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存孝 《科技信息》2009,(36):I0067-I0067,I0070
科技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的驱动器。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能力更是薄弱,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把科技创新纳入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适合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科技创新战略模式。根据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民族地区当前的科技创新模式主要是依靠技术引进与推广和一定程度的技术综合能力,因此是"引进+模仿+综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的协同发展对中国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研究从成渝地区科技策源地视角出发,结合政府、高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校的作用机制研究,探索推动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模式、机制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2009年至2019年数据,测算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且差距逐年拉大,呈现出两极分化和低水平集聚态;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低于中东部地区,但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高于中东部地区。基于此提出加强金融优先或强化发展,着力促成金融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进一步协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首先以广西为例对科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并在些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科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西部大开发的长远规划与现实需要,结合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今后几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在战略上必须坚持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及调查问卷等方法,对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着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客观分析.面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把握实际情况,以西部民族体育为切入点发展西部体育特色,为发展西部地区体育事业良性运行及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电脑农业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实践来看.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将极大地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的深入发展。本文从论证电脑农业与农业科技教育的互动关系出发,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科技教育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推广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教育部确定的“十五”期间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3所高校三年科技情况及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西部重点建设的13所高校多数整体实力不强,主要表现在科技经费偏少;技术转让收入低,获奖项目不多。与东部地区高校相比差距较大;13所高校之间科技实力相差悬殊,在横向项目方面有些学校为零。反映出西部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以及成果转化的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9.
西部科技发展基础薄弱,目前,西部地区科技人员数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7.1%,而且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西部科研基础设施不足、科研条件落后,地处西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仅占全国的15%左右,国家工程中心只占全国的1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学习借鉴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经验,立足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与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倡议构想。基于研发经费(RD)投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创建、科技创新体系完备、产业融合与集群化发展四个维度,全面设计了"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并针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