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研究青龙铀矿田铀矿物特征,通过岩矿测试、放射性照相、X射线粉晶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矿田中铀矿石的铀存在形式、结构构造、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铀以吸附、单矿物、铀酰络合物形式存在,形态有超显微粒状、显微粒状、似细脉状三种。沥青铀矿富集Th、TREE等,而其他化学成分如H_2O、SiO_2、Pb等的含量,因不同矿床而差异明显。铀矿石中沥青铀矿为主要铀矿物,其成分单一,铀含量均较高,但433矿床和434矿床中沥青铀矿Pb含量相差很大,反映了该矿田存在多物源、多成矿作用。本研究成果为铀矿选冶及铀成矿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华阳川矿床地处华北板块南缘小秦岭地区的西段,是一个以铀、铌、铅为主,并伴生有稀土元素及银、铋、镉等贵金属元素的超大型综合矿床。矿石中铀矿物主要为铌钛铀矿,次为晶质铀矿;铌矿物主要为铌钛铀矿,次为含铀褐钇铌矿;铅矿物主要为方铅矿,少量氧化为白铅矿、铅矾、铅丹;钍矿物主要为钍石,次为钍铀矿;稀土矿物主要为独居石和褐帘石,次为含铀褐钇铌矿和氟碳铈镧矿。铌钛铀矿主要以粒状、不规则团块状、细脉状分布于矿物颗粒之间,与方解石、钾长石、霓辉石、天青石等矿物密切共存;方铅矿主要与黄铁矿、黄铜矿、石英、方解石等共伴生;铀铌矿化与铅矿化分别属于伟晶岩、早期碳酸岩成矿作用和晚期碳酸岩及硫化物热液成矿作用。不同矿石样品中铀、铌矿物化学成分的差异可能代表了铀、铌成矿过程中成矿环境的变化、动荡或存在多次的铀成矿作用;铀、铌矿物部分或普遍含稀土元素,铀铌矿物和稀土矿物形成阶段的一致性说明了在伟晶岩和早期碳酸岩阶段铀、铌成矿过程中也伴随了稀土成矿。  相似文献   

3.
铀矿石特征和铀存在形式有助于查查香卡铀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的研究。查查香卡铀矿石地质特征分析和显微研究表明铀矿石主要为糜棱岩化斜长角闪岩、碎裂岩、角砾岩及正长花岗岩,矿石经历了韧性和脆性变形,铀矿物与长英质脉体关系密切,呈脉状分布。矿石放射性径迹、化学分析显示,矿石中铀矿物主要以铌钛铀矿为主,其次为晶质铀矿、铀钍矿及钍铀矿物,矿石U含量与Th、Nb、Ce、La和稀土总量呈正相关性,其中Nb、Ce、La、Th含量可达工业品位。综合分析,查查香卡铀矿床至少发育两期铀矿化,前期为独立铀矿化期或者铀钍矿化期,后期为铀、钍稀土综合矿化期。  相似文献   

4.
α径迹蚀刻法应用于铀矿研究,可简便有效地研究岩石、矿石中铀的分布状况、存在形式等,寻找岩石和矿石中颗粒细小的铀矿物,研究与铀矿化相关的蚀变作用等。以通辽地区砂岩型铀矿为例,利用α径迹蚀刻法对矿石中铀的分布形式,铀的富集规律进行研究,根据矿石的α径迹特点得出铀以分散吸附状态和铀矿物两种形式存在,后者通常与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相伴随。  相似文献   

5.
王琦 《甘肃科技》2006,22(6):85-89
拾金坡金矿以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化为特征,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有用元素有Au、Ag、Pb、Zn,As、Sb、Hg等有害杂质含量较低。矿石常具晶粒结构、压碎结构、交代结构。浸染状、角砾状、细脉网脉状等构造。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次为银金矿,其成色偏低;金矿物形态以角粒状居多,以中-细粒者常见;嵌布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其次为裂隙金和包体金。金与黄铁矿等硫化物密切伴生,矿床属中深成中温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6.
柴家庄金矿主要的矿石类型为石英黄铁矿,矿石结构以粒状晶结构、碎裂结构和包含结构为主,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金矿物包括自然金和银金矿,具裂隙金、包裹金和粒间金的嵌布形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和石英等。自然金以不规则的微粒金为主,由于细小不易磨矿解离。  相似文献   

