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饱和淤泥爆炸排水固结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淤泥类软土的处理现状,提出了饱和淤泥爆炸排水固结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并用试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排水固结效果与炸药量,排水距离及应力波方向有关,得到了排水量—时间曲线.  相似文献   

2.
目前脱水污泥的含水率在80%左右,仍不能满足污泥后续填埋、焚烧、堆肥等处置要求,因此了解污泥的固结排水规律对于建立污泥脱水的基本理论、进一步提高脱水效果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个问题,对比分析了污泥、淤泥和一般粘性土的压缩特性和压缩系数,并通过离心试验研究污泥固结过程中的水分转化过程,提出污泥的三阶段排水规律猜想。结果表明:污泥的压缩特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孔隙比大,压缩性大,且压缩曲线是曲线形式,不同于淤泥和一般粘性土的直线;污泥和淤泥的压缩系数非常大,且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压缩系数减小速率也非常大。污泥固结过程中不仅自由水的量发生明显减少,结合水的量也显著减少,其固结不仅存在类似淤泥固结过程中的孔隙排水,同时还存在其他形式的水分排出过程。污泥的固结排水可以分出明显的三个阶段,I阶段主要是孔隙排水阶段,II阶段是细胞水、孔隙水的混合排水阶段,III阶段主要是细胞水排水阶段。  相似文献   

3.
目前脱水污泥的含水率在80%左右,仍不能满足污泥后续填埋、焚烧、堆肥等处置要求,因此了解污泥的固结排水规律对于建立污泥脱水的基本理论、进一步提高脱水效果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个问题,对比分析了污泥、淤泥和一般黏性土的压缩特性和压缩系数;并通过离心试验研究污泥固结过程中的水分转化过程,提出污泥的三阶段排水规律猜想。结果表明:污泥的压缩特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孔隙比大,压缩性大;且压缩曲线是曲线形式,不同于淤泥和一般黏性土的直线;污泥和淤泥的压缩系数非常大,且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压缩系数减小速率也非常大。污泥固结过程中不仅自由水的量发生明显减少,结合水的量也显著减少,其固结不仅存在类似淤泥固结过程中的孔隙排水,同时还存在其他形式的水分排出过程。污泥的固结排水可以分出明显的三个阶段,I阶段主要是孔隙排水阶段,II阶段是细胞水、孔隙水的混合排水阶段,III阶段主要是细胞水排水阶段。  相似文献   

4.
分级填筑施工是淤泥地基上修筑路堤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填筑过程中,必须验算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以保证淤泥路基预压工程安全、合理.通过大量的十字板剪切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扁铲侧胀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研究了淤泥抗剪强度的分布规律和排水固结过程中抗剪强度的增长规律,发现排水固结前后淤泥路基强度基本随深度增加线性增长,排水固结过程中水平方向的抗剪强度增长速度不同.最后还分析了淤泥路基在填筑过程中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对淤泥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既考虑填筑过程中淤泥路基的强度增长又考虑不同位置增长速率差异的稳定性分析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室内絮凝-堆载预压试验,模拟不同配比的絮凝剂-淤泥混合浆液的排水固结过程.选取堆载预压后孔隙比接近的淤泥试样开展室内一维固结压缩试验,探究絮凝剂对淤泥(浆)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絮凝剂能够增大预压后淤泥的结构屈服应力,但会导致预压后淤泥表现出更高的压缩性.另外,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对预压后淤泥次固结系数(Cα)的影响有所不同,与未经絮凝调理的淤泥相比,有机絮凝剂PAM调理淤泥的次固结系数显著增加,而无机絮凝剂PFC或CaO调理淤泥的次固结系数基本保持不变甚至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6.
李伟 《科技资讯》2009,(12):100-100
本文介绍了锚碇锚索拉杆在堆载预压淤泥排水固结场地基坑围护结构工程中的合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淤泥软土地基五种处理方法,桩基法、换土法、灌浆法、排水固结法、加筋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土堤软基段的基础处理,采取以预压砂井排水固结法、表层淤泥清除的处理方案,并分析土堤施工过程中裂缝发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滨海地区软黏土的蠕变特性,选取杭州湾淤泥质粉质黏土,开展了一系列100~400 kPa围压的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分析了不同偏应力状态下的蠕变规律.采用Merchant模型与Burgers模型对土样的蠕变行为进行预测分析,并将预测结果与蠕变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围压作用下,淤泥质粉质黏土主固结变形比均...  相似文献   

