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基层少年儿童训练与比赛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着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现象,这一现象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发展、后背人才的培养以及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都有着很大的危害性。对造成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改变这一训练现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侯树锋  刘学杰 《科技信息》2007,(24):323-324
少年儿童运动员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时期,因此,实现训练目标,完成训练任务,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长期性。一个国家田径水平要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要科学化训练,要提高体校教练和中小学体育老师的知识水平。到目前为止,少儿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现象不是日趋减少,而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少年儿童运动员田径训练是多年训练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科学的训练对运动员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多训练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必须了解少年儿童运动员训练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谈蹦床的基础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坚 《龙岩学院学报》2003,21(Z1):165-166
蹦床属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竞技项目.基础训练应作为少年儿童运动员训练的核心,加强基本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习,为运动员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训练原理、原则的思辨与认识,并对一般与专项训练结合原则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训练专项化原则。  相似文献   

5.
翟士伟 《科技信息》2009,(27):I0194-I0194
少儿正处于长肌肉、长骨骼、长身体的重要阶段,正确的力量训练对孩子们是有益的,为了正确的对少年儿童进行力量训练,本文对少年儿童的训练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体操早期专项化训练一直被各国所重视,它对于体操后备力量的培养、促进体操竞技水平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竞技体操早期专项化训练是体操发展的必然规律,它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含义:早期专项化是基础性训练;早期专项化是准备性训练。无论是基础性训练,还是准备性训练,体操初级训练都应该是在扎实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的前提下的基本技术练习和体操意识培养。科学的早期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所打下的基础无疑对未来发展运动技术水平起到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儿童少年短跑运动员早期训练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合一元训练理论对儿童少年短跑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谈几点看法,旨在为儿童少年的早期专门化训练以及中小学的业余训练提供参考,使儿童少年短跑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更趋向于合理化,以避免走入早期专项化的误区,形成"昙花一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体能与技术训练是训练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总体上我国训练理论对于体能与技术训练的关系认识是彼此分立、分别存在的,在训练上是分割的、脱离的。然而,在专项化训练趋势下发展的竞技体育,体能与技术应是互为基础、彼此支撑的关系,不能相互分离。对早期专项化训练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的关系认识错位是导致其孤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亭  付超 《新余高专学报》2005,10(2):124-126
青少年排球技术的培养,必须结合排球专项的特点及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在训练中遵循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马特维耶夫周期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对如何使该理论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强调训练的个体化、专项化,淡化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界限,提高必要的训练强度,积极主动地促成竞技状态的形成,实现训练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