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机器人     
剧情简介:公元2035年,智能型机器人已被人类广泛利用。作为最好的生产工具和人类伙伴,机器人在各个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由于众所周知的机器人“三大安全法则”的限制,人类对这些能够胜任各种工作且毫无怨言的伙伴充满信任,它们中的很多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总部位于芝加哥的USR公司开发出更先进的NS-5型超能机器人,并计划达到平均每5人便可拥有1个。然而就在新产品上市前夕,机器人的创造者阿尔弗莱德·朗宁博士却在公司内离奇自杀。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将一只刚出生的黑猩猩婴儿从它母亲身边带走,送到美国纽约市一个家庭中当作"小孩"抚养,这个名叫尼姆·奇姆普斯基的黑猩猩和人类"养母"斯蒂芬妮·拉法格的7个孩子一起嬉戏玩耍,一起吮吸斯蒂芬妮的奶水成长.科学家想知道黑猩猩尼姆在和它的人类伙伴一起长大时,是否能学会人类的习性,能通晓人类的肢体语言,以及是否能和它的人类伙伴顺利交流.据悉,尼姆一开始非常温顺,总是极力模仿它的人类伙伴,包括亲自学穿衣服、学做家务、学洗盘子等,然而当尼姆长到3岁左右时,它开始变得桀傲不驯、充满暴力,并对"养母"斯蒂芬妮的丈夫充满了嫉妒.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作为自动化技术的巅峰之作,把人类从繁重、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一度成为高效、精确、可靠的代名词.将机器人变成冷酷无情的杀手,人量用作战争机器,却是在最近4年美军的伊拉克战场上,他们正式开启了人类的"机器人战争"之门.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当哨兵 这台担当哨兵的机器人名叫"水星",由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飓风来临前部署在新泽西州附近海域.它的设计者是加州的"液体机械"公司,这家公司研发了一系列被称为"海浪滑翔者"的海上作业机器人,"水星"即是其中一款.从外形上看,水星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工作时始终位于海面上"浮器"组成;还有一个是装有水翼的"潜器",它位于海平面以下.浮器和潜器之间由一根长约6米的缆线相连.这台机器人的好处在于不需要装备马达,上下分离的设计使它能够将海浪中的能量转化为前进的动能.  相似文献   

5.
将人工情感作为社交机器人的典型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学界共识,由于人工情感的不真实性和人类情感的真实性之间的失衡性关系,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风险问题,其中主要体现于社交机器人对人类同理心的"操控性"和其"欺骗性"。人类需要从法律、伦理监管,社交机器人的优化设计,以及人类对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念的调整等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地应对相关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6.
<正>西班牙科学家性爱机器人开发者塞尔吉·桑托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仅看到性爱玩偶,还会看到它们走在路上,并会向人类爱侣说出"我愿意",人类与机器人的婚姻只是个时间问题。此外,更令人震惊的是,桑托斯还宣称自己已经制定了与机器人伴侣"萨曼莎"生一个孩子的计划。萨曼莎是一个重约45千克的性爱机器人,运行着8个程序的她能够发出"逼  相似文献   

7.
遥在情结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深层动力.遥在生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目的,是技术与艺术永恒的使命.这一点,从传统艺术所营造的"意境"和遥在技术(计算机图像技术、机器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技术)营造的"虚拟现实"可见端倪.虚拟现实是意境的数字化直观显现.从传统艺术的意境创生到遥在技术的虚拟现实,是遥在情结在不同媒介形态中的表征,体现了人类追求自由的本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区分作为工具的智能机和作为主体的机器人,关于人的定义必须由本质主义转向功能主义。迄今为止,人工智能经历了形式化、经验化、理性化三个发展阶段,但却仍然不是在结构上,而是在功能上模拟人类思维。只有关于人的功能主义定义才能兼容未来的新物种和新人类——"不受控"机器人。如果"不受控"机器人出现,自然人和机器人的关系将会从人机关系发展到跨人际主体间关系。这种关系既非以往人和机器的关系、人和动物的关系,亦非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人不应套用以往策略对待机器人。人类至上主义并非不证自明。自然人自身再进化、人机并行、人机融合是自然人避免被机器人所超越、替代、淘汰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机器人与人类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时代背景中,建构机器人的道德能力可以使机器人更好地与人类相处,并维护人类的基本利益。机器人道德能力的建构与人类道德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从人与机器人互动的角度看,需要在考虑人与机器人道德地位不对称性的基础上,从机器人外观、社会智能、人工情感等方面入手,建构机器人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扫地机器人、烹饪机器人、安保机器人、写稿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挤奶机器人……当年只在电影中呈现的智能机器人,如今变身武艺高强、不知疲倦的"超人类"登堂入室,全面入侵我们的日常生活。在2015年9月,无论是新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还是第二届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暨博览会,机器人技术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从医疗服务到远程传感操控,智能机器人井喷时代的到来,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深潜入家庭在整个智能机器人产业,扫地机器人只是很小的一个物  相似文献   

