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一株拮抗猕猴桃叶枯病的美丽短芽孢杆菌NF2进行He-Ne激光诱变育种,通过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确定诱变时的菌龄为摇瓶培养8h,此时菌体没有产芽孢;分别设置不同的诱变强度和时间,确定最佳的诱变条件为5mW,10min,此时菌株的拮抗效果提高了20.63%;SPSS软件分析诱变后菌株拮抗能力可稳定遗传至少15代。He-Ne激光诱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生物育种技术,低剂量激光辐射更有利于菌株诱变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球形芽孢杆菌 Bacillus Sphaericus BS—1012菌株的产毒部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S—1012菌株的伴孢晶体和芽孢对蚊幼虫具较高的毒力。营养体对蚊幼虫也有毒力,毒力强度低于芽孢和伴孢晶体。本文发现营养体在裂殖生长过程中能够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外毒素,这对于大规模生产时选用合适的剂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87菌株灭蚊有效成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7菌株的伴孢晶体对蚊幼虫有较高的毒力;滤液与芽孢无毒力;高浓度未形成晶体与芽孢的菌体(培养11小时),虽有较低毒力,但死亡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4.
以红曲霉ZL307为出发菌株,利用氦-氖(He-Ne)激光对其单孢子悬液进行诱变育种.通过计算存活率和正突变率,确定激光诱变育种的处理条件为电流强度20mA,照射时间50min.通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进行复筛,选育出突变株红曲霉ZZ307.相对于出发菌株,实验不仅缩短了菌种的培养时间,而且产色素色价达到100.39U/mL(提高了34%),色价达到峰值时间提前1d.进行10代遗传稳定性实验,突变菌株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罗辽复教授研究了分子构象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电磁辐射下分子构象变换的量子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大肠杆菌、酵母菌的生长率对于微波电磁辐射的频率依赖关系.冯启元教授等研究激光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时,证实了Ar~ 激光对枯草芽孢杆菌作用的频率依赖性,研究结果还表明6328(?)He-Ne激光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与照射剂量有关.我们以啤酒酵母作为实验菌,研究了6328(?)He-Ne激光对处于旺盛生长期的啤酒酵母的生物刺激作用,发现  相似文献   

6.
采用严格的 Hungate 厌氧技术,从云南省腾冲高温温泉污泥样品中分离一株嗜热自养产甲烷杆菌 YT-7菌株。该菌株细胞呈长杆状,不运动,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在65—70℃下培养时菌体为0.3-0.4×1.5-13μm。分离物仅能利用 H_2/CO_2为能源和碳源,在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细胞最小倍增时间为3.2小时。滚管菌落呈灰白色,半透明,近圆形;落射荧光显微镜检查呈蓝绿色或黄绿色荧光。YT-7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65—70℃,低于45℃或高于75℃不生长。最适生长 pH 为6.5—7.0。根据形态和生理性状的研究,分离物暂定嗜热自养产甲烷杆菌 YT-7(Methanobacterium thermoautotrophicumYT-7)。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在石英砂中诱导方解石沉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巴斯德芽孢杆菌和培养基来处理石英砂,与不含菌的对照样品相比,其固化效果比较明显。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处理后的样品,发现其中有方解石晶体生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石英砂颗粒的缝隙之间紧密地填充有大量的方解石晶体,由于方解石晶体本身具有胶结作用,从而使得石英砂颗粒能够胶结在一起。放大至10000倍可看到这些晶体表面附着有杆状菌体。能谱分析的结果也证明巴斯德芽孢杆菌在石英砂中诱导沉积出了方解石晶体。通过测算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500mL含活菌5×10^9个的巴斯德芽孢杆菌菌液用urea—CaCl2重悬后与50g石英砂混合装入60mL注射器中,urea—CaCl2以重力作用流过注射器)方解石的产量平均为2.178g。  相似文献   

8.