10.
结合正在建设中的广东省重点工程——广东科学中心,针对饱和淤泥质砂土地基存在的工程地质隐患等问题,详细分析该建筑场地对地基的要求,提出动静结合排水固结法处理地基.在进行动力排水固结的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地基预处理技术处理广东科学中心近38.7万m2的饱和淤泥质砂土地基,并探讨了该新技术的加固机理、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等.通过现场监测与检测,结合饱和软土微结构定量研究试验,证明该技术处理饱和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不同疏浚工艺造成的疏浚淤泥初始含水率不同以及新疏浚淤泥含水率在短时间内呈现较大变化的实际工程情况,为探究初始含水率对疏浚淤泥真空排水效果的影响,对白马湖疏浚淤泥进行了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淤泥透气真空排水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a)淤泥的初始含水率越高,真空促排作用产生的表面水越多,相同时间内淤泥促排含水率下降量越大,淤泥的排水效果越好;淤泥的真空排水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快速排水阶段、稳定排水阶段以及缓慢排水阶段。(b)淤泥的初始含水率越高,淤泥进入缓慢排水阶段的时间越短,淤泥的真空排水周期也越短;淤泥的初始含水率越高,淤泥的含水率降低量越大,含水率降低过程越缓慢。  相似文献   

12.
尹华英 《科技信息》2012,(16):361-361
本文通过对目前主要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方法的比较,结合顺德地区地基实际情况,介绍了该地区软土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采取以砂井排水固结法、表层淤泥清除的处理方案,对珠三角地区小型水利枢纽的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的强度特性,对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进行了三轴剪切试验研究.通过三轴试验仪,开展了不同配比和不同龄期的流动固化土的固结不排水(CU)三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的抗剪强度包线由双折线组成,屈服前的强度包线与水平轴近似平行(平均夹角为4.8°),屈服后的强度包线与水平轴夹角增加...  相似文献   

14.
污水厂污泥固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3146-3150
污水厂污泥难以脱水减量已成为污水处理行业的重要问题,机械脱水的本质就是污泥的固结排水过程,因此通过固结试验研究污泥的固结特性,对于进一步提高脱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固结试验过程中采用何种固结稳定判定标准,对污泥固结特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固结仪进行改进增加孔压计和位移传感器,对2种污水厂污泥和1种湖泊淤泥进行了试验,研究了他们固结特性的区别。结果表明:污泥的固结时间非常长,应将超净孔隙水应力消散到3%作为固结稳定标准;污泥的固结系数与渗透系数非常小,且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非常明显。同时通过分析,认为污泥中存在的大量有机物絮体是造成污泥固结时间非常长、水分难以排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排水边界下均质地基固结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基固结前期排水量大而固结后期排水量小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分布式排水的边界条件。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的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实现了分布式排水边界下的固结模拟计算,分析了排水口间距和排水口大小对地基固结的影响规律,设计出最佳的分布式排水边界布设,进而探讨土体渗透系数和土体厚度对分布式排水边界下均质地基固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完全排水边界,分布式排水边界虽不能完全满足固结前期的排水需求,但能够很好地满足固结中后期的排水要求,同时对于土体整体固结影响较小,为减少砂垫层的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海相淤泥吹填造陆是沿海地区土地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大面积且深厚的吹填淤泥进行软基处理是确保吹填造陆成功的关键.而该软土在吹填之后需要经2~3a的自然沉积固结,待表面形成硬壳,方可加固处理,但由于受工程条件限制,这种造陆方式在时间和财力上的耗费都很大,如何使吹填之后泥浆的快速落淤及排水固结,急需有适合自身工程特点的加固处理方法,本文以些为研究中心,采用沉降柱试验方法,对掺入不同配比和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加速吹填泥浆沉降及固结的方法加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磊 《科技信息》2010,(32):349-349,35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论述了深井降水联合强夯技术在加固饱和淤泥质软粘土地基中的应用。该方法结合了静力和动力加固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地基承载力。与传统的排水固结法相比,该方法可有效缩短工期,并且造价较低,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硬化土本构模型(HS模型)能有效模拟软土加、卸载以及剪切与压缩硬化特性.基于弹塑性理论推导了HS模型双屈服面弹塑性刚度矩阵,阐述了基于ABAQUS软件分析平台的HS模型二次开发关键算法.利用Fortran编程环境以及ABAQUS软件提供的用户材料UMAT子程序接口,研究开发了HS本构模型子程序.通过标准固结实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实验和三轴固结排水加载-卸载-再加载实验获得了珠三角典型淤泥质土与粉质粘土HS模型参数,并以珠三角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为例,验证了硬化土模型及其UMAT子程序用于模拟软土地层深基坑力学性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刘斌 《科技信息》2011,(35):I0224-I0224,I0266
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作为港口工程及滩涂用地的地基处理等工程中大量使用的一种在软地基加固办法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应用实例对该方法在淤泥深度大于10米,工后地基承载力大于100kPa的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碱渣土的真空-电渗联合排水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中给出了碱渣土的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排水固结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了真空-电渗联合法的排水固结机理.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对碱渣土均具有明显的排水效果,且真空-电渗联合法比真空预压法的排水效果更加显著.尤其是在真空预压排水结束后,真空-电渗联合法仍产生明显的排水效果,具有水头梯度下的排水固结和电场作用下的电渗排水固结两方面的排水固结机理,因而比单纯的真空预压的排水速率快,排水固结量大.文中结果可扩展用于对软土地基的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