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顶铁矿田位于粤东北铁锡铅锌成矿带的北部,区内已分布众多规模大小不等的矿床。该区的矿床在20世纪70年代“大顶会战”时发现火山沉积-热液迭加磁铁矿床,另外还发现了小型高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黑鸽矿,2005年开始又在矿田西南部角岩或弱矽卡岩化角岩层发现了层控矽卡岩型锡矿床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化,揭示了该矿区矿床类型的多样性。通过对区内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分析总结,为今后铁锡多金属找矿工作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桂北地区锡矿床锡石的产状、主要、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锡矿床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与基性超基性岩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受花岗岩和四堡群变质岩的影响,具明显的多期多阶段、多物质来源和多成因特征,提供了矿床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演化和成矿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成因意义。锡石的微量元素含量、比值及稀土配分参数可作为找矿标志,并可指示隐伏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3.
申文环 《科技资讯》2010,(5):132-132
北塔山锡矿产于东准噶尔碱性花岗岩体中,与相邻的萨惹什克锡矿床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均有相似性,本文通过对北塔山锡矿地质特征的阐述,同时也对该锡矿的类型、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对该区锡矿研究提供基础性对比资料。  相似文献   

4.
冷水坑矿田是国家级银资源基地。本文在系统研究冷水坑矿田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建立了冷水坑矿田综合找矿勘查模型,并进行了矿田及外围成矿预测,提出小源区为重点勘查区,圈定外围四个找矿预测区,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指导银山矿田其它四个区段深部找矿,通过地质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分析方法,总结了银山铜铅锌矿九区北山区深部矿床特征,该矿床是银山背斜格架下的中生代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矿床.此次九区北山区深部详查成果是银山矿田深部延伸新增资源储量,探明122b +332 +333矿石量7 232.73万t,主矿产铜金属量52.70万t、共生铅8.79万t、共生锌16.74万t、伴生金41.72t、伴生银1 026.09t、伴生硫470.77万t.银山矿田其它四个区段深部和九区北山区-1 200m标高以下仍有极好的找矿前景,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对“银山式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南岭地区的脉型钨锡矿床几乎都与本区的燕山期花岗岩有密切的关系.燕山期花岗岩常以多阶段复式岩体产出,钨锡成矿主要与同期晚阶段侵入的小岩体有成因联系.本区北东向和东西向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着复式岩体的主要空间分布,其次级构造或派生构造则是控制晚阶段补充侵入的成矿花岗岩体定位的构造,也是控制矿田、矿床定位的构造.脉型钨锡矿床的成矿裂隙是控制矿田、矿床定位的断裂构造之次级裂隙和派生配套裂隙,其力学性质以剪切为主,兼具剪张或剪压复合的特征.它在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的发展演化常表现出继承性活动的特点.在成矿期的继承性活动使裂隙多次张开充填成复脉.这也是矿床出现“王牌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火山热液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在我国东南部分布广泛且经常成群出现。上下湖锡铜多金属矿点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之胡坊—永定隆起南端与上杭—云霄北西向深大断裂交汇部位。区内岩浆活动强烈,火山断裂、次火山岩发育,是锡铜多金属成矿有利区域。本文通过对该矿点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类型综合分析,认为该矿点为火山热液型矿床,对在该地区寻找火山热液型锡铜矿具有积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8.
火山岩型铀矿床包括狭义的火山岩型铀矿床和斑岩型(潜火山岩型)铀矿床,浙江大洲铀矿田的大茶圆、王贵寺、雷公殿、白西坑矿床都是狭义的火山岩型铀矿床,大洲矿田是一个火山岩型铀矿田,与相山斑岩型铀矿田比较,其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均具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对大洲矿田的深入研究,探讨成矿模式,对我国狭义的火山岩型铀矿找矿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通过综述大洲矿田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铀矿化的基本控制因素,认为矿床产于下白垩统磨石山组第四段流纹岩或流纹斑岩中,层控明显。流纹岩夹薄层状粉砂岩的岩性组合、"绿色层"以及流纹岩的物理性质控制了铀矿化形成,铀矿形成过程可分为火山岩浆活动期、地热流体对流活动期—"绿色层"形成期和铀等元素的沉淀期。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6,(9):1506-1511
大松坡锡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腾冲地块中著名的腾冲火山区,在成矿带上位于滇西锡成矿带腾冲-梁河成矿亚带.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及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与区域构造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重熔岩浆花岗岩,大松坡锡矿床属于气成高温热液云英岩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赣北地区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在收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锡矿密切相关的围岩含矿建造、控矿构造及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开展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赣北地区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和晋宁期花岗岩是锡多金属矿成矿物质的基础,矿田或矿集区主要位于NW向(或多组复合)构造控制复式杂岩体岩基之中,矿床或矿体则主要受白(二)云母花岗岩岩瘤(脉)制约,主要分布于岩体接触带附近,尤其在白(二)云母花岗岩体上拱凸的内外接触带更为明显,白垩纪晚期伸展作用形成的NNE向构造往往控制着矿体展布。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的锡矿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