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基于RS和GIS的地理技术,建立了城市建设用地监测模型,以精确监测和预测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变化趋势,为区域土地利用及土地监察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研究发现:利用RS与GIS的平台可以构建用于监测城市新增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模型,适时监测某区域内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并直观地反应在RS影像上,其监测精度可以通过相同监测方法对不同区域的监测进行合理验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高分一号(GF-1)卫星的基本情况,结合该遥感数据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规模扩展监测中的实际应用,建立了高分一号16米多光谱数据处理方法及城市建设用地信息提取技术流程,并基于不同年度遥感影像资料,利用人机交互式方法提取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设规模扩展信息,通过GIS的统计分析功能,从城镇规模扩展率、城镇规模扩展强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该遥感数据研究为确定城市建成区范围提供技术保证,从而更准确、快捷地掌握城市扩展变化的规律;通过多城市同一时期的对比,可快速发现不同城市的扩展现状及差异性,为下一步的土地管理政策制订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还可以作为检验发展战略成果的一种方法,得出真实、客观的判断和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运用遥感影像获取地表信息及GIS的空间分析来指导城市规划受到广泛应用。该文基于城市扩张特征,提出架构基于多主体的城市规划模型,以期为城市多规合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达  陈铭  于淑晶 《科技资讯》2011,(24):54-54
基于遥感与GIS集成技术,利用NOAA/AVHRR图像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土壤含水量,在遥感监测与墒情分析中考虑地理信息的影响,提高了遥感墒情监测的精度和服务水平。经试验得出吉林省遥感墒情分布和干旱面积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海外建设的重大铁路工程增长迅速,铁路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区域互联互通的同时,也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铁路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监测与分析,可以为“一带一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支撑。本文利用多尺度、多源遥感数据,通过遥感和GIS技术,从生态资源占用与损失、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夜间灯光指数等方面,以“一带一路”重大铁路工程本格拉铁路为例,对其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监测与分析,旨在为今后铁路工程建设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本格拉铁路工程建设没有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整体格局造成破坏性扰动,工程建设占用的自然生态资源较小,保护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2)本格拉铁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极大地缩短及沿线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实现南部非洲区域铁路的互联互通,极大地降低周边国家的资源运输成本和时间;(3)通过遥感与GIS技术,能够对铁路工程建设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快速、定量、客观的监测,对今后铁路工程建设影响研究以及生态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GIS技术在城市大气污染监测中的一般过程,对基于GIS的大气污染扩散模拟及可视化方法进行了分析,搭建出一个系统的污染数据处理及监测方法框架,表明,GIS在大气污染监测领域可以充分发挥其空间分析和可视化优势,为治理工作提供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基于RS和GIS的柴达木盆地绿洲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1987年和2000年覆盖柴达木盆地东部香日德绿洲区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在图像解译的基础上对香日德绿洲进行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动态监测,获取香日德绿洲区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等环境动态信息,并在GIS的支持下,结合实地调查与区域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绿洲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分析,为本区农业资源开发,土地沙漠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部门在绿洲的异地扶贫工程顺利进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RS和GIS的济宁市城区扩展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形图和不同时相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RS和GIS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提取城区扩展变化信息,对其扩展变化主要方向及速度的规律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分析其扩展的主要动力机制。为济宁市的城市规划与开发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运用Google earth和GIS技术,以最新的Goog|e earth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对影像进行处理,在MapGis软件的支持下提取城市绿地信息并进行编辑,建立绿地系统信息数据库,并统分析广州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类型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拟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福清市城市时空扩展的遥感监测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一体化技术 ,以福清市为例 ,对城市时空扩展进行动态监测和模拟 ,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展开城市扩展特征分布和动力机制分析 .结果表明 ,福清市城市扩展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外资的投入有着密切的相关 .此外 ,交通建设、经济投资区的建设和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的扩展速度和方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1.
