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交设计法在白三叶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白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愈伤组织生长和细胞悬浮培养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实验结果表明,白三叶叶片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B+0.5mg/L 2,4-D+0.2mg/L NAA+1mg/L BA+2mg/L甘氨酸+100mg/L肌醇+3%蔗糖+0.7%琼脂;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的配方为MB+4mg/L 2,4-D+0.2mg/L NAA+0.5mg/L BA+2mg/  相似文献   

2.
采用枸杞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建立细胞系,诱导植株再生,结果在含不同激素的4种培养基上都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在1.7% ̄16.9%,愈伤组织在MS+2,4-D0.5mg/L的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大量单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获得含有大量胚状体的愈伤组织块,收集悬浮培养物转移到MS+6BA0.2mg/L的固体培养基上,胚状体能够萌发形成大量绿色小芽,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0.2mg/L)中,20d后得到  相似文献   

3.
茴香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茴香(FoeniculumvulgareL.)幼苗茎切段在MS附近2,4-D1mg/L、6-BA0.5mg/L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经4~5次继代后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转至MS+NAA1mg/L+2,4-D0.5mg/L+6-BA0.25mg/L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形成胚性细胞悬浮系。悬浮细胞在含有1.5%纤维素酶、1%果胶酶、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中酶解得到大量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用修改的KM8P培养基中做液体浅层培养。2天后细胞发生一裂,两个月后形成0.5~1mm大小的小愈伤组织,转入含琼脂糖的固体培养基中3周后形成2~3mm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4.
雪兔子叶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雪兔子无菌苗的幼叶为外植体,接种到MS补加NAA(1.0-2.0)mg/L、6-BA(0.1-1.0)mg/L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其中以MS+NAA2.0mg/L+6-BA0.5mg/L的诱导效果最好,经6周培养即可形成大量的黄绿色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经2-3次继代培养后,将生长发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MS附加6-BA(0.5-2.0)mg/L、IAA(0.05-0.1)mg/L、N  相似文献   

5.
荞麦组织培养中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荞麦无菌苗的幼茎和幼叶作外植体分别接种在MS补加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实验结果表明,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组合为2.4-D4.0mg/L+KT0.2mg/L,适宜愈伤组织生长的激素组合为2.4-D1.0mg/L+KT1.0mg/L。诱导芽的较适宜的组合为6-BA3.0mg/L+IAA0.1mg/L,不定芽接种到含MS+IBA2.0mg/L+KT0.1mg/L的MS培养基上就能生  相似文献   

6.
以华黄芪叶片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和比例的2,4-D与6-BA的MS培养基上,探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华黄芪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芽分化的效应,并在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初步对愈伤指数与愈伤组织生长量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MS+2,4-D0.5mg/L+6-BA0.3mg/L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且形成愈伤组织时间最短;在MS+2,4-D0mg/L+6-BA0.3mg/L培养基上,芽的分化率最高;愈伤指数与“称重法”测定愈伤组织生长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杜衡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杜衡叶柄为外植体,通过两次灭菌后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BA3mg/L的培养基上产生大量愈伤组织,并且生长速度快,将其称到MS+BA2mg/L+NAA0.5mg/L的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不定芽或丛生芽。芽长大后,在MS+NAA0.2mg/L培养基上生根并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8.
骆驼刺高效离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络驼刺(Alhagi pseudalhagi Desv)不同外植体来源、不同培养基及激素配比的比较,建立骆驼刺培养高效再生植株实验体系。表明骆驼刺下胚轴切段在含1.5 ̄2.0mg/L2,4-D和0.5 ̄1.0mg/L 6-BA的MS培养基中100%诱导愈伤组织,在含1.5mg/L 6-BA和1.0mg/L NAA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分化成苗,转至含2.0mg/L IBA和0.2mg/L NAA的MS培养基上成根得到完整再生植株,组织学观察表明植株再生主要为器官发生途径,染色体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9.
水母雪莲愈伤组织的多态性及其再分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sa Maxim.)的幼叶外植体,接种MS补加0.2~0.4mg/LNA、0.2~4。0mg/L 6-BA的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培养3周,即形成大量的原始愈伤组织,其中以MS+2。0mg/L NAA+0.2mg/L 6-BA培养基上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0%。水母雪莲原始愈伤组织呈多态性,经继代培养可分离出白色水状、淡黄绿色致密的各紫红色疏松的3种愈伤  相似文献   

