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数字无线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讨论了数字无线移动通信的信道模型,介绍了数字无线移动信道传播特性的测试方法和实测数据,并提出了数字移动通信传播特性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无线信道的概念和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分析了无线信道中影响移动无线通信信号传输质量的原因,对提高移动通信质量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移动无线信道传输特性的仿真对移动通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小尺度衰落仿真又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多普勒频移和无线信道的随机性,讨论了基于Rayleigh衰落的无线信道的小尺度模型,并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频域给出了多普勒滤波仿真小尺度信道衰落的方法、频率选择性信道的仿真模型和仿真曲线。该方法较好地模拟了信号载波频率和通信终端移动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无线IP所研究的问题对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向着高速数据传输的方向演进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未来的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快速移动终端时的方向。无线IP的目标是使下行链路中的分组数据在不扩展带宽的情况下获得高吞吐量,而且还要保证各种传输业务的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由下到上从物理层到传输层设计了一套规则来满足这个要求:物理层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和软信息技术来提高吞吐量;网络层中增加了一个负责有线IP分组和无线IP分组的接收及其相互转换的信关IP层;传输层中估计每一个用户的快衰落信道中的瞬时信道质量并事先为共享同一信道的不同用户安排好使用时间;同时,改进的传输层TCP使用通信协议层传递信息来提高通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信道的时变特性是提高移动通信系统容量和可靠性的主要障碍。由于无线传播环境的复杂性,无线移动通信的信道特性通常是时变的,因此快速准确的信道估计对于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多用户多天线传输信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TDD模式下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算法,最后得到了最大似然估计准则下传输信道的估值函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小区制矿井调度移动通信系统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综合考虑有关因素对无线传输的影响以及矿井巷道与系统配置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基站与移动台天线形式;根据系统的话务情况与特点确定了系统采用多信道共用技术以及相应的共用信道数、信道指配原则、信道指配模式、信道选取原则和系统的呼叫方式;根据井下实测初步确定了系统的小区半径以及大、中和小型矿井实现全矿井调试移动通信所须配置的小区数量。  相似文献   

7.
尤劲 《科技资讯》2009,(28):24-24
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移动网络成为黑客关注的目标。无线信道的开放性使移动通信网络面临着更多的安全威胁。本文根据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讨论了移动通信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机制,并探讨了3G的安全机制和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8.
3G-324M是3GPP制定的第一个适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多媒体终端标准,由具有容错特性的视音频编码和H.324移动扩展终端标准组成.MPEG-4视频编码具有的高压缩比和容错特性使得其在无线信道上进行多媒体通信成为可能,因此主要论述MPEG-4视频容错编码在3G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移动电子商务的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安徽科技》2006,(12):51-52
移动电子商务是指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当前,人们逐渐意识到融合了移动通信技术的电子商务具有更大的潜力,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前景也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  相似文献   

