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田野里,有一只小蜗牛碰见一只大乌龟。大乌龟傲慢地说:"小蜗牛,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和兔子赛跑,胜了兔子。"说完,它就笑眯眯地看着小蜗牛。小蜗牛说:"你们祖先是因为兔子的骄傲才胜利的。"大乌龟的脸色一下子从高兴变成了恼怒,说:"那我们就比一下,看到底谁厉害。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11,(1):I0046-I0046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猎狗追逐兔子没有追上,被主人臭骂了一顿。脱险的兔子回到森林,其他动物纷纷祝贺,免予说:“这其实没什么,猎狗追不到我,只会被骂一顿,所以它是拼力飞奔。但我被它追上就会丢了性命,所以我是在拼命飞跑啊!”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是否去尝试做一只拼力飞奔的“猎狗”,甚至去做一只拼命飞跑的“兔子”呢?  相似文献   

3.
寓言故事     
《青年科学》2010,(9):50-50
一 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并把它给吃了。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中小学学生中间,骂人、打架、乱扔垃圾、插队、考试作弊等现象随处可见。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们没有教好吗?还是我们的孩子根本就不懂该怎样去做?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去看看孩子们期末的思想品德考试成绩,有多少孩子不上90分?或者让我们随便拉一个正玩得起兴的孩子问问:“看到地上有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做啊?”这孩子保证用最快最好听的声音回答道:“应该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  相似文献   

5.
兔子改名     
在动物王国里,兔子老是受欺负,这使他们很伤心,把眼睛都哭红了。一天,兔子正和鹿呀、野羊呀、斑马呀、野驴呀在草原上吃草,突然谁叫了一声:“老虎来了!”动物们吓坏了,撒腿就跑。跑了好远好远,兔子们蹲在一块儿喘粗气。小兔古利特转着眼珠想了一会儿说:“我们受欺负,都因为‘兔子’这个名字叫坏了。如果我们叫‘老虎’,其他动物不就害怕我们了?”兔子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高兴得跳起来:“是呀,我们为什么不叫老虎呢?我们应该叫老虎!”兔子改名叫老虎后,胆子一下子变大了。不管见到什么动物,他们都昂着头,挺着胸,呲着牙,咧着嘴,一副很厉害…  相似文献   

6.
【寓言1】老兔子和小兔子 森林里住着两只兔子。有一天,一只小兔子正在疯狂地奔跑,老兔子看到了,不解地问他为何这样匆忙。小兔子喘着气停下来,奇怪地反问道:“难道您不知道狩猎季节已经到了吗?”老兔子像父亲一样注视着小兔子,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如果你只是为这件事烦恼。我倒有个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碰到危险就把脑袋埋到沙堆里”,这是人们指责胆小鬼常用的一句话,即所谓的“鸵鸟政策”。在这个谚语里,正确的成分到底有多少?当一头狮子向这种非洲巨鸟迫近,企图捕食它的时候,它是否因为不想看见这头狮子而真把脑袋埋到沙堆里?假如情况真是如此,世界上的鸵鸟早就绝种了。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常常看到幼小儿童的某些奇怪举动——当他们做了错事有可能遭到指责的时候,双手蒙住眼睛,就觉得父母看不见他们了。那么,在动物的“童稚”状态中会不会有类似的举动呢?让我们来观察一下非洲草原上的一处鸵鸟窝吧。在孵卵期间,往往是三只、四只甚至五只…  相似文献   

8.
长善救失,呼唤心底的善良 三字经开篇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是“性本善”,我们就应该相信孩子心灵深处一定有善良的东西,我们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唤醒他们沉睡的或者在成长过程中被破坏了的真善美的品质。《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即是发扬孩子身上的长处,让孩子看到自身的优点。“救失”即是通过找优点,树立他们的信心从而达到改正其缺点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空枪打兔子     
三个从来没打过猎的猎人,带着什么子弹也没装的空枪去打猎。他们遇见三只兔子,就放开了枪。两只兔子被打死.一只兔子逃跑了,他们拣起那只逃跑的兔子,准备吃掉它。但是他们没有锅,他们就敲开了一幢房子的门,向房子的主人要求借锅。主人很抱歉地说:“我只有一个没底的破锅。”猎人说,太好了,就要那只没底的破锅。猎人们在一口水井上架起那只没底的破锅,让井里的水燃起熊熊大火,很快就把那只逃跑了的兔子煮熟了。于是猎人们就美美吃了一顿兔子肉。  相似文献   

10.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了五年四班的教室。孩子们和往常一样,在短暂的师生问好后,等待着我宣:舒今天的学习内容。此时,“插嘴大王”——亮亮同学说:“老师,今天是不是要讨论昨天的家庭作业,那道题我不太懂。”[这是一道开放题:生物小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饲养一只兔子一天需0.5元,饲养一只鸽子一天需0.2元,该小组每月有30元活动经费,他们能饲养多少只鸽子?多少只兔子?(一个月按30天计算)]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这样一则广告:一个孩子要为小伙伴分一块蛋糕,他横竖各切了一刀,把蛋糕平分成4块。但是一点人数,有8个孩子,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把刀横着从蛋糕中间切了一刀,把蛋糕分成了均匀的8块。这孩子确实很聪明,因为如果不横着切这一刀,把蛋糕分成8块至少要切4刀,而且很难切得均匀。但是如果限定只许竖着切,不许横着切,且切得是否均匀没有关系,那么,切n刀时最多能把蛋糕分成几块呢(见右下图)?我们可以告诉你以下数列:2,4,7,11,16,22,29,37,46,56,67…这个数列就叫做“切蛋糕数列”,它不像我们熟知的反映兔子繁殖速度的斐波那契…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每个月都有很多的回函卡飞到我们的编辑部,小乖每天拆啊拆啊,虽然拆到手软,但看到读者写来的热情的话,心里真的很高兴。当然,那么多回函,能够刊登出来的总是少数,是小乖选出来的问题比较典型或是比较好玩一些的读音发言了。经常有读者说“为什么我总是得不到回音呢?”“是不是我的回函已经丢进垃圾桶了呀?”“为什么我想在游民客栈交友却总是不被选中呢?”“为什么中奖的总是没有我呀?”“为什么我问的问题没有答案呢?”……如此种种。  相似文献   

