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香芹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中,特别是牙膏,硬糖,口香糖和各种饮料中,因此(-)-香芹酮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的合成方法有多种,但都具有一定的不足.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改进了(-)-香芹酮的合成法.通过对反应步骤、反应液的pH值,溶剂的优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率.改进后的方法工艺简单、产率较高,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三氟甲磺酸催化香芹酮异构化反应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三氟甲磺酸作催化剂,对香芹酮异构化反应进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异构化产物香芹酚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氟甲磺酸在异构化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0 mo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0.75 h,香芹酮转化率约为99%.为进一步绿色环保化催化异构化香芹酮提供了基础的数据.产物经核磁共振和气相色谱进行分析与表征.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香芹类香料,以香芹酮为原料,采用锌-醇还原、硼氢化钠还原、乙酸酐酯化等方法合成了二氢香芹酮、二氢香芹醇、乙酸二氢香芹酯。重点研究了锌粉在不同溶剂中的还原效果。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利用核磁共振、质谱做了确证,该合成路线操作简便,收率高(高于80%),成本低,对工业化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留兰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对留兰香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 ,共鉴定出了 6 6种组分 .其中主要组分为 :香芹酮、柠檬烯、二氢香芹酮、桉油素、β -蒎烯、香芹乙酸酯、α -蒎烯、反 -石竹烯、顺式香芹酮、β -水芹烯、香芹醇、β -波旁烯、α -萜品醇等。其中香芹酮的含量最高 ,占挥发油总量的 5 9.5 8% ,柠檬烯含量为 13.31% ,二氢香芹酮含量为 8.85 %。三种成分占总挥发成分的 81.74 %。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95 .4 8%。  相似文献   

5.
利用工业双戊烯合成香芹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内外合成香芹酮的主要原料苧烯均来自桔油,而我们利用精馏的工业双戊烯为原料,通过一步氧化法和三步合成法分别制备了香芹酮。对一步氧化法中,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佳反应时间进行了探索;对三步合成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对松节油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α-蒎烯与三氧化二氮的反应条件,以期提高主要产物——α-蒎烯亚氮氧化物(Ⅰ)——的产率。实验结果表明,可将反应温度自-12℃提高到30℃,但是由于(Ⅰ)不很稳定的原故,因而更高的温度是不利的。既可用氮气也可用压缩空气作为载气。影响(Ⅰ)的产率的主要因素是三氧化二氮的发生速度及浓度(与硝酸的滴加速度,载气的流速,发生器中的反应温度有关),适当熔剂的选择(以乙醚为最佳)以及全部装置,溶剂及三氧化二氮的干燥度。考虑到这些因素后,就可将(Ⅰ)的产率由原来的5—10%增高到47.8%。对于反应后所得的乙醚滤液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分离出一种针状结晶,熔点119—20℃,其结构须待测定。也研究了(Ⅰ)的转变为香芹酮的条件。初步结果表明,(Ⅰ)的二氯甲烷熔液于室温及漫射光下放置6—8天后可自动分解为香芹酮,产率达57.9%。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研究石香薷精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研究了石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经鉴定,百里香酚(50%)和香荆芥酚(22%)为基主要成分。从石香薷精油中首次分离鉴定出肉桂酸异西酯、d-香芹酮等27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利用山苍子油制备α—紫罗兰酮和β-紫罗兰酮,采取分组对比设计进行了条件优化试验,得到合适的反应条件。用氢氧化钠作缩合剂,合成3h,假紫罗兰酮产率达到87%,在环化反应中直接以未经真空分馏的假紫罗兰酮粗品为原料,在常压和0—5℃在60%的硫酸中,反应0.5h,α—紫罗兰酮产率可达67%,β—紫罗兰酮达到70%。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兰香草挥发油,得油率为0.39%~0.52%.其相对密度(20℃)0.988 0~0.9900,折射率(20℃)1.460 8,比旋光度+0.51°,酸值1.5.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色-质联机等对该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成分分析.在分出的112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7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6%.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紫苏醇、香芹酮、荠宁烯、4-甲基-6-庚烯-3-酮、葎草烯、马鞭草烯酮、左旋松香芹酮、2-壬烯-4-炔等.  相似文献   

10.
在乙酸酐和少量硫酸存在下,丙二酸与具光学活性脂环酮反应缩合成Meldrum酸的类似物.除(-)-薄荷酮生成相应产物产率可达32%外,(R)-(十)-樟脑、(S)-(-)-樟脑和(R)-葑酮的反应产率仅有1~2%.(R)-诺蒎酮在这反应条件下发生重排反应,生成丙二酸(4’-亚异两基)亚环己酯,产率为33%.  相似文献   