GIS技术在现代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钧 《科技资讯》2010,(30):57-57
随着GIS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本文着重介绍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利用虚拟现实及多媒体技术进行规划方案比较;利用嵌入式GIS进行规划红线信息系统建设及利用GIS与遥感的结合进行城市监测,并从区域城市规划角度说明GIS在未来的区域管制中仍旧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遥感技术(RS)被引入到森林防火工作中,但遥感监测所得的大量林火数据直观性较差.该文以广西气象局卫星林火识别数据为数据源,探讨基于组件GIS实现林火遥感信息可视化的技术和方法,并利用SuperMap objects开发了卫星遥感林火业务系统,实现了林火信息查询及统计信息的可视化.应用结果表明,使用GIS组件可快速实现林火信息可视化,进而极大地方便了林火信息发布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以国产高分遥感数据源为基础,运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公安行业的业务知识,快速提取公安业务工作的重要信息,为公安决策与分析提供有效的信息辅助支持,已经成为当前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公安信息化需求和遥感需求,进行了公安遥感监测应用系统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详细阐述了公安遥感监测应用系统平台建设、系统体系结构、子系统功能设计和系统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以解决城市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问题为目的,设计了一个基于RS与GIS技术的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系统,利用Arc GIS Engine与ENVI/IDL进行集成化二次开发,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估与监测、PM2.5空间内插与分级,并以南昌市相关数据进行例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开发技术思路正确,功能较为齐全,可以快速显示监测与评价城市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具有可操作性。选用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值作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可克服以往评价指标比较单一、结论不具普适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5.
可视化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有利于科学监测和保护滩涂资源.针对目前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存在空间和属性信息关联不足、系统复用性和可扩展性不高等问题,本文结合滩涂资源的可视化展示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在GIS实体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GML的映射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实现了GIS对象及属性的动态管理;在图层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MapObject组件的GIS实体展现,实现了多种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在系统设计方面,采用插件技术,实现了系统功能的封装和复用.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对江苏沿海滩涂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可视化展示,对于海洋滩涂资源的保护和服务海洋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借助GIS对图形(影像)、属性、时态数据存储、查询、分析以及管理的强大功能,对利用陕西省2003年全年的MODIS数据生成的不同时相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环境植被指数(DVI\EVI)等多种植被指数,及其对应的MOIDS影像和空间位置(地图)数据进行存储,将必要的植被指数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整合到该GIS空间数据库之中,达到数据、方法、模型在基于GIS植被指数空间数据库中的集成与统一,以实现基于时相和波谱信息MO-DIS、ETM影像数据的显示、查询、分析、管理等功能。实践证明,在GIS空间数据库中将时相、波谱和空间位置信息应用到遥感影像植被信息的提取中,从分析遥感影像的植被指数空间信息出发,能够较好地实现对植被指数信息的认识,为研究不同地区的植被分类、农作物长势监测及地表植被变化等方面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土地利用动态调查方法既费时又费力,难以应对当下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土地规划与利用方面的问题。随着低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无人机为平台的遥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正逐渐受到遥感与测绘行业的青睐。该文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为数据获取手段,研究利用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数据获取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进一步应用到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作中的方法,为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土地资源利用监测方面的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深入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建立高质量的环境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对环境保护和治理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该系统运用了先进的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和3S(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持续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准确、快速地提取城市水体信息,是对城市水体时空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水污染监测、水环境保护和水环境科学开发利用的基础.该文依据近年来城市水体信息遥感提取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了水体信息遥感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综合评价了常用的城市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的特点;揭示了基于遥感手段提取城市水体信息的最优阈值设定、方法普适性、城市水体遥感提取空间分辨率问题等关键难点和挑战,阐明和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GIS在旱灾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灾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影响面广大,并且涉及内容复杂,研究困难较大.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地理信息管理与分析功能,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在处理遥感(RS)技术实时、动态地获得的各种信息方面发挥优势,通过GIS与RS的集成,建立旱灾的监测和预报系统,从而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国内一些GIS应用于旱灾研究的实例,对其中一些主要的应用状况和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且对GIS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