13.
现代智慧     
一只乌鸦缺少食物,看见一条蛇睡在孩子和青蛙故事几个孩子在一个小池塘边玩耍,看到水里有许多青蛙,便用石子丢它们取乐,结果打死了好几只青蛙。一只青蛙从水里探出头来叫道:“孩子们,请你们停止这种行为吧!这对你们固然是娱乐,对我们却有生命危险呢!”这是典型的把自己的快乐建  相似文献   

14.
“妈妈,这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乡下有什么好看?我们回去吧!” 年轻的妈妈便带着孩子逃跑似地离开了。 漫步野外,被一丛美丽的玫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去,便看到以上的一幕,听到了这么令人深思的话。望着匆匆离去的母子,我想说:孩子,带刺的玫瑰可是好花呀!年轻的妈妈,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难道面对“刺”,就只有选择逃避吗?  相似文献   

15.
编辑朋友: 最近经常在一些报刊上看到劝人多吃粗粮,不要食不厌精的文章。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餐桌上摆满了精米白面、大鱼大肉,确实很少有粗粮的一席之地。偶尔吃点儿粗粮“尝尝鲜”,感觉也不错,多吃就很难下咽了。再说,“多吃”应该是吃多少好呢?是不是多多益善啊?精食难道就没有好处吗?一个关心健康的读者  相似文献   

16.
▲大人有许多做法让我不理解!特别是,妈妈为什么整天让我呆在家里做家务,却让哥哥到处玩?再说,妈妈自己也是女的啊,怎么就不重视我呢?我真不理解!(林文静)▲大人应该与孩子一起承受孩子的喜悦和痛苦。平时,有些孩子也努力了却考差了,大人还是打骂,也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也不安慰和鼓励孩子再接再厉,好像孩子都是故意的一样。要知道,孩子有信心才会进步呀!(李璐璐)▲数学老师要我们把毕业总复习从第1页做到80页!这种滋味就像被“活埋”似的透不过气来。不知道老师是在惩罚我们,还是因为期中考试快到了让我们抓紧学习?我真的很想很想去…  相似文献   

17.
聪明的蚁王     
敏润寰 《少儿科技》2014,(11):45-45
一群蚂蚁想要去一个水草茂盛、鲜花盛开的地方。它们在蚁王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排成长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蚁王很负责,一会儿走到队伍的最前面探路,一会儿走到队伍的最后面查看有没有蚂蚁掉队。蚁王带着蚁群穿过了一片茂密的小树林,走过了一块绿茵茵的草地,来到了一条小河前,停了下来。走在前面的一只蚂蚁看了下小河,对蚁王说:"小河水流湍急,我们过不去。"其他蚂蚁也来到河边观望,然后纷纷问:"是啊,我们怎么过河呢?”蚁王没说话,爬上了河边的一块高地,仔细查看地形。  相似文献   

18.
正宋国有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时,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上。不费吹灰之力,宋人就吃上了美味的兔肉。从此,宋人不干活了,他一心一意坐在树下等待下一只倒霉的兔子。第三天,果然有一只兔子冲宋人旁边的树飞奔而来,眼看就要撞上了,兔子却来了个急刹车。兔子看着树,自言自语说:"原来这不是终点啊。这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的直销采访中,我们常常惊诧于大量直销人对行业的陌生程度;同时,我们也总是听到一些行业人士发出这样的感叹:“做直销啊,真的是越做越明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多是糊里糊涂的,做到后来,才越来越明白这个行业的一些真正概念。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明明白白地做呢?仔细想来,其根源在于直销行业在中国的低透明度、长期的灰色运作,以及来自传销时代的不良传统。  相似文献   

20.
笑话三则     
奇迹一个美国兵走进了一个欧洲的国家的教堂里。他看到了一个银质的老鼠。于是他把教堂里的神父叫来问道:“请您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鼠啊?”神父回答说:“在公元一千二百年的时候,我们城里老鼠多得成灾了。于是我们就祈祷圣乔治说,如果他能使这种动物绝迹的话,我们就献给他一只银鼠。老鼠真的消失了。我们就献了这么一只银鼠。从那时起,这只银鼠就一直摆在这里。”美国兵问道:“噢,而您……相信这个奇迹是真的吗?”神父连想都没想就立刻回答说:“不,如果我们相信的话,那我们早就给圣乔治做一个银质的美国兵了。”“懂礼貌”的美国人一个美国的政治活动家在巴黎的一个大厅里讲演。讲演完了,掌声很稀落。这位美国人非常生气。当他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时,有一个法国人上台了。美国人心想:我给你们看看什么叫有礼貌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