10.
短波宽带移动信道模型是远程机动平台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评估的基础,现有短波宽带信道模型不能有效表征机动平台移动信道快时变多普勒效应,难以适应机动平台短波移动通信需要。鉴于此,在分析机动平台行为模式与信道时变多普勒效应的映射关系基础上,推导出了机动平台移动信道冲激响应表达式,基于ITS(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society)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固定与机动不同场景、不同传播模式、宽窄带融合的短波通信信道模型。利用信道冲激响应与信道散射函数从时域色散、频域色散两个维度对本文信道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信道模型能够基于机动平台运动轨迹实现时变多普勒效应传播复现与信道模拟;也能在运动轨迹未知情况下,基于飞行器种类、机动频率等先验信息,实现具有各态历经性的机动平台短波宽带信道仿真,对机动平台短波移动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隧道环境与地上环境的移动通信有显著不同,为发展应用于隧道环境中的无线通信系统,需要对隧道中的无线信道特性进行研究.本文使用射线跟踪法对隧道环境无线信道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射线跟踪法的信道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隧道中的大尺度衰落和信道冲激响应等信道特性.在此基础上,又对隧道中的MIMO(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信道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得出结论:隧道环境中MIMO空间相关度在天线阵列方向上显示出波动性,波动周期与传播信号的波长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无线分组网络中公平排队算法WFQ_200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动计算已成为现代无线通信网络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通信带宽是有限的,多个移动主机采用竞争机制访问一个广播信道,因此减少主机间的冲突,为每一个参与竞争的主机提供一个公平的信道服务,是当今无线通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有线网络的公平算法不能应用于无线网络中,这是因为在无线网络中存在位置相关错误,以及错误突发等特点.设计的一个集中式的无线分组公平排队算法WFQ_2002,该算法结合了无线公平调度策略STFQ和WF2Q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无线分组网络移动Internet中的资源公平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3.
CDPD系统叠加在现有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之上,利用现有无线信道的空闲处理能力,构建分组数据平台,有效地扩展了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业务支撑能力。介绍了CDPD系统的移动管理协议并提出了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信道是一个通信系统所必不可少的部分,移动信道的信道特性是非常复杂的,它主要受自由空间损失及多径衰落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信号的接收效果.而解决这些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对多径表落信道特性的深入研究,为更好的接收信号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也非常重要.本文应用MUTLAB仿真工具对多径信道进行了模拟,并且以BFSK信号为例利用Simulink建模,仿真绘制出其通过不同衰落信道的信噪比和误码率关系的对应图,并对其性能作了简要分析,对后面各种抗衰落技术及数字传输技术的选择起到了实际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天线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也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重点.多天线技术带来的天线分集效果可以有效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这是因为多路独立信道中的信号都被严重衰落的可能性会小很多,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因通信环境的恶劣、深度的衰落或畸变而带来的信息丢失的情况,从而降低误帧率误比特率,提高系统性能.而提供独立的多径信息则是实现分集技术的基础.但是要想获得独立的多径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要求相邻天线的间距为0.4 λ左右.这对于体积严格受限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来讲是不能接受的.冈此在不改变移动终端基本架构,尤其是不增加移动终端尺寸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一种降低多径信道之间空间相关性的解决方案:假设移动台周围的散射体足够多并且均匀分布在以移动台为中心的一个圆形区域内,该网形区域的半径由信道延时扩展的均方值决定;以及在这个模型中,可能存在散射体对一个信号多次反射的现象.而一般情况下,信号受到的反射次数越多,强度衰落得越大.因此这里暂时只考虑仅仅经过一次反射就到达接收端的信号,其余经过更多次反射的信号都认为其衰落较大而被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建立"One-Ring"模型并研究,推导出多天线系统大线问的耦合矩阵C,冉利用MATLAB工程软件仿真,发现随着多天线之间距离的不断减小,天线间的互耦效应可以减小天线间的相关性,使多径信道之间的相关性基本保持在0.2以下.  相似文献   

16.
当前,移动通信的技术特点体现为传输宽带化、业务多样化、体制并存化和网络泛在化。分析了宽带无线移动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讨论了3G技术的后续演进LTE及AIE的主要特点和宽带无线移动接入技术WLAN、WiMAX及McWiLL的发展趋势;比较了宽带无线移动技术与接入技术,指出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最后,讨论了商业运营的技术演进路线,给出了多种无线移动技术的比较和演进关系,分析讨论了网络融合、技术融合以及接入综合技术,指出移动通信技术、无线接入技术与固定的宽带接入在技术上的融合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刘小群 《科技信息》2010,(32):51-51,53
无线信道特征对于研究MIMO系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无线移动信道的特征,再探讨改善衰落信道性能的分集技术,然后介绍了MIMO系统信道模型。  相似文献   

18.
宽带码分多址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主流,因此宽带卫星移动通信将得到快速发展。处先分析了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宽带移动卫星通信信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利用该信道模型对市区,郊区,农村3种环境及不同卫星仰角下多用户宽带DS-CDMA系统的下行链路误码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加密语音在GSM话音业务信道传输的一种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现状引发了移动语音安全课题的研究,语音加密是实现端到端语音安全通信的有效措施,但是加密后的语音数据不能直接在移动话音信道中传输.给出了加密语音在GSM话音业务信道中传输的一种实现方法,并针对GSM全速率RPE-LTP声码器,采用语音信号线性预测分析与合成技术,设计了类语音调制解调器,能够实现加密语音数据与类语音信号的可靠转换,解决了加密数据接入移动通信网的问题,并克服了GSM系统代码转换机制及话音激活检测(VAD)模块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加密语音在移动话音信道的传输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OFDM的宽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宽带移动信道的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时延和多普勒频移二维的宽带移动信道分析模型。在描述正交频分复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宽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设计,基带仿真基于所提出的信道分析模型。实验验证结果和仿真结果相吻合,表明作者提出的宽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