7.
沽源460矿床为典型的火山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复杂。系统采集了460矿床的钻孔岩芯样品,通过岩矿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及径迹蚀刻,分析研究其矿化蚀变类型及特征、矿石矿物组合及铀矿物存在形式的研究。查明了460矿床的矿化蚀变类型主要为:伊利石化、硅化、萤石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胶硫钼矿化;铀的存在形式为:以独立的铀矿物形式存在于沥青铀矿和铀石中;以类质同相的形式存在于胶硫钼矿中;以吸附状态存在于基质、裂隙及铀钼矿物的边缘。上述研究成果为460矿床铀钼资源的进一步的开采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白银厂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银厂铜矿床位于北祁连加里东地槽东部火山岩系内,区内火山岩发育。矿床受区域构造控制,矿体呈扁豆状、透镜状、似层状、脉状等,产状与地层大体一致。矿石构造以块状、浸染状和脉状为主,结构以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和交代结构为主。近矿围岩蚀变以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为主;远矿围岩蚀变以铁白云岩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其次是闪锌矿、方铅矿以及少量磁铁矿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芦子园铅锌铁多金属矿床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和典型矿石组构特征的显微鉴定,总结该矿床典型矿石组构特征.主要矿石构造包括: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构造等;主要矿石结构包括:结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填隙结构、压碎角砾状结构、揉皱结构、放射状结构等.根据这些矿石组构特征及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组合、类型及自形程度和矿物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特征分析,矿区大致可划分为三期:沉积成岩期(初始矿源层形成期)、热液改造成矿期、表生期.初步认为芦子园铅锌铁多金属矿为早期沉积、后期热液改造的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矿石矿物为重晶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粘土矿物和石英等。矿石以镶嵌粒状变晶结构,块状和纹层状构造为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由含矿热卤水提供,属热水化学沉积型矿床。文章还提出了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储广山花岗岩体受郯庐断裂系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控制,区内塘湾断裂及一系列北西向断裂带发育,构成有利的成矿构造结,其中发现多个大型、超大型的铀矿田和铀矿床,其铀矿化受多因素控制,以构造、围岩和岩浆-热液活动为主,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独特的展布规律,通过对该矿床的岩石、构造、矿体和围岩蚀变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围岩蚀变与铀矿成矿的关系,为同类地区的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蒙其古尔铀矿床是伊犁盆地南缘铀资源量最大的砂岩型铀矿床,关于该矿床的成因机理,也一直是铀矿地质学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该矿床含矿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黏土矿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黄铁矿硫同位素的分析测试,认为在铀成矿过程中有还原物质的参与,而且该还原物质与生物作用有一定关系。生物作用参与成矿可能是蒙其古尔铀矿床矿体品位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某淋积铀矿床中铀石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铀石是一种迄今研究程度很低的重要工业铀矿物.本文报过在国内首次采用透射电镜发现某淋积型铀矿床中超显微状轴石是较完整四方双锥短柱状晶体,同时测定其主元素成分.根据该矿床的矿物学、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资料,确定该矿床中铀石生成的主要条件为:常温、常压;pH=6.1~6.7;Eh=-0.37~-0.42V;。与沥青铀矿的生成条件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The nuclear industry of Brazil—INB (Indústrias Nu-cleares do Brasil), a mixed economy Brazilian com-pany connected with the Comiss?o Nacional de Ener-gia Nuclear (CNEN)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ctiv…  相似文献   