11.
<正>谷歌公司正与牛津大学的两支人工智能研究小组合作,研制先进的类人机器人。第一支研究小组的任务是帮助机器人更好地了解用户的想法和意图,第二支研究小组的任务是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提高机器人的视觉识别能力。据国外媒体报道称,谷歌正在研制一种模拟人类大脑的超快量子芯片,这让搜索和软件更加直观。被谷歌收购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Deep Mind联合创始人、谷歌工程部副总裁杰米斯·哈萨比斯在博客中表示:"对于当前的人工智能研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时刻。我们在很多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其中包括图像识别和语言理解能力。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与牛津大学展  相似文献   

12.
"柳树车库"是一家雄心勃勃的机器人研究公司。2009年,公司完成了第二代个人机器人PR2的原型设计,并自带一套"柳树车库"的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ROS,PR2定价为40万美元。《福布斯》杂志称其为"机器人中的iPhone":"将个人机器人变为一种全能产品,就像iPhone一样,能够符合软件开发者的意志。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设计出有软件大脑的机器人,这样它们能做的就不仅仅是清洁地板了。"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特指那些在外观、行为方式和智力、情绪反应等方面全方位类人的机器。机器"人"引发了广泛的伦理问题,却很少有人追问为什么非得制造类人机器人。人类自我追问的执念,"功能性替代"的社会需求以及技术体系自生长的内在要求三者协同驱动,造就了人类制造类人机器人的历史图景。虽然机器"人"制造蕴含着人类求真、求善的意志驱动,但是由于其"非一般性技术产品"的特性,其市场化的趋势将带来巨大的伦理风险,需要卓有成效的伦理反思与规范。  相似文献   

14.
, 《科学大观园》2013,(15):6-7
纽约这座不夜城能够变成一座"不死城"吗?俄罗斯亿万富翁和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认为可以。不久前,伊茨科夫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还有一些机器人——召集到纽约,讨论如何让人类的大脑在脱离身体后仍然能够存活。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人类便可通过将大脑植入机器人的方式实现永生。  相似文献   

15.
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怀疑人类会被机器人所取代的可能性了,但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总是联想到机器人会灭亡人类。而我觉得如果不是由于灾难等因素, 人类是可以自由发展下去的。机器人并不是通过与人类的战争取得世界的主宰权,而是人类本身进化成了机器人。  相似文献   

16.
俄裔美籍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在半个多世纪前,曾对人类科技的未来远景做出许多预测,其中有不少都已应验。阿西莫夫曾预言机器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反过来控制和伤害人类,因此他在20世纪40年代对人类开发机器人订下“三个铁律”:第一,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第二,机器人必须听命于人类,但不能违反第一律;第三,机器人必须在不违反前述两律的情况下才能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听到机器人,大多数人脑中浮现的是一堆金属塑料零件组成的硬邦邦玩意儿——它们通常是由各种螺母螺栓拼装成的硬体机器人。而今机器人正走出实验室,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承担各项任务。对与机器人打交道的人来说,这样的硬体设计会造成安全风险。比方说,当一个工业机器人"不小心碰到"人类工人,其后果轻则淤血乌青,重则伤筋动骨。应对硬体机器人的安全风险于是工程师们越来越倾向于  相似文献   

18.
生态危机的宗教根源--莫尔特曼生态思想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磊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9):16-18,35
莫尔特曼认为,用"生态灾难"来描述当今的生态危机是准确的,因为当今的生态危机是整个系统的危机,不仅是人类自然家园的丧失,而且也是人类精神家园的丧失.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的错误的上帝观,即人认为因为其与上帝的相像而自认为是自然的主人,为此,他提出人类的自然化,认为自然具有主体性,而人类才是客体.莫尔特曼的生态思想突破了传统教会对待生态环境的主要模式,既不是简单的伙伴模式,也不是管理模式,更不是统治模式,而是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生存共同体.这种以生态方式去思考和行动,对于人类改善自我意识和洞察力,对于基督教在现代发展中的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思考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6,(3):15-19
1.中国仿人机器人首次亮相能舞刀耍拳 中国仿人机器人在2005年9月18日举行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亮相,其可爱的造型和表演立即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两位名叫"汇童"的机器人在展览现场表演了问答对话、刀术、太极拳等动作."汇童"仿人机器人,身高1.6米,重63公斤,外形酷似美国影片<机器战警>中由真人扮演的机器人警察.  相似文献   

20.
"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和"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是国家863计划成果,由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完成.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于2001年注册成立,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山东省软件企业.公司拥有各类专业人才170余名,专业涵盖了计算机软硬件、机电一体化、电力电子、通讯、人工智能等各个学科,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科研开发队伍,获得了多项技术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各类科技成果,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省、部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