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3年、2007年、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数据,利用基尼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经济区县域经济时空格局演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2年间蓝色经济区经济总体差异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22003年、2007年、2012年的蓝色经济区县域经济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经济区内存在高值、低值集聚现象,高值多集聚在以烟台、威海、青岛为中心的北部环渤海沿岸和南部黄海沿岸地区,低值多集聚在西北黄河三角洲区域和中部内陆地区.3蓝色经济区县域经济冷、热点区域空间格局在不同年份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4蓝色经济区经济差异格局演化驱动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地理区位、政策与区域发展战略、资源基础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一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急需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保障。广西高校通过改革创新大力培养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经济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有力助推经济区发展;北部湾经济区通过提供良好环境、搭建良好平台,支持帮助和有效促进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区域内高校人才培养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双赢互动。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13,(23):29
空港经济是白云区乃至广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广州打造全球综合航空枢纽促进北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白云区正在全面推进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和统筹、用地的梳理和建设、产业的培育和招商等工作,拉开白云空港经济区的建设框架,打造年产值达千亿级规模的临空产业集群。白云  相似文献   

4.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新战略支点的关键。北部湾经济区在发展现代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以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为核心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新的战略支点,必需树立现代产业发展新理念,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项目和园区建设,全面提升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立足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5.
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背景下,如何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当今乃至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的机遇,以及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求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联系是探究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合作能力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测算经济区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对外经济联系度,探索经济区内经济发展状况和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经济区内部互动存在差异,呈现区域北部经济联系密切、互动频繁,经济发展较好的态势;区域南部地区联系疏远,经济发展不够活跃;从对外经济联系总量来看,南宁市处于核心地位,在北部湾经济区经济主体中发挥主导作用。总体来说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不够协调,极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原经济区2003-2009年的经济发展数据,本文构建了中原经济区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原经济区服务业竞争力空间格局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空间现状呈高值分散、低值集聚,空间的不均衡性及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2003-2009年服务业竞争力水平整体提升,高值数量增加,极低值数量减少,"金字塔"型结构弱化,"双高型"集中分布于服务业竞争力高水平地区的北部.最后文章从潜力及结构因子、极化涓滴效应和距离衰减规律等方面分析其空间特征的驱动机制,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国务院颂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了海西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极大关怀和殷切期望,这也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沈北新区位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的北部,是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郑州郑东之后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媒体产业面临的技术成熟与政策破冰带来的双重机遇,分析目前潍坊市新媒体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基于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叠加的优势,提出潍坊市新媒体产业发展战略,为政府搭建新媒体产业平台,组织实施电视、广播等重大工程建设提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专家访问法等分析土地流转背景下的农民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基于体育学、人口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研究《中原经济区规划》纵深实施时农民体育事业发展的决策问题。从民生视域角度探讨中原经济区农民体育事业发展的决策,中原经济区农民体育事业发展政策的制定要遵循以人为本、亲民便民利民、利益整合、近期与长期结合等原则,要有新构想、结构化理性和组织化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以2014年以来的5年间海西经济区"淘宝村"数据为基础,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挖掘理论,借助ArcGIS10.1分析工具,揭示不同空间尺度下海西经济区"淘宝村"的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西经济区"淘宝村"在市域范围呈现逐步扩散趋势,但空间分布明显不均;海西经济区"淘宝村"存在明显的连片化集聚,跨行政边界明显,进一步探讨其集聚模式:即北部浙东南虹吸型集聚、中部闽东南蔓延式集聚和南部粤东北独立型集聚模式;县域尺度,"淘宝村"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空间极化特征突出,集聚类型稳定,空间内部差异显著."淘宝村"集群发展打破行政边界的分割,这一现象对海西经济区突破行政区划束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空间布局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导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柱,是体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式。在充分借鉴产业集群理论及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以及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构想。以期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日益加速,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对农业发展质量提出新标准,丽水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以跨越式发展理念,聚焦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承担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提供新示范的重要任务。丽水是浙西南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共享的"大花  相似文献   

15.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年和2009年两个时间截面,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对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测度,根据计算结果将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分为高水平平稳型、较高水平增长型、较高水平缓增型等14种类型.结果显示,2000—2009年,中原经济区城市流强度空间整体格局保持不变,呈现围绕郑州、洛阳的圈层结构;中原经济区北部围绕郑州和洛阳形成城市流强度高梯度区域,而南部由于处于经济区边缘,且处于省际地区,为城市流强度低梯度区域,故在南北方向上北高南低;东西方向上,东部受经济近邻效应影响明显,而西部紧靠西部欠发达地区,故城市流强度东高西低;随着时间的变化,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溢出作用开始凸显.  相似文献   

16.
根据旅游业、科技创新、交通运输业3个子系统交互耦合的作用机理,构建我国旅游业—科技创新—交通运输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08—2018年我国八大经济区的3个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及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八大经济区中,除了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的部分年份外,其他区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均滞后于旅游...  相似文献   

17.
中原经济区城市效率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得2004-2013年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的城市效率水平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4-2013年中原经济区城市效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邻近性和波动性,城市效率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城市效率水平相当的城市在区位上较为集中;(2)中原经济区城市效率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效率高水平区由2004年的中部、北部转移到2013年的西部和东部;(3)郑州、漯河、济源、亳州、邯郸、长治、晋城和运城等8个城市的城市效率属于高效稳定型,开封、洛阳、平顶山、濮阳、许昌、南阳、周口、淮北、宿州、蚌埠、聊城、菏泽、三门峡和邢台等14个城市属于波动变化型,其余的8个城市则属于亟待增强型.  相似文献   

18.
从海峡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中,找到不同经济区发展模式的异同点。分析了各经济区不同的区位条件和产业模式,得出海峡经济区所具有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提出海峡经济区应采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相城区地处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腹地,位于苏州古城区的北部,北与常熟相接,西北与无锡相连,西南与东南分别为苏州高新区和工业园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交通十分便利。相城区东距上海85公里,西距无锡30公里,北至南京185公里,南至杭  相似文献   

20.
陈潇潇  徐新 《科技信息》2012,(35):235-235
淮海经济区由苏鲁豫皖4省边界的20个地级市组成,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的省际边界区域。淮海经济区域市化具有其独特的区位、自然、交通设施即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因素。淮海经济区新型城市化发展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栽力,走集约型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