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留学生对惯用语既感兴趣,但又因为难于理解而倍感棘手.文章从惯用语的性质特点入手,针对留学生惯用语使用中的三种偏误现象:语义偏误、语法偏误、语用偏误,提出了惯用语教学的四项对策,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山西方言惯用语在语义上具有描绘性和贬义性的特点.在惯用语的语义形成过程中,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对惯用语的语义扩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前言谚语惯用语是语言文学宝库中之精华,德语中之谚语惯用语数以干计。本文对德语中之谚语惯用语仅就下列三方面进行探讨。①历史概况:从历史上来观察德语中的谚语惯用语,介绍德语谚语惯用语的概貌和作用。用实例阐明德语中的谚语、谚语惯用语以及一般惯用语在形式、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并给予明确的定义。②实际应用:指出德语中谚语惯用语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运用谚语惯用语。③翻译比较:通过德汉比较,说明德语谚语惯用语的可译性。用实例说明德汉谚语惯用语的原则译法。  相似文献   

4.
刘壹 《科技信息》2011,(6):161-161
汉语的惯用语口语性特征决定了它们决大多数来自于日常生活,而通过花相关的惯用语,将花的形状、颜色、习性、性态及功用等方面描述,在对花草本身特征的描绘的同时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人们的心理。1.相通的惯用语「槿花一日の栄」和「芳槿无终日,贞松耐岁寒」这两句惯用语都是描述木槿花的。木槿花的花语日语中是「信念、デリケートな美、永遠な  相似文献   

5.
<正>熟语是现代汉语词汇中极富生命力的