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杨胜韬,男,副教授,博士,现为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师从刘元方院士和王海芳教授,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Clemson大学(2008-2009)和湖南大学(2011-2012)访学,并从2013年起受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人员。一直从事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应用和安全性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2014年),曾获得北京大学"学术十杰"(2011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  相似文献   

2.
彭双阶 教授     
<正>彭双阶,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入选首批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2012年获得第六届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并作为核心成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创新群体项目和973等项目。  相似文献   

3.
華工學人     
<正>陈庭坚(CHEN Tingjian),汉族,云南昆明人。2006年、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分别获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士学位、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到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基于非天然核酸及蛋白质工程的合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2018年9月通过入选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加入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2019年1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目前正在  相似文献   

4.
<正>6月25日,由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组、广东工业大学和广东省机械研究所主办的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顶级盛会——"2015年广东省中小制造企业发展论坛暨第九届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广州长隆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组的专家、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制造业信息化分会  相似文献   

5.
专家简介
  周凌宏,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医疗仪器研究所所长。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专业。近年发表论文10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现主持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等项目多项。主要从事肿瘤放射物理学、医学放射成像技术、智能医学仪器技术等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6.
潘敏强     
正教授Professo潘敏强(PAN Min-qiang),汉族,广东中山人。200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随后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硕博连续,2007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讲师;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2015年晋升为教授,201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已指导硕士研究生9名。2011年入选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计划,2012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2013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立项结果,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张树东教授牵头申报的《科技服务协同技术及平台研发》(2018YFB 1402900 )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支持.这是我校首次作为牵头单位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本项目研究将探索跨平台科技服务协同的价值机理、协同运行机制和业务协同模型,攻克跨  相似文献   

8.
<正>杨彪,副教授,博士。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功能聚合物材料以及聚合物改性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及微纳米复合材料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完成"北京市优秀人才基金"项目(全生物降解活性保鲜包装材料)、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新型高性能双极膜的制备),参加并  相似文献   

9.
2011年度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时间为2011年1月18日至2月28日下午5点。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2011年3月8日下午5点。(2011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中报指南中的“重大科技专项及重点科技项目、产学研引导项目”已于1月20日截止;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项目、院士工作站建设项目”的组织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相似文献   

10.
人物简介:章家恩,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学系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广东未来预测研究会副理事长、《生态科学》常务编委、《热带地理》编委、《土壤》编委等。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土壤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绿色食品与食物安全、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生态旅游以及环境地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广州市星火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广东省博士后基金以及各类横向项目等40多项科研课题。撰写和参编专著10部,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ISTP收录论文8篇。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科技部下达的2008-2009年国家有关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中,仙居县共有10个项目列入,含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7项。这是仙居县一次性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孙刚 《安徽科技》2016,(11):30-31
正涂健,兽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安徽农业大学讲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病理学分会理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发表论文15篇,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涂健被推荐为"三区"科技人  相似文献   

13.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光电"或"公司")是广晟集团旗下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LED及LED应用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国星光电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省部级项目80多项,产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重点产品称号。继2016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荣誉之后,国星光电又在2019年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和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单位)。  相似文献   

14.
刘启强 《广东科技》2013,(11):16-18
2011年9月,一个名为"前孵化器"的国际创新机制在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华工生物工程学院")诞生,这是一个由高校创办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有别于常规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进入前孵化器的不是嗷嗷待哺的企业,而是单个的人和项目,更确切些地说,他们是高端的科技人才和一个个极具潜力与前景的项目。华工创新医药前孵化器的挂牌及运营,开创了高校孵化创新的新篇章,为更多转化型学者的诞生提供了绝佳平台。为深入了解高校前孵化器,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前孵化理念的设计、提出及实施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华工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谭文教授。  相似文献   

15.
统计分析了我市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统计调查的范围包括:2011年在津实施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项目。主要调查内容包括项目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及产出情况。  相似文献   

16.
蔡杰进教授     
正蔡杰进(CAI Jiejin),汉族,广东阳江人。1999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在东京大学核能工程系继续深造;2009年至2011年任职于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安全研究中心;2011年起以"百人计划"引进人才身份加盟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  相似文献   

17.
蒋震宇教授     
<正>蒋震宇(JIANG Zhenyu),汉族,江苏武进人。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博连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1年分别在德国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2005-2007)、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2007-2009)和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2009-2011)做博士后。2011年9月加入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任副教授,2017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同年晋升为教授。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人,博士研究生1人。兼任中  相似文献   

18.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国家科技创新投入的重要形式,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由产学研协同创新产生。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利成果实施转化状况调查显示,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科技计划项目专利成果的许可、转让、产业化实施等,因此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中应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企业参与程度,同时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纽带作用,提高中介机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投资于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中。  相似文献   

19.
<正>山东省机器人与制造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省科学院于2011年建立,同时设有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省机器人与制造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山东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实验室团队有30人,其中院士科技顾问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博士5人。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山东省自  相似文献   

20.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廖开际副教授课题组承担的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平台研制”于2006年5月24日通过了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并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