11.
双十二醇磺酰亚胺盐合成与表面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双氯磺酰亚胺 (BCSA)与十二醇作用合成了双十二醇磺酰亚胺 (BDSA) .在BCSA与十二醇的摩尔比为 1∶2 ,反应温度 5 0~ 6 0℃ ,反应时间 2h条件下 ,对BCSA的摩尔收率m达 88.6 % .用NaOH ,KOH和NH3中和BDSA制得BDSA的三种盐 ,三种盐对BDSA的摩尔收率均达 96 % ,用IR ,1HNMR对BDSA及其盐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用电导率法、表面张力法测得三种盐的临界胶束浓度cCMC值均达 1× 10 4 mol/L .结果表明BDSA盐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  相似文献   

12.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异丙醇为溶剂、N-乙烯基己内酰胺(NVCL)为单体合成了温敏性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PNVCL),考察了合成条件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VCL质量为6g,异丙醇体积为30mL,AIBN质量为0.04g,反应时间为14h,温度为65℃的条件下,PNVCL产率达到91.8%。用Vis,FT—IR,NMR对产品进行了温敏性测试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PNVCL的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在38℃左右,且随浓度增加和无机盐的加入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7种新二甲基取代苯基锍盐的合成,以取代苯硫酸或苯硫醚为原料,NgBF4-CH3I为烷基化试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室温实现S-甲基化反应.用1HNMR技术定量产物的收率,结果表明,反应均可定量完成,产率在98-100%之间.详细研究了合成产物的1HNMK和13CNMR谱,研究揭示,合成产物符合设计结构;给出了新取代基-S(CH3)2对苯环氢的1HNMR化学位移及对苯环碳的13CNMR化学位移影响常数,解释了其1HNMR谱及13CNMR谱吸收峰的归属.  相似文献   

14.
缩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前人对缩酮反应的研究很多,所采用的催化剂大多数是质子酸。2,2-二甲基-4-羟甲基-1,3-二氧戊环是链状酮缩合的代表物,其制备方法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Fischer对该化合物的合成做了多次的改进。本文使用铁盐及负载催化剂,对该化合物的制备反应进行了研究,不仅提高了产率,而且简化了实验操作。将其用于环状酮缩合代表物——螺环-1,4-二氧癸烷的制备,也取得了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5.
磷钨酸盐催化果糖水解制备5-羟甲基糠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钨酸盐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对果糖水解过程的影响,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5-羟甲基糠醛(5-HMF)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60℃时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以CePW12O40为催化剂,反应8h,5-HMF的收率最高为99.2%;该催化剂循环使用6次,仍能保持较高活性,5-HMF的收率仍能保持90.5%。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加热可明显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碱/碱土金属(AAEM)浸渍预处理对酸洗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本文选用稻壳、橡木和秸秆3种生物质为原样,对酸洗及酸洗后5种金属硝酸盐(KNO3,Ca(NO3)2,Mg(NO3)2,Fe(NO3)3,Ni(NO3)2)溶液浸渍样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酸洗使得生物质中金属含量降低,而浸渍预处理使生物质中金属含量增加;经酸洗后生物质的TG和DTG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最大热解速率明显增加,焦炭产量下降;AAEM盐浸渍预处理可以促进生物质的热解过程,使生物质的TG和DTG曲线向低温移动;Fe、K、Ni盐的反应活性稍高于Ca、Mg盐。从动力学方面看,Coats-Redfern法对150~340℃范围内生物质热解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反应级数为一级,金属的添加使生物质热解所需活化能降低,对热解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手性醇衍生的γ-重氮苯乙酸酯与N(-苯乙烯基)-吗啉在铜盐催化下的反应,能够以高度的化学产率制备手性的4-氧代-2,4-二苯基-丁酸酯,产物中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比例达到2∶1.  相似文献   

18.
手性醇衍生的α-重氮苯乙酸酯与N-(苯乙烯基)-吗啉在铜盐催化下的反应,能够以高度的化学产率制备手性的4-氧代-2,4-二苯基-丁酸酯,产物中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比例达到2:1.  相似文献   

19.
主要论述重氮-β萘乙酸甲酯与N-(对溴苯乙烯基)-吗啉在铜盐催化下的反应,能够以较高的化学产率制备4-氧代-4-(4-溴苯基-)2-(2-萘)-丁酸甲酯.详细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溶剂对这一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六氟乙酰丙酮铜[Cu(hfacac2)]得到最好的化学收率,比较意外地发现所有被测试的溶剂都能以高产率得到产物4-氧代-4-(4-溴苯基-)2-(2-萘-)丁酸甲酯。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一种用简单氧化剂将哌啶衍生物氧化为相应吡啶盐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等优点,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