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琴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教育 ,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教育。通过对中国钢琴作品特殊性的分析 ,指出加强中国钢琴音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并对把握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 ,完整而准确地诠释中国钢琴作品 ,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的民族钢琴学派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民族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明确理论定位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民间音乐对钢琴音乐的影响、中国钢琴作品所体现的民族性、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趋势、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研究等问题。这些成果将对今后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研究和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一个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并对有志研究中国钢琴音乐的人提供相关的专业资料。  相似文献   

3.
伏春迎 《科技资讯》2010,(6):183-183
中国钢琴作品不仅表现了钢琴原体的艺术魅力,而且传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品质。在高校教学研究中,应将中国钢琴作品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树立民族音乐主体意识,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让学生在领略西方优秀音乐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4.
新疆风格钢琴作品是中国钢琴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突出的民族个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新疆风格钢琴作品多数是采用新疆各民族音乐的元素创作、改编而成,保持着新疆音乐所特有的音乐特点,独具特色。本文从和声、节奏、旋律、织体这四方面对新疆风格中国钢琴作品进行浅析,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风格钢琴作品的内在美和民族美。  相似文献   

5.
戏曲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精华所在,蕴含着民族传统音乐的精髓。自钢琴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先后有不少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尝试着将我国戏曲元素融入钢琴艺术,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戏曲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以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练习曲为例,从技术层次探析如何在钢琴练习曲中借鉴运用戏曲元素,以促进西方钢琴艺术与中国戏曲艺术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6.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是西方键盘乐器钢琴与中国音乐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结晶,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因此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关键是民族风格的准确诠释。本文从整体音乐结构的把握、富有民族韵味的旋律表达、中国化的音色处理、踏板的合理应用四个方面探讨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方音乐的介入使中国现代音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钢琴逐渐得到了普及,很多人开始认识钢琴、学习钢琴、了解钢琴,出现了"钢琴热";中国音乐家结合中国听众喜好和审美,在钢琴音乐创作时融合中国传统审美意境、韵味,注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使之带有中国音乐文化审美特征,同时中国民族音乐题材、民族传统的音乐创作手法与钢琴的融合让中国钢琴音乐更加独具魅力。但现今中国元素钢琴音乐作品仍然缺少足够分量,这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满足中国钢琴的发展与需求。  相似文献   

8.
杨瑾  程晗 《科技资讯》2012,(5):180-180,182
在我国钢琴教学中常常忽视和冷落本国钢琴音乐作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把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科学、系统地引入到钢琴教学中去,加强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和演出,使之得以推广和普及,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体系,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过程,中国钢琴音乐以其复音思维为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我国数千年历史的单音体系受到了冲击,并且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中繁衍出了一系列的创作模式,实现了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体现在20世纪钢琴音乐创作践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0.
著名音乐家、作曲家王建中先生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他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钢琴演奏技法及创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索,大大丰富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他的钢琴作品无处不散发着生动的民族气韵、清新的时代气息、鲜明的个性特征及“中西合璧”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色彩,通过几代音乐家的努力,已经在我国近一个世纪钢琴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得到基本确定。以中国风格为主线不断追求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色彩",是关系到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和音乐生活里能否健康生存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音乐文化氛围中,钢琴作为一种西方外来乐器与音乐文化,经过100多年的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已经成为国人所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文化与艺术表现形式。我国近现代的音乐家为钢琴音乐创作注入了大量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与精神,使我国的钢琴音乐逐渐符合国人音乐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同时也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取向。有关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韵味、民族风格独特性等问题,许多音乐界专家学者都做过较为充分的论述。本文围绕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坚持民族性的意义与审美观念的角度,阐述我国钢琴音乐艺术民族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个世纪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开始,中国钢琴音乐便拉开了进入世界音乐舞台的序幕。中国钢琴艺术家不仅在音乐创作上独树一帜,而且在演奏上也堪称一流,世界顶级演奏家层出不穷,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很好地展现了自己民族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有利于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论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中钢琴创作巧妙地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现代作曲技法相融合,体现了其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五声性音调、民族特色的节奏和多声性等创作特点,论述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试论朱践耳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践耳是我国现代音乐创作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作曲家,他在歌曲、交响音乐等多个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本文将围绕朱践耳的钢琴作品展开进一步的详细讨论,尤其是探讨了其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从而让我们更好的体味到他把西洋乐器钢琴乐器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的独到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6.
近期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乐途杯"第二届钢琴、小提琴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钢琴、小提琴教学的关注。从钢琴比赛来看,决赛曲目中必须有一首中国作品,说明当前对中国钢琴作品日益重视。本文聚焦于中国钢琴作品,从中国钢琴作品中独创作品和改编作品的特点,以及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两个主要方面,探析了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钢琴艺术的形成、发展;是与文化传播、交流密不可分的,西方教堂与教会学校、中国留学生、外国高水平音乐家在中国的活动极大推动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而对外音乐交流及中国钢琴选手参加重大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使中国钢琴艺术走向世界、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教育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教学条件的艰苦、政治环境的恶化使教学空间极其狭窄。尽管如此,钢琴艺术工作者仍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有限的教学空间里,竭力维系着中国的钢琴教育,在钢琴改编曲方面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早期钢琴教育的史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专业音乐院校建立之前,西方的钢琴等键盘乐器就开始传入中国,教育也就随之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在带有大国自居思想的背景下,钢琴教育只能在皇宫等上层阶层开展,虽然施教者虔诚朝贡,但受教者只是“玩玩”而已,钢琴教育举步维艰。中国近代史使钢琴艺术在维新思想的促进下得以发展,并逐渐深入到学堂之中,也在业余的学习中开展,这两种教育模式后来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20.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首,具有音域广、音色美、音量变化幅度大等优势,是最佳的多声乐器。钢琴起源于意大利,最初只在贵族以及皇室中流行。钢琴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人民最为钟爱的乐器之一。随着钢琴在中国的发展,钢琴作品也开始不断增多,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的趋势。尤其是新时期,中国钢琴作品也迎来了创新与改革的新阶段,其价值取向也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