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药物红霉素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红霉素在DNA修饰玻碳电极上有较强烈的吸附,可以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其作用模式为嵌入模式;通过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红霉素在DNA修饰玻碳电极表面与DNA作用的表观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f,其结果与循环伏安实验的研究结论一致。通过该实验可以对红霉素的药物学性质以及药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通过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利用该修饰电极研究了Cu2+存在下多巴胺(DA)与鲱鱼精DNA在Tris-马来酸缓冲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7.0 的Tris-马来酸缓冲溶液中,DA在聚L-半胱氨酸复合膜修饰电极上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加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下降,说明DNA和DA能发生相互作用.再加入Cu2+后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更大,说明Cu2+对DA和DNA的相互作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化学和光谱方法研究中性红和DNA的相互作用,根据其循环伏安曲线和紫外-可见光谱,在pH=7.05缓冲体系中中性红与DNA发生了嵌插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抗癌药物8-氮鸟嘌呤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抗癌药物8-氮鸟嘌呤(8-AG)与DNA在pH=3.6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DNA的存在能导致8-AG氧化峰电流降低,通过测定DNA加入前后的一些电化学参数,推测8-AG与DNA在该条件下通过静电作用结合生成了一种1∶2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其结合常数是1.38×1010.同时,根据加入DNA前后8-AG峰电流的降低,测定了模拟样品中的DNA,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二茂铁甲酸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循环伏安、微分脉冲伏安和计时库仑等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二茂铁甲酸(FCA)与DNA的相互作用.循环伏安实验表明FCA在玻碳电极上出现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DNA的加入导致FCA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且式电位往正向移动,表明二者可能通过沟面方式发生作用.计时库仑法表明FCA与DNA作用后,复合物扩散系数明显降低,这可能是FCA与DNA反应峰电流降低的原因.微分脉冲实验表明以FCA作为电化学探针,能在1.3×10-5 mol/L~1.0×10-4mol/L浓度范围内对DNA进行定量检测.紫外光谱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二者的相互作用,且作用模式可能够沟槽结合.  相似文献   

9.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磺胺嘧啶与DNA在pH2.21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DNA的存在能导致磺胺嘧啶的峰电流和峰电位均发生变化,结合紫外光谱法的测定结果,推测磺胺嘧啶与DNA在该条件下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其作用模式是静电模式,结合常数Kb为4.6×103L.mol-1.  相似文献   

10.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环丙沙星在单壁碳纳米管(SWNT)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环丙沙星只出现一个氧化峰,峰电位为1.439 V.与其在裸玻碳电极相比,环丙沙星在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峰电流有明显增强;若底液中存在DNA时,环丙沙星峰电流减小,峰电位正移.另外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了DNA与环丙沙星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其紫外吸收强度减弱,吸收峰红移,相对荧光强度减弱.实验结果表明环丙沙星与DNA之间形成新的加合物.  相似文献   

11.
1,4-二氢吡啶衍生物与CT 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1,4-二氢吡啶衍生物(1,4-DHP)与小牛胸腺DNA(CT DNA)作用前后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1,4-DHP在GC电极上的氧化峰峰电位(EPa)随着C-4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增强而升高,氧化反应越来越难进行.1,4-DHP与CT DNA结合后,氧化峰峰电流降低和峰电位正移程度随着C-4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灿烂甲酚蓝(BCB)在裸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BCB在裸玻碳电极上是两个一电子一质子氧化还原过程,带正电的BCB与带负电的DNA磷酸基团以静电模式结合,键合常数为2.97×104M-1.  相似文献   

13.
以邻苯二胺和水杨醛制备了席夫碱配体并与醋酸铜配位合成了一种席夫碱铜(Ⅱ)配合物(Cu-SB,SB=席夫碱).采用电化学法并结合紫外光谱法研究了Cu-SB与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法表明DNA的加入能引起CuSB特征吸收峰的增色效应,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且结合常数为6.09×10~7 M~(-1).循环伏安法表明Cu-SB在裸玻碳电极上有一对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峰,DNA的加入导致峰电流减小和电位正移,表明两者可能以嵌插方式发生作用.差分脉冲法表明Cu-SB能作为电化学探针在3.4×10~(-5)~1.7×10~(-4)M浓度范围实现对DNA的定量检测.采用电极表面电化学法研究了Cu-SB与DNA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参数,进一步证明了两者之间嵌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铂电极与玻碳电极上丝氨酸与肾上腺素在硫酸、盐酸、磷酸、B.R.缓冲溶液中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电极和体系使丝氨酸与肾上腺素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曲线的氧化还原峰,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用循环伏安法(CV)和双阶跃计时库仑法(DPSCC)研究了槲皮素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在DNA修饰玻碳电极上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槲皮素可以与DNA发生强烈的作用.其作用模式是静电模式,与DNA作用的表面键合常数为K=(3 80±0 3)×104L/mol,键合位点数为1(/每个碱基对),在DNA修饰电极上槲皮素氧化形式与还原形式的键合常数比为KOx/KRed=2 56.  相似文献   

16.
在pH 6.O的Tris-HC1介质中,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研究了阿米卡星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荧光光谱、吸收光谱、Scatchard方程、圆二色谱、黏度等手段,对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米卡星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为混合方式,嵌入与沟槽作用是两种主要作用方式.求得25℃时的结合常数为2.2×104L·mo1-1.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荧光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探究CdS-COOH-EcoRI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小粒径的CdS-COOH-EcoRI复合物与DNA除了有特异性结合,还发生非特异性结合.DNA相对浓度比较大以及恒温孵育时间较短时,以特异性结合为主;而随着DNA相对浓度的减小以及恒温孵育时间的延长,会伴有非特异性结合.Ca2+存在时,可以通过延长孵育时间“激活”酶切反应,使得DNA被剪切.因此可以通过改变DNA相对浓度和孵育时间来调控EcoRI对DNA的剪切.  相似文献   

18.
DNA与抗癌药物道诺霉素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采用荧光光谱法并用溴化乙锭(EB)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道诺霉素(DRN)与DNA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果表明:DRN的生色团能够嵌入dsDNA双螺旋结构的碱基对之间,DRN与DNA的主要作用位点是碱基G、C;DRN插入dsDNA碱其对中,不会破坏碱基对中氢键,不会影响DNA的复性;DNA与ssDNA仅仅存在弱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盐酸小檗碱为荧光探针,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技术和粘度法研究了岩白菜素与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体系中,随着DNA浓度的增加,岩白菜素在215 nm处的紫外吸收峰发生红移和吸光度的降低,表明岩白菜素与DNA之间存在着嵌插作用.随着岩白菜素浓度的增加,BR-DN...  相似文献   

20.
评述金属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电化学法、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和核磁共振谱法等.针对实验室的常用方法着重介绍了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根据Scatchard方程不仅可以计算出金属离子与DNA的结合能力和结合位点数,而且还可以指示金属与DNA的作用方式,最终判断金属离子对DNA构象的影响.电化学研究可以得到DNA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宏观信息,而光学分析法研究则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理解二者的作用机理.对于复杂的体系,仅用一种方法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