10.
荔枝(Litchi chinensis)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荔枝无菌苗作为外植体,在添加了AgNO3呈蜂王浆的含1mg/L6-BA和1mg2,4-D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在同样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得到了的2细胞系,这种细胞在含1mg/L-6-BA+2mg/L,2,4-D的MS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培养周期25d,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NaCl在悬浮2中有良好的防褐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山东两种车轴草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结果显示: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染色体数目2n=32,核型公式K(2n)=4x=32=32m,相对长度组成2n=32-12M, 20M1,核型为“1A”类型;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 L.)染色体数目2n=16,核型公式K(2n)-2x=16=16m,相对长度组成2n=16-2L 4M2 10M1,核型为“1A”类型。讨论了染色体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NaCl胁迫对三叶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对从澳大利亚引进的3种三叶草(大花三叶草Trifolium michelianum,草莓三叶草Trifolium fragiferum和波斯三叶草Trifolium resupinatum)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等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综合萌发率、芽长、根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种子膜透性等指标,草莓三叶草(Trifolium fragiferum?)表现出较其他2种三叶草更好的耐盐性,具有可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质量分数为40%的红车轴黄酮提取物及其含有的4种主要异黄酮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6)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质量分数为40%的红车轴黄酮提取物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有效抑制MMP-16的活性, 刺芒柄素抑制MMP-16的活性效果较弱而且不是剂量依赖方式, 而鹰嘴豆芽素、 大豆甙元和染料木黄酮不能抑制MMP-16的活性. 红车轴黄酮提取物通过色谱纯化, 得到33种纯化馏分, 其中13号馏分与25号馏分能抑制MM P-16的活性, 并且13号馏分的抑制作用是剂量依赖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病原菌对野外白车轴草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病株与对照株相比,植株矮小,单株鲜重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叶片发黄,叶片色素含量下降.同时,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导率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上升;且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的86.15%和86.2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却明显上升,为对照的1.41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三叶草为样本,研究其含根量分别为0.0 g/60 cm3、0.1 g/60 cm3、0.3 g/60 cm3、0.5 g/60 cm3、0.7 g/60 cm3和1.0 g/60 cm3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切强度,试验中对三叶草根-土复合体进行了法向应力分别为100 kPa、200 kPa、300 kPa及400 kPa下的抗剪强度。结果表明:三叶草根系增加了土体的抗剪强度;根—土复合体在同一含根量下,其抗剪强度均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法向应力下,随着含根量的增大,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均在含根量为0.5 g/60 cm3时出现最大值。三叶草含根量为0.5-0.7 g/60 cm3时护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湖北高山草地白三叶种群的能量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长季白三叶各构件热值及能量呈周期性波动,构件热值的大小顺序为:花序>葡匐茎>叶片>根部,分别为21.1,20.5,20.0,19.0kJ/g。叶片第一个热值峰值期处于5月末至6月末,第二个峰值期处于8月末至11月初。除了花序能量较低外,白三叶其余各构件能量年平均值差异并不明显,叶片、葡匐茎及根部能量的最大值分别为2423.6,1926.1,1710.1kJ/m^2;季节平均值分别为1383.5,1424.6,1386.1kJ/m^2。白三叶构件能量及热值与生长日长短、降雨及气温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用PEG-6000(聚乙二醇6000)进行渗透胁迫模拟干旱处理,研究了Ca^2 对渗透胁迫下白花苜蓿叶片活性氧伤害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a^2 能增强渗透胁迫下白花苜蓿叶片的保水能力,提高叶片中Pro的含量.缓解叶绿素的降解速度;渗透胁迫下,Ca^2 能保持白花苜蓿叶片细胞膜透性的稳定.减少O^-2和MDA的积累;维持较强的SOD活性和较高的AsA含量.提高渗透胁迫下白花苜蓿叶片清除活性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生药学研究,为车轴草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方法对两种车轴草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根、茎、叶横切面组织构造、粉末、理化特征等进行了鉴定研究。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在植物形态、性状特征、组织结构和所含化学成分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作为车轴草生药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