从120个土壤样品检测了11790株芽孢杆菌,其中有81株是产生伴孢晶体的苏芸金芽孢杆菌。它们在生长和对昆虫的致病力上,彼此存在明显差异。从中筛选出了毒力较强的苏芸金芽孢杆菌菌株,从而认为从土壤中分离苏芸金芽孢杆菌有效菌株,是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结合涂布平板法和温室盆栽植株法,测定了41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灰霉病病原菌及黄瓜灰霉病的抑制效果,以此筛选出针对灰霉病的生防菌株.结果表明,抑菌效果最好的枯草芽孢杆菌为BS01和BS03.采用涂布平板法研究了菌株BS01和BS03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抑菌效果均为50%时,BS03比BS01的菌体浓度低,得到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BS03.采用温室盆栽植株法测试了菌株BS03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悬液比发酵滤液的抑菌效果好,并且在菌悬液处理黄瓜苗后的第3天抑菌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蜡样芽孢杆菌NJSZ-13是1株能杀死松材线虫的松树内生细菌,研究该菌株能否诱导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菌株抗松材线虫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2年生马尾松苗根部施用NJSZ-13菌株菌悬液和灭活的菌悬液后4 d再接种松材线虫,以观察不同处理的病情发展。测定该菌诱导处理后4天内和接种松材线虫AMA3虫株后28天内马尾松体内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接种松材线虫后42 d,菌悬液和灭活菌悬液处理诱导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的效果达54%和33%,且发病时间延迟。接种NJSZ-13菌株后,马尾松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减少,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松材线虫后,菌悬液和灭活菌悬液处理的马尾松这5种酶活性明显高于未接种菌株的马尾松苗。总体上,菌悬液处理比灭活菌悬液处理的马尾松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显著。【结论】蜡样芽孢杆菌NJSZ-13菌株能诱导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并且菌悬液的诱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海底的淤泥进行分离挑选得到一株耐盐性较强的菌株,该菌为细长的棒状且菌体较长,菌落发白,用接种针易刮起,发出微臭气息.经过16S rRNA序列比对,该菌株与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菌株GL(KX254601.1)之间关系可信度达到100%,故将其定名为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GL).经过对该菌株在1%~10%盐浓度下生长曲线分析,3%~6%的NaCl浓度内菌株最高OD600能达到1.5,但是当盐浓度达到10%时菌株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菌株GL在1%~9%盐浓度下长势良好,其最佳生长盐浓度为2%.对该菌种的固氮、产铁载体以及促进种子萌发能力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0~2.5%盐浓度下,Ashby无氮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均有透明圈,说明该菌株在0~2.50%的盐浓度下具有较好的固氮能力.菌株在0~150 mmol/L的盐浓度下可以产生铁载体,能够促进小白菜种子在盐胁迫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说明该菌株在盐胁迫条件下具有较好的促生特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CO_2和He-Ne两种激光的三种剂量,分别辐照两个洋葱品种的湿种子,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从净同化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蛋白质含量等四个方面研究洋葱各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He-Ne激光辐照洋葱的净同化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大于CO_2激光辐照,采用He-Ne激光辐照洋葱容易从其变异后代中选择出高产、优质的优良变异株,进而育成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黑曲霉的紫外诱变及酸性蛋白酶缺陷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曲霉3.2130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采用平板培养筛选,获得一酸性蛋白酶缺陷的菌株L4。通过对紫外照射时间、照射距离、孢子悬液稀释倍数的影响分析,得出最佳诱变条件,即照射时间180 s,照射距离30 cm,孢子液中孢子数量约为109个/L。该株的酸性蛋白酶活性为原始菌株的3.7%,而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基本不变,可作为外源基因高效分泌表达的宿主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CO_2反应结晶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过程.研究不同操作条件对体积传质系数、反应结晶速率以及产品最终粒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液体积传质系数随着搅拌速率与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结晶速率随着搅拌速率、气体流量与CO_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而晶体平均尺寸随着搅拌速率和CO_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气体流量对晶体的粒度分布无显著影响.碳酸钙晶体同时存在生长与聚并现象.  相似文献   

15.
