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山东产旋花科3属5种植物花粉的亚显微结构特征。花粉粒的外部形态呈球形或近长球形;表面纹饰为刺状或覆盖层网眼;具有散萌发孔或三孔沟;花粉粒的大小、外壁纹饰和萌发器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数量在属、种间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旋花科植物花粉的形态结构特征支持传统的属和种级水平分类。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三种牡丹不同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和种闻差异,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在种间演化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牡丹属牡丹组成熟花粉粒形态大小和外壁纹饰存在着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3.
蜡梅品种花粉粒扫描电镜特征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扫描电镜对蜡梅3个品种群共21个品种的花粉粒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对观测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蜡梅花粉粒为中等大小,近扁球形至圆球形;蜡梅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蠕虫状和拟蠕虫状两个类型;蜡梅品种间花粉形态比较类似,但在纹饰细微特征、花粉粒大小、萌发沟长宽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区分品种的辅助依据;花粉形态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存在差异,花粉形态与内被片和中被片颜色并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贵州产蜘蛛抱蛋属植物不同种之间花粉外壁纹饰的特征差异及演化关系。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平塘蜘蛛抱蛋A.pingtangensis、荔波蜘蛛抱蛋A.liboensis、赤水蜘蛛抱蛋A.chishuiensis、贵州蜘蛛抱蛋A.guizhouensis、黔南蜘蛛抱蛋A.australis等14种贵州产该属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通过对不同种花粉的极面观、赤道面观及表面纹饰进行拍照,详细描述该属植物不同种花粉的外部形态。结果:通过对花粉影像的观察发现,花粉粒均为球形或长球形,极轴长21μm~38μm,赤道轴长18μm~30μm,极轴与赤道轴比为1.04~1.36。花粉粒外壁可归纳为三大类型:皱波状纹饰,芽孢状纹饰和瘤棒状纹饰;而不同种的花粉外壁纹饰皆有自己独有的特点,说明了不同种之间在花粉特征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结论:花粉粒的外部形态特征可为贵州产该属植物的鉴别提供一个较为重要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14种贵州产该属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演化方式为:皱波纹修饰—芽孢状修饰—瘤棒状修饰。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仙人掌科7属8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蟹爪兰属、仙人掌属的花粉粒为球形,具散孔;昙花属的花粉粒为球形,具3沟;长疣球属的花粉粒为球形,具4沟;子孙球属的花粉粒为近球形,具3沟;令箭荷花属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孔沟;乳突球属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沟.花粉粒大小、形状和外壁雕纹属、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山东李属植物花粉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李属10种植物花粉的亚星微形态特征。花粉粒的外部形态,大小和外壁纹饰的形态及分布密度各种间均有明显差异,这些微细差别可为李属植物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秋海棠属植物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秋海棠属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花粉粒均为超长球形,具三孔沟,条纹状雕纹。花粉粒大小和外壁雕纹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五种豆科(Leguminosae)植物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观察了内蒙古五种豆科植物的花粉形态,该五种分别属于黄耆、棘豆和雀儿豆等三个属。黄耆与棘豆属花粉形态比较一致;花粉粒一般长球形,具3-孔沟;外壁具小穿孔状雕纹。花粉粒大小与穿孔直径的大小因种而异。雀儿豆属的花粉形态比较特殊,明显区别于前两个属;花粉粒扁圆球形。极面观近三角形;具3-孔沟,外壁在沟间区具近脑纹状纹饰,在沟界极区具小疣和小穿孔。具近脑纹状纹饰的花粉前人在山羊豆族里尚未发现。此外,作者根据本文结果结合前人的工作探讨了花粉形态对该三属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药菟丝子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俊英 《山东科学》2003,16(4):14-1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东菟丝子属(Cuscuta L.)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该属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4沟。表明该属花粉粒大小、孔沟数量和外壁雕纹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15个异细胞质中国春及对照中国春分别与黑麦杂交,结实率有所不同,出苗率差异显著,异细胞质对F1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有影响,Ae. sharonesie和Ae. bicornis细胞质分别促进和抑制中国春与黑麦F1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用八倍体小黑麦回交F1,回交结实率差异显著,t检验表明,异细胞质对F1产生有功能雌配子有影响,Ae.crassa细胞质诱发雄蕊雌化.继续用八倍体小黑麦回交,得到4种异细胞质八倍体小黑麦,细胞学观察表明:减数分裂不稳定,多价体明显增多.利用Ae. juvenalis, T. timopheevi等4种细胞质可以将黑麦中有益基因直接转移给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