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近年来,汽车产业领域绝大多数的创新都与汽车智能化系统相关,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随着汽车产业发展以及人们对驾驶体验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涉足汽车智能化领域,将尖端的IT技术运用到汽车上,使汽车的操作性更简单,并且大大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按照全省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杭州厚植数字经济强优势,加快制造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未来工厂",做强做优"产业大脑",不断补齐制造业发展短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将杭州打造为全国智能制造领先...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数字化出版的需要,加快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对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角色进行了定位分析,认为数字化时代的科技期刊编辑应是会应用数字技术的复合型编辑,并提出了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综合信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数字产品营销能力和数字版权保护意识及能力等新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期刊编辑从传统期刊人向现代期刊人的转变,从而促进科技期刊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信息产品商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技术与应用论坛暨数字化3C产品展览会”将于2001年7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举办.此次展览会将展示国内外数字化3C产业最先进的技术与产品,观众将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数字化生活”. 本次展览将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参与,展现出一个数字化时代.所展示的产品主要包含以下几类:嵌入式操作系统与核心技术;掌上数字技术及产品;数字信息终端产品;无线技术与产品;计算机、外设及配件;Internet服务、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杭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指出,要坚持数字化、产业化、城市化"三化融合",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17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报告指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已经是全球数字技术领域的领头羊,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报告认为,巨大的数字化潜力归功于3个因素。一是中国市场体量庞大,网  相似文献   

6.
从加油到充电,电动汽车的链条之长使得各个行业都想从中分一杯羹。未来如何将取决于国企能否利益割爱、民企能否做活、外资如何动作。4月19~28日举办的第十四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新能源汽车成为主力阵营。国产品牌奇瑞、比亚迪都尽全力展示自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丰田、本田和福特等海外车企则或带来可以量产的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杭州限牌政策对车市的影响,其中大多数车企在限牌后都销量大降,尤其二手车和大部分自主品牌汽车,但也有一些高档品牌并未受太大影响。车企随之也调整了营销策略,如积极促成有车牌客户成交、视需要给客户上外地牌照、对竞价客户实行补贴等方式。但是最终车企竞争拼的是稳定公道的售价以及优越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之下,中国企业也纷纷在国家持续出台的数字化战略指引下,早早开启了转型的步伐。但在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实践过程中,不少企业发现:数字化转型并不是"数字技术"的简单引入或转化,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变革工程。  相似文献   

9.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琳  李军富 《长春大学学报》2011,(12):116-118,125
汽车成为大众化的出行载体,由于其功能复杂和科技含量高,引起相关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针对高校新开办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如何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对学生实施适用性、高效化的教学,将他们培养成市场急需的汽车服务人才,是学校目前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实施课程模块一体化教学,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利用地方资源,发挥专业特色,在地方环境、师资、教学、教材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这是百年汽车历史与中国创造的有机融合。二十载风雨兼程,吉利几代车驰骋天下路,创造世界品牌;畅享未来,让世界充满吉利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出行革命正在发生。汽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了拥有全新科技生活的载体。吉利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奏响了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新乐章,引领智能出行新体验。吉利纯电动汽车"未来工厂"是在"追求满足客户极致体验"的战略下.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化信息服务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数字化信息服务技术与数字化旅游相结合,数字旅游伴随着旅游业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而衍生,已经成了为当前数字旅游发展的新方向,这种数字旅游新方向将通过数字技术与旅游资源的充分融合,而增强人们对于旅游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在数字化信息技术所营造的空间氛围中,可以更好地帮助旅游者满足"本我"的体验欲望,在释放"自我"的情感体验中,寻找到"超我"的价值。本文以Google earth资源作为数字化导航平台,构建这一信息技术在旅游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象图形学会、青岛文物局和山东计算机学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数字博物馆与文化自然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数字博物馆与数字科技馆高级论坛"拟于2009年7月27-29日在青岛召开。诚征数字博物馆与文化自然遗产数字化及保护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有关新技术、应用与方法的论文、专题讨论、演示等。会议正式论文将在《系统仿真学报》增刊上发表。  相似文献   

13.
正伴随金融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正全面渗入信息安全、支付清算、智能风控、财富管理、智能投顾、保险等各大领域,重塑金融产业全流程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迭代。通过数字化技术加速金融产品创新,必将为金融发展提供重要的驱动力。由Top智汇主办的数字化系列会议之2020数字金融峰会将以"助力金融原力觉醒"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字经济浪潮正澎湃而来。在浙江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一批批优秀企业,不断朝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方向努力,而省会城市杭州已成为浙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代言。全球第三大公共云服务商阿里云目前用户总数已突破230万,海康威视积极布局高端存储器领域。接下来,杭州将在5G、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技术将成为未来知识信息的表达与传播方式,也将会成为人类主流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在全新的数字化环境中,学术期刊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形成新的编辑管理模式,从传统的编辑方式中解脱出来并与未来数字化生存方式接轨,已成为其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笔者所在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引进编辑系统软件,实现在线审、编、校的尝试,本文提出了在数字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业务管理的引入条件及其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杨斌 《科技资讯》2015,13(3):97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汽车逐渐成为现代人出行代步的主要工具之一,交通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人汽车出行的安全需要,有车一族对安全出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基于此,该文就汽车主动安全关键性技术做出简要的阐述,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大胆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杭州科技》2008,(2):64-64
众泰汽车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车企新军,通过买断台湾丰田特锐车型技术、模具和生产线推出的个性化轿车"众泰2008",在竞争激烈的乘用车市场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18.
"未来工厂"是广泛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现代化工厂"未来工厂"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也是智能制造的缩影。未来智造,会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智造会有怎样的未来?我们发现,当前,我国制造业走过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等发展阶段,已经搭建起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制造业基础设施,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这让我国具备了实现智能制造、推动全球产业链变革的可能性和基础实力。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建设》2023,(6):15-16
<正>新华三集团投身“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实践,打造浙江省“未来工厂”标杆——新华三“未来工厂”,同时,推出工业数字大脑计划和数字工业融合解决方案,充分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数字化创新平台,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指示精神,围绕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相关工作部署,新华三集团积极参与浙江省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投身“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实践,打造浙江省“未来工厂”标杆——新华三“未来工厂”,同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方便、环保的电子阅读方式.在手机阅读兴起之际,"iReader读书走进大学殿堂"对掌阅iReader进行了一系列包括微博营销、社交网络营销、视频营销的线上及DM直投等线下的创新营销活动.该文将对其营销活动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简介,同时从市场营销理论角度详细分析两个环节的优点和不足.最后结合此次营销经验,对手机阅读软件今后的营销活动提出建议,以期完善其营销策略,并展望手机阅读软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