采用He-Ne激光照射周氏新对虾的心脏组织.组织学和生物统计学表明:He-Ne激光照射后,心脏组织具有明显异染色质的细胞数量有所增加.在同一照射强度的情况下,照射的时间越长,其心脏组织具有明显异染色质的细胞数量就越多;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经过2 h照射立即取材的心肌细胞,细胞核形态发生变化,异染色质增加,线粒体出现空泡化、嵴断裂、水肿,粗面内质网出现扩张、颗粒脱落.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研究高能氙光传递窗对空气中和物品表面细菌的消毒效果。方法分别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制备细菌悬液并涂布血平板,模拟物品表面细菌; 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空气落下菌。将两种平板经氙光传递窗和紫外线分别照射3 min 后,与对照组均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24-48 h,计算杀菌率。结果涂布于血平板的细菌悬液,经氙光照射3 min 后,平均杀菌率达到93. 2%; 空气落下菌经氙光照射3 min后,平均杀菌率达到99. 1%。两种平板经紫外线照射3 min 后的杀菌率不到50%。结论氙光传递窗能够高效、快速杀灭物品表面和空气中的细菌,平均杀菌率达到95%以上,氙光传递窗有可能成为常规传递窗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7.
BT—37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一株对多种鳞翅目昆虫有较高毒力的苏芸金芽孢杆菌。在PB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蛋白酶活性随着细胞的生长而增强,培养36小时,芽孢晶体开始脱落时达到高峰。所产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酶作用的最适条件:最适温度为50℃,60℃保温1.5小时酶活性降低70%;最适pH7.0;在pH6.0℃—10.6范围内稳定。1.5×10~3M时,Mn~+显著提高酶活。在蛋白酶活性高的培养基中获得了较高毒力的培养物。  相似文献   

18.
筛选具有强溶栓活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纳豆菌,并对其形态、生长特性等进行研究。分离出单菌落,进行菌种鉴定,并在不同条件下用测菌悬液吸光度的方法研究其生长特性。经菌落形态、菌体形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确定为枯草杆菌。该菌种在种子培养基中生长的最适pH值为6.0~8.0,生长温度为30~45℃,耐盐性较高,在含7%以下NaCl的盐溶液中均能生长。纳豆菌的生长条件适宜于下一步产纳豆激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温泉中一株新高温菌的筛选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长白山上一个温泉周围的土壤中分离、 纯化出一株高温菌CW2. 分离出的菌株CW2为革兰氏阳性, 在生长过程中细菌细胞的形态有球杆的变化, 在对数生长期的初期细胞是直杆或者弯杆状, 大多数单生, 少数成对或者成不连续的链状, 到恒定期变成类球形细胞. 菌株CW2有芽孢、 荚膜、 鞭毛、 运动性, 无伴 胞晶体, V.P.实验呈阴性, 能降解淀粉, 不能降解 纤维素, 兼性好氧, 生长的pH值为5~11、 温度30~60 ℃; 最适生长pH值为7.5、 温度 55 ℃. 菌落初形成时是乳白色边缘整齐的圆形, 后来就会随机向3个方向发展, 最终形成不规则圆形菌落、 花瓣形菌落或者扁平扩散形菌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利用纤维素的高效固氮芽孢杆菌作为生产生物固氮菌肥料的菌株,将土壤样品悬液在80℃水浴加热10min,采用以微晶纤维素为碳源的无氮培养基富集和分离纯培养;用DNS法测糖、微量凯氏定氮法定氮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效率;通过盆栽试验观察菌液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比对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实验筛选到生长较快、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效率较高的利用纤维素的固氮芽孢杆菌菌株CX21,该菌株在黄瓜盆栽试验中可以达到对照处理施用化学氮肥的等同效果;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胶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mucilaginos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