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来说,预应力孔道的偏差系数k和预应力筋孔壁的摩擦系数μ的实际值与设计值往往会有偏差,这对施工和施工控制都是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对预应力摩阻损失进行现场测试.结合桥梁工程现场摩阻试验对孔道摩阻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施工水平下,摩阻系数的实际值与设计值相比偏大,这一结论可供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黄酮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萃取得率的各因素强烈程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为:夹带剂浓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在流量为35kg/h,萃取时间为2h的条件下,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乙醇浓度为90%,萃取温度为55℃,此时,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破岩试验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进行破岩钻井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非常规油气藏钻采方法。依据石油钻完井的特点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特性,研制超临界二氧化碳钻完井试验系统,并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破岩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比高压水射流破岩具有显著优势;喷嘴直径、喷距、射流压力和岩石性能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与高压水射流破岩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井底环境温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破岩效果影响显著,在向超临界态转变的过程中,射流破岩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急剧增强,当温度超过临界值后,温度升高对射流破岩效果的改善趋缓。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橡胶树根表面与土体之间的摩阻效应,推导出树根抗拉拔力的公式,并估测橡胶树根表面与土体的摩擦系数为0. 172~0. 222,根据土体的固结压缩程度和根-土界面的摩阻力成正相关的线性关系,设计橡胶树根-土界面摩阻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根部直径和树根埋深与抗拉拔力呈线性关系,土体固结时间和抗拉拔力呈正相关对数函数关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固结载荷与抗拉拔力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设计环形摩擦片在变法向力和恒定法向力两种情况下的自旋摩阻实验, 验证经典自旋摩阻模型在接触区域法向接触力连续变化条件下的适用性, 研究局部摩擦性质的速度依赖性对自旋摩阻的影响, 建立基于Stribeck效应的自旋摩阻模型。该模型对精确分析包含相对转动的空间运动体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孙家枢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1996,(1)
本工作研制了一类新型复合纤维增强复合树脂无石棉摩阻材料.研制的复合树脂聚合物有高的热稳定性,研制的摩阻材料有高的摩擦稳定性和耐磨性,特别适合于制造高性能的轿车用制动器材片.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摩阻材料用酚醛树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冲击强度、红外光谱、热分析、刹车片试验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和亚麻油对酚醛树脂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稀土离子将酚羟基封锁减少了酚羟基对其邻位上亚甲基的影响,提高了树脂的耐热性,亚麻渍的烷基链起到内增韧的作用,改善了树脂的脆性。通过稀土和亚麻渍的双改性,合成出高性能摩阻材料用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管道摩阻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永辉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21(3):185-188
针对预应力摩阻损失设计参数的规范值一般小于实测值的情况,基于预应力管道摩阻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对某连续梁桥进行纵向预应力管道摩阻测试,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摩阻参数k的设计值与规范值相同,实验值偏大;μ的设计值偏小,需在计算模型中修正。实测预应力筋伸长量与设计理论值的误差小于6%,符合规范要求,验证了实验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梁桥施工监控中的应力分析和线形控制提供可靠的对比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低渗透煤层中煤层气的采收率,利用煤岩体典型的双重介质结构特征和超临界CO2具有表面张力为零、粘度低、扩散度和溶解能力强的特性,对超临界CO2注入低渗透煤层煤样的渗透性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临界状态下,煤样渗透率和渗透系数均随有效体积应力的增大呈负指数递减;渗透率随孔隙压力的增大呈指数变化规律,趋势受粘度和孔隙压力之间关系的影响;渗透系数随孔隙压力的增加呈正指数递增规律;渗透率和渗透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呈负指数降低规律。此外,在注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后,煤样的宏观和微观上均发现大量网状裂隙带和孔隙带,对提高低渗透煤层渗透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合物实验装置研究了低压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相变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碳体系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可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压力,而且随着四丁基溴化铵含量的增加,水合物的相变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过程包含水合物结晶成核和水合物生长过程,在水合物生长过程中,体系出现一个明显的温度升高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纯CO2及以水、乙醇、丙酮作夹带剂的CO2为溶剂对红辣椒进行超临界萃取,用循环法测定了辣红色素及辣素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水、乙醇、丙酮为夹带剂的萃取均使辣红色素、辣素溶解度比纯CO2萃取的增大,且选择性显著增强。夹带剂对辣素溶解度增大效应及选择性作用顺序为水、乙醇、丙酮,色素则反之。 相似文献
14.
高玉春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4):47-49
基于土体的固结排水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脱水的性能,结合两者的特性,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土体中脱水的规律。试验采用不同压力、温度条件下通过二氧化碳的处理,对比试验前后土体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变化,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土体中的脱水规律。试验结果显示:二氧化碳在超临界状态处理后的高岭土含水率由30.9%下降到14.17%,其中结合水由20.06%下降到8.46%。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在超临界状态下比非超临界下的脱水效果更好,特别是结合水的去除效果更好,也就是加速了土体的固结排水。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对于结合水的良好脱水效果,也可用于膨润土这样的高结合水含量的土体。 相似文献
15.
张霞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3):12-14
基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方面的考虑 ,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作为有机化学反应和萃取天然产物替代溶剂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 ,若超临界二氧化碳既作为反应溶剂又作为反应底物参反应与则其优势就更加明显 ,本文就这三个方面作了一些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介质进行氟乙烯单体的聚合.结果表明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氟乙烯单体的聚合反应更平稳,所得聚合物规整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压强和不同组分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加共溶剂体系的内能以及径向分布函数和自扩散系数等相关性质进行了模拟.模拟得到体系存在密度涨落现象,但此现象在高压下不明显,指出了体系以共溶剂聚集为主,并从径向分布函数和配位数方面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解释了,共溶剂分子的自扩散系数偏小现象正是由于聚集体的出现抑制了单个共溶剂分子的扩散.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益智中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用超临界二氧化碳 (SCCO2 )从益智中萃取挥发油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萃取压力 15MPa ,萃取温度 4 0~ 4 5℃ ,萃取时间为 2~ 2 .5h时萃取率可达 3.2 2 % .与水蒸汽蒸馏法相比 ,SCCO2 萃取速度快 ,得率高 . 相似文献
19.
以超临界CO2为稀释剂的胆红素重结晶提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二甲基亚矾(DMSO)为溶剂,以超临界CO2为稀释膨胀剂,重结晶提纯胆红素。考察了DMS0膨胀度对胆红素溶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胆红素的DMSO溶液经超临界CO稀释膨胀至3倍后,DMSO对胆红素的溶解能力显著下降。用不同的温度、压力、溶液加入量等备件,能有效地控制DMSO的稀释膨胀程度,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的过饱和度;使胆红素析出,分离母液后,获得长度<1um,直径<0.5um和颗粒较均匀的胆红素纯度太于90%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辣椒红色素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姜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1):80-82
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纯辣椒红色素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工艺流程通过改变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流速等参数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辣椒红色素的色价达150以上,且杂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