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