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玲 《科技信息》2007,(30):265-265
书籍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一本好书给人的启迪,往往使人终生受益。书籍是人类永远的财富,众多的书籍集结着古往今来人们的智慧,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因而,读书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普遍喜欢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乐趣     
王丽 《少儿科技》2014,(6):40-40
<正>我喜欢读书,读书能带给我乐趣,让我懂得许多道理。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我来说,书籍就是我的好伙伴。小时候,我喜欢看连环画。那个时候,我认识的字很少,只是喜欢看书里的图画,遇到爸爸妈妈有空的时候,也让他们将书里的故事读给我听,"王子遇到了美丽的公主","大森林里来了新朋友"……这些故事和配图,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3.
<正>图书,特别是纸本书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人都有读书、藏书的爱好。书籍到底能保存多久?我们的环境中隐藏着哪些影响图书寿命的因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书保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吧。  相似文献   

4.
耿序  陈树文 《科技资讯》2013,(6):233-233
读书的名言有很多,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现实是,书越来越多,可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本文从"图书馆现象"引发关于读书的思考,集合阅读《毛泽东传》,回顾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读书历程,点出读书对于现代青年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旨在鼓励现代青年人多读书,读好书,进而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读书三心     
《青年科学》2010,(9):33-3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几乎伴随人们一生的活动。至于如何读书,善读书者虽然都各有自己的方法,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这就是善读书者都是有心人,他们不仅有雄心,而且有慧心、有恒心,此可谓读书“三心”也。  相似文献   

6.
买丽娜 《科技信息》2009,(33):I0081-I0081,I0065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对干部的读书学习越来越重视,干部讲学习多读书已经渐成风气。国家总理温家宝也曾多次谈到:“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如果说一个人的读书习惯折射出的是他的精神追求,那么,众人的读书习惯反映出的则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作者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对宋人的读书之志、读书之勤、读书之乐、读书之法展开讨论,探究读书学习的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议藏书票     
藏书票是贴在书上的一种微型艺术品,即所谓"珍珠版画"、"纸的宝石".它既是书籍持有者的标记,也是书籍的美化装饰.一本刚买到的新书,贴上一枚精细绝美的小小藏书票,便会立即增光生辉,倍觉珍贵.因此,藏书票是读书、爱书、藏书的信物,它的普及及推广,有助于读书活动的开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改变:碎片化的阅读;短小的文章;一边用PAD看着电子图书,一边回复朋友的微信,还能偶尔抬头瞄一眼电视上的新闻…… 书籍曾经是传播和传承知识最主要的媒介.然而,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媒的出现,书籍的媒介作用在一点点缩减,尤其是无线网络的普及使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世界都成了书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 随着传播媒介的转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今,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急功近利的人越来越多,就连读书这种急不得的事情,也呈现出“快餐化”.在某些人看来,安稳地坐于案前,凝神静气地读一本书几乎是奢侈的事情.人们更愿意读减缩本的名著,更愿意读名人读书的札记,更愿意手机阅读、广告阅读、网络阅读.或者说人们更愿意“浅阅读”.  相似文献   

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以上这些都是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和诗句,我非常喜欢。我上一年级时,爸爸带我到图书馆办了一张借阅证。从那以后,我经常去图书馆借书,感受到了读书的无限快乐。  相似文献   

10.
以<越缦堂日记>为基本材料,通过李慈铭的读书生活史,可以考察一个清季知识分子在知识失范的时代,如何通过读书来进行文化实践,以冀重建知识的规范.在日常读书生活中,李慈铭对娱情性读书行为的克制、在读书行为上对儒学表象的追求,都反映了一种秩序化的要求:由书籍的秩序来改变社会的秩序,由精神构造来改变社会构造.  相似文献   

11.
郭鹏 《科技信息》2009,(31):J0094-J0094,J0090
多读书,读好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对于怎样读书人们了解不多。本文就读书学习的方法展开说明,读书学习的方法主要是阅读、勤动笔和培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读书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精神活动。人们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陶冶着情操。正因如此,人们如饥似渴的进行读书。然而,高校图书馆面对最集中、最广大的一种特殊的读者群体,导读工作也有其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读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汲取人类积累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认识能力。阅读成为人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有法,但无定法,阅读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王靖 《科技资讯》2014,12(19):203-203
近些年,国内语文课程的改革仍在不断进行,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但是在培养学生文学鉴赏水平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弊端,这些弊端的存在势必会对学生鉴赏产生不小的影响,比如,学生对读书兴趣不大,不知道读书的意义,也不知道怎么读书,对书籍的选择也产生一定的错误认知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去诱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的引导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本文主要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来进行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对知识的追求从未停止,图书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学生借阅书籍通常要花时间走到图书馆,而许多孤本,由于储存条件严格,不能被人借阅,上述种种,都阻碍了我们对知识的追求,阻止了人类的进步。因此,许多人选择了阅读电子书,但是图书馆内的图书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对图书网络化的资源共享是当下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将对图书的资源共享进行分析,并对现有的资源共享机制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书籍整体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书籍的书脊设计。当众多书籍插在书架之上,人们看到的只有书脊,人们找自己需要的书。也是要靠书脊的特征来辨别。书脊处在书籍的边缘部位,但它常常是书籍整体设计的重点,要在书脊设计上面下足功夫,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设计的语言,就能做出有创意的书籍设计。本文就是针对书脊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教师如饥似渴地读书,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是永葆教育青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形成教育功能的基础;教师主要应该读关于人的学问的书籍、学科专业的书籍、教育理论书籍、艺书籍等等;为了保证教师能读足够数量的书,必须给他们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要有自己的藏书。  相似文献   

18.
读书我从上小学开始,就喜爱翻阅各式各色的“闲书”。这大约与我的父亲、母亲当过中、小学教师有关。父母不但不禁止我看课外书,反而鼓励我、为我提供方便,让我涉猎方方面面的书籍。“开卷有益”,便是他们传授给我的信条,但也养成了“读书不求甚解”的思维定势。虽说是无事乱翻书,但对阅读课外书籍,在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从书籍多元化设计的角度,阐述了数字技术对书籍设计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书籍设计师在这一时代所承担的任务和使命.  相似文献   

20.
池田大作先生认为只有和平思想与和谐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教养”水平,唤醒人们捍卫世界和平的意识,加强国际、民族间交流与理解.让世界各国人民宽容多元、尊重差异,是实现“人与人之闻心怀宽大地共处”和平景象的关键。读书能培养人们遵循生命至上法则的和平思想,提高人们的教养水平,是实现“人性革命”的重要路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读书是培养人们和平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和谐教育形式之一。阅读培养人的高尚人性,从而理解对立、宽容多元、尊重差异,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