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文化人类学家一致认为,在人类社会早期普遍存在着一种图腾崇拜制度,“其特点就是相信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和动植物的某一种之间存在着直接血缘关系。” 我国先楚民族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风俗习惯呢?这是我国楚文化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又细致的探索,有学者认为“楚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也有学者认为“楚国统治阶级的祖先是崇拜熊图腾的一族。”更有学者认为“楚人是以鸟为图腾的。”  相似文献   

2.
图腾神话是解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所以成为氏族图腾的神圣故事。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一通古斯语族民族中传承的此类神话包括图腾救助始祖的神话、雌性图腾动物与男性成婚神话和雄性图腾动物与女性成婚神话。这些神话追述着处于氏族社会时期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先民的关于图腾的各种观念以及图腾崇拜的内涵及形态表达。  相似文献   

3.
1.据一些古老文献的记载和后来许多文化人类学家的考证,世界上许多民族在其童年时代都盛行过“成人礼”的风俗。就是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后,部落要为其举行一种标志他已经成年的仪式。通常的方式就是将这些少年集中到一个与部落其他成员隔离开来的地方,由成人带领着进行各种与未来生活有关的锻炼和考验,其中包括请部落中公认的德高望重的长者来给他们讲有关部落的各种秘密:图腾、禁忌、历史、传说等等……这些大都一是以神话的形  相似文献   

4.
罗玲玲 《科技信息》2009,(12):87-87,84
鱼在水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例如节日祭祖、丧葬祭祀、婚姻生育等方面。鱼是水族最为重要的崇尚之物,从水族对鱼的崇拜活动中,可以研究出:水族鱼崇拜是一种图腾崇拜;水族祭祖仪式中分食图腾鱼是一种图腾圣餐活动;水族的原始稻作农业机缘巧合地实现了“鱼稻共生”,进一步促进了水族的鱼图腾文化。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怎样分类?各国民族学者和语言学者的看法不同,各种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我们在这里只介绍苏联学者布鲁克的观点和分类结果,尽管他的材料截止于1957年,作为资料仍可参考。布鲁克对世界各民族的分类,运用的是语言谱系分类法,即根据各民族语言词汇和语法进行比较研究所确定的亲属关系,而将有关语言联合分为语系、语族和语支。他也  相似文献   

6.
图腾的功能与图腾崇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图腾崇拜表面上看是对动物、植物的崇拜,但其实质却是对祖先的一种崇拜形式。图腾有认同祖先的功能,在一定的文化圈中,同一图腾信仰也就意味着同源共祖。图腾也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它对于氏族内部的团结和实行氏族外婚具有重要意义。每个部落对本氏族的图腾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祀仪式,都有着严格的图腾禁忌,对图腾兽要保护和尊重。但在某个特定的宗教仪式中,图腾兽因其在信仰中的特殊地位也常常被作为圣餐分食,或作为牺牲来祭祀祖先。  相似文献   

7.
竹图腾崇拜是中国南方民族普遍有过的一种文化现象,民族学、民俗学和历史学资料均可佐证.主要表现在:1、大量有关竹生人的神话传说:认为人类与竹有血缘关系;2、用竹作为氏族或部族的族称或标记;3、存在着对竹的图腾禁忌习俗;4、存在着大量关于竹的祭祀活动,主要有入社、繁殖、祭祖三种祭祀仪式;5、存在有很多竹的模仿活动,如装饰、跳舞、音乐等.  相似文献   

8.
马达加斯加伊麦利那人的翻尸仪式是世界上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礼俗。仪式中将祖先的遗体在适当的年份从坟墓中抬出晾晒并重新处理,整个仪式以血亲关系、父系社会元素为纽带,以经济为决定因素而展开。翻尸仪式是一种以祖先崇拜为基础的习俗,体现了伊麦利那人独特的社会组织结构、生活方式和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流通的金属货币,从一个角度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一枚枚精美的硬币,无言地向世界人民展示出自己民族的风韵和特色。动物自古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流通的硬币上,人们都可以欣赏到颇具地方特色的各类动物。中国人民自古以龙作为民族的骄傲。20世纪80年代,澳门特别行政区尚在葡萄牙政府统治下时发行使用的5元硬币正面,就是一条巨龙的图腾,充分表现出了炎黄子孙永远不变的民族感情和民族信仰。同时发行的1元硬币设计了两条鱼的图案,取的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中“年年有余(鱼)”的吉祥含义。在西亚,…  相似文献   