15.
对相山铀矿田山南矿区围岩、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矿区基底片岩∑REE平均值与火山岩系岩石∑REE平均值大致相当,自围岩、普通矿石到富矿石,∑REE不断增高。围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火山岩系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彼此平行一致,火山岩系具同源性,是同一岩浆房脉动事件的产物。火山岩系围岩及矿石Eu亏损明显,结合稀土组分比值特征及岩、矿石轻、中、重稀土三角图解和LREE/HREE-(Eu/∑REE)×100图解特征,表明火山岩浆在通向地表途中受到高度分馏结晶作用,U及REE富集于岩浆期后热液,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矿区火山岩系成岩事件与铀成矿事件均是受制于火山岩浆活动的地质事件。成矿流体富含F,Cl,CO2等挥发分,在还原环境下成矿物质卸载,成矿温度可能不大于250℃,富矿石成因更为复杂,可能经历了多期次成矿叠加。  相似文献   

16.
相山矿田斑岩型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山矿田北部多数铀矿床在时空和成因上与超浅成侵入相的花岗斑岩密切相关,可归属为斑岩型铀矿床.以横涧—岗上英、沙洲矿床为例,通过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铀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机制.研究表明,相山矿田火山岩系具同源性,是陆壳物质熔融的产物,火山岩浆在通向地表途中受到高度分馏的结晶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粤东地区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矿体产状、含矿主岩、铀矿层内部结构、矿石的矿物成分、铀的存在形式、铀的分布状态及含矿主岩化学组分与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铀矿化特征,结合盆地演化、沉积相与成矿作用研究,提出了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三阶段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产铀花岗岩岩体多为二云母花岗岩,其中黑云母遭受白云母化,进而改变晶体结构和铀的赋存状态,产生铀的活化溶解。大量实验结果表明,黑云母转变为白云母易发生于含钾、铝的氯化物酸性溶液中,形成温度多在350~500℃,压力(PH2O)20~100MPa。实验结果证实,酸性初始溶液对形成造岩矿物的白云母化和伊利石化更有利,并往往稳定于pH=3~4的范围,白云母化时转入溶液的铀含量最高可达30%。黑云母的绿泥石化易发生于400℃,50MPa含镁、钠,pH=6~8的弱碱溶液中。黑云母转变为绿泥石比其转变为白云母时释放出的铀要少得多,一般低于检测限。实验结果还表明,晶质铀矿在黑云母的白云母化条件下转入溶液的铀为104~130μg/L,比晶质铀矿在黑云母绿泥石化条件下转入溶液的铀(12.2μg/L)高近一个数量级。这种"矿前期蚀变"在"退色蚀变"过程中铀的丢失现象对于找矿具有普遍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诱发裂变径迹结合铀浸取分析资料,对城山岩体及围岩的铀赋存状态和配分进行了研究。岩石中的铀按照浸出难易程度可把其分为固定铀和活动铀两大类。岩体中的原生铀主要是铀的简单氧化物和类质同象置换或晶格吸附铀二种,以那种存在形式为主取决于全岩铀含量的高低和付矿物含量的多少。岩体和围岩的铀富集均与铁质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一些次生氧化物吸附了较多的铀,系原生铀的活化迁移所致。各种围岩(沉积岩)向着接触带,随着其基质的粒度增大,含铀的点状放射源的数目减小,但放射源变得更强。紧靠接触带的固岩,由于受岩浆期后热液的影响,铀含量明显增高。岩体由中心向着接触带铀的浸取率变大。岩体不同侵入阶段从早到晚活动铀的含量增加,铀赋存状态的变化趋势是固定铀→分散的活动铀→集中的活动铀。只有铀含量和浸取率都高的岩石才能提供较多量的活动铀,从第三侵入阶段岩石中淋滤出足够的铀形成矿床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铀源主要来自岩浆分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某地区若干火山岩铀矿床包裹体资料,采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计算出610矿田、570矿床、670矿床成矿热液中铀运移形式,认为该区火山岩铀矿床成矿热液中铀主要以[UO2(CO3)34-]、[UO2(CO3)22-]、[UO2F3-]形式运移,并分析其铀沉淀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