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东莞文化新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贪大求全、盲目攀比,文化新城建设的关键是做到文化理念新、民众观念新、政策制度新、文化队伍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东莞在打造“文化新城”上力度很大,“三城一都”(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及音乐剧之都)硬件建设成效明显.那么,东莞“文化新城”建设能否在建设模式上打造其“先行一步”的示范效应?这种预期是完全可能的,而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在文化设施、文化体制等模式创新的同时,探索一种基于自身历史文化积淀、符合东莞未来发展需要的文化软实力建构模式,在全方位的文化建设中培育东莞人的现代价值观念体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个性化文化氛围,以培育东莞人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种韵味,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文化新城的建设不只是它的物质形态,而是一项涉及到点与面、物质与精神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
以杭州市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CBD)正式开放为契机,在研究钱江新城规划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新城定位,引进国际上公共管理的新理念,从城市空间秩序、新城特色、城市经营及建设时序四个方面,对杭州钱江新城的开发建设进行回顾反思,以期为钱江新城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为同类城市的新CBD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新城建设成为城市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以往的新城建设往往以经济发展为优先的指导原则,生态缺失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新城建设结合起来,对于指导我国未来的新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间规划是城市各项职能合理组合,新城建设的目的决定了新城的主要职能,因此它的规划就偏重于城市空间规划中的一种。本文中通过四新地区新城规划来研究我国进行新城建设的特点,分析建设特定功能新城区的影响因素和实现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崆峒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困局的基础上,提出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融合发展的主要策略为建设崆峒文化新城、打造崆峒派武术品牌、策划实施差异化体验项目、构建跨区域旅游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有效总结历史城市建设经验,推动西安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方法历史文献分析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结果西汉渭北五陵的卫星城作用发挥的基础是复通、阁道、渭河三桥。结论西汉时期的渭北五陵是拱卫长安的卫星城,主要功能是护卫京师和安定社会,但其在防御外族入侵、振兴传统农业经济和地区商业贸易、传播区域文化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现代秦汉新城的建设规划在借鉴西汉五陵原的基础上,应该践行"整合优势、文化强区"的理念,一方面努力将秦汉新城打造成国家级示范区,另一方面亟待完善城际交通设施,并充分发挥其文化特色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我国的城市规模呈现不断扩张的状态。新城新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总体来看,我国新城新区在设立、规划、建设、管理都存在欠缺。通过对新城新区概念的数量,总结其发展历程,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国家级的新区、自由贸易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20大类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新城新区已经取得的成就,也梳理了新城新区在设立、规划、建设、管理都在相应的问题。在新时期,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标准已经树立,为我国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总结了新城规划建设的特征趋势,期望研究成果可以对我国新城新区的规划建设做出指导,同时为广大的规划同行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从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传出消息,为加快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山西省拨付资金46亿元,专项用于山西科技创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据介绍,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是推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落实转型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山西省打造经济升级版,变资源依赖为创新驱动的重大战略。科技创新城地处太原与晋中市榆次区之间,集聚了山西高校教育园区、榆次工业园、太原经济开发区、汾东商  相似文献   

11.
谢斌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1-16
发挥好禅文化载体的作用在韶关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禅文化是佛教的心法,传到中国后在六祖慧能的弘扬下与中国文化高度结合,生发出禅宗"一花五叶""五家七宗",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六祖慧能在韶关弘法37年,演绎出佛教的圣典《六祖坛经》。韶关还有众多的佛教重要寺庙、遗址和文物,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对此,韶关应加大认可、宣传力度,发挥好原有载体、潜在载体和新建载体的作用,把韶关市建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文化是城市人的精神依靠,没有文化的城市其地位和吸引力也受到制约,新兴的城市都在试图创造自己的文化。通过公共艺术来反映城市的文化,使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言,公共艺术在这方面的积能是不可替代。但是珠三角的城市必须警惕并制止那种粗制滥造的城市公共艺术,根据当代的艺术理念,在城市公共艺术与文化建设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城市文化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文化是城市风格与个性、城市形象与实力的统一,也是城市实力和吸引力的体现。城市要提高竞争力,必须重视城市文化建设,使其既要与城市实际状况相协调,又要与城市发展需要相协调。应根据城市的特殊性,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独有的城市文化。因此,石家庄城市文化定位以"土"为特色、以"庄"为境界、以"民"为根本、以"新"为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初,施蜇存主编的《现代》开创了我国真正现代意义上都市文学的先河,体现出新型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市民文化精神,它以日常生活审美趣味消解宏大叙事,面向市民大众,现代都市首次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现代都市文化正是在肯定日常生活的世俗性和不可减缩中获得了它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为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策略,城市文化在这个背景中呈现出了专门化、区别化和多元化等新特点。中国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城市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融合以及城市形象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既要顺应新趋势,又不能脱离国情社情,必须沿着具有本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道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公园更新实践中,其功能的提升与保存历史文化信息、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操作是一个技术难题。笔者基于分层思想,分析了当前城市公园更新模式对公园历史文化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机制,探讨了通过设置基底层、保护层和拓展层对城市公园各历史分层进行统筹规划的策略,形成了一种以分层思想为指导的城市公园有机更新模式:将城市公园各历史分层具有历史文化、生态及使用功能价值的部分视为一个连续开放的整体,划入基底层、保护层; 以拓展层提升城市公园的整体功能,使之适应新的发展。最后,以黄兴公园的改造设计方案说明这种模式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道兴 《河南科学》2014,(6):925-929
长期以来,把城市作为经济载体的思路主导城市发展,形成了"经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导致城市出现种种弊端和"城市病".实际上,城镇化应当以人为核心,城市首先是人居中心,应当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为"人文城市".而实现城市发展从"经济城市"向"人文城市"的转型升级,才是"新型城镇化"的点睛之笔.面对城镇化加快和城市规模急剧扩大的新形势,河南省应当深刻把握人文城市建设的内涵、途径和举措,努力把河南城市打造成为历史文化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全面提高城市文化艺术品位,为建设美丽河南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