10.
从《诗经》看民族图腾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之一。《诗经》就保存了商民族和周民族的图腾文化。始祖感生神话、图腾祖先观念、图腾名称、图腾禁忌、图腾外婚、图腾生育信仰等构成了《诗经》图腾文化和中国图腾文化的洋洋大观。从汉至今的各地礼俗、风俗,反映了中国图腾文化的发展、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1.
盘瓠神话是著名的南方少数民族族源神话,其中的人犬婚姻、葫芦崇拜和后代族内婚配有南方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民族神话天然地与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相同的文化认同维系着民族情感,盘瓠神话自然也是如此。同时,审视异域神话,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神犬图腾的神话信仰也广泛存在于世界其他民族之中。  相似文献   

12.
解读贵州蜡染服饰图腾及其传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究蜡染这部“无字史诗”的奥秘,图腾和神话传产是其最好的注释,它们蕴藏着民族的历史记忆,蕴藏着民族的宗教信仰,蕴藏着民族对生活的希冀和诠释,是我们探究少数民族精神世界的重要信息源。  相似文献   

13.
庞志娟 《科技信息》2009,(36):I0273-I0273
图腾是氏族共同的标志或符号,是对外的意义,也有奉图腾为始祖的对内意义。原始氏族图腾崇拜与舞蹈和武术活动关系极为密切,祭祀、庆典都要对着图腾起舞,后来逐渐演变为模拟图腾起舞。本文从图腾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理解和意义,阐述了图腾与舞蹈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于舞蹈表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神话传说与文化积淀--浅析九隆神话中的原始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隆神话是云南哀牢夷留下的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在其口头传承的历史中,不仅积淀着大量的云南历史文化,也是研究云南民族原始文化的重要资料。本文以《华阳国志》记载的九隆神话为依据,结合各民族原始文化特点,对九隆神话中的原始文化因素,主要是图腾制度、婚姻制度和氏族制度等作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最早的戏剧是从仪式中发展出来的,仪式中的程式化、表演化、性格化的特征,已孕育着未来戏剧的萌芽。最早的戏剧是一种混合型的艺术,它是艺术尚未分化时的产物。中国早期的戏剧形态是三位一体的,是诗、歌、舞等部分组成的。不仅戏剧起源于仪式活动,诗、歌、舞也与仪式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最具有戏剧性的是一些宗教舞蹈,特别是那些以述说神的故事或图腾祖先及氏族历史的舞蹈。仪式培养了人类幻想的形象性、艺术的想像力,陶冶了人类激越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人类用象征的、隐喻的形式来表现人类的情感、渴望和理想。当神话时代渐渐消去,艺术渐趋成熟,仪式就被艺术戏剧所代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史诗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形式多样。虽说各民族的生活形态、心理素质不同,但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因此史诗呈现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民族审美意识。本文试从图腾美、力量美、审美个性等方面粗略地探讨一下我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7.
额尔古涅-昆传说中的捏古思、乞颜两户是以狼和鹿为原型的图腾名称命名的两个氏族。因为,“捏古思”是蒙古语noqai(犬)的复数形态,在传说里是代指“狼”。犬和狼为同类,狼曾经是蒙古先民的图腾;传说中的乞颜或乞牙惕之名也是来自以鹿为原型的动物图腾名称。因此,该传说的神话原型为:在部落战争中,一部被另一部打败,惨遭屠杀,仅存两女。捏古思和乞牙惕两个动物救助此二女.携至额尔古涅-昆山谷中,双双交合,生息繁衍,故部族再生。该神话原型与古突厥语民族狼图腾神话、传说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8.
陕甘川毗邻区域祀神活动中的美术文化,体现出鲜明的氐、羌民族本原文化特色,是氐羌民族传统文明和文化变迁的活化石。首先,祀神活动中的服饰、道具及其面具中的图饰符号,是氐羌族系生息繁衍的祥瑞符和祭天仪式的原始图腾。其次,无论区域内庙宇的建筑形制还是神祗造像的装饰彩绘,在"多民族文化共生"的状态下,传承着氐羌文化的历史脉络。第三,祀神活动仪式中的程序及其符号语言,被赋予了"神性"的权威的,传达出古氐羌民族本源文化特有的意趣。因而,该区域内的许多民间文化习俗,特别是祀神活动保持了氐羌民族原有的文化神韵。  相似文献   

19.
动物·图腾·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腾化是产生于原始时代的一种十分奇特的化现象。图腾即为崇拜物的标志与符号。原始初民认为人与动物存在某种血缘关系,动物成为最重要的一种崇拜图腾。作为图腾崇拜的基础,动物崇拜实际上是对祖先的一种崇拜形式,故有严格的图腾禁忌。  相似文献   

20.
各种唱法互融互进、合理借鉴、相得益彰,只有将多种艺术形式顺应潮流的开放化、多元化道路,让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让本民族艺术和世界各民族艺术互融互进,令其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开出让世界和国人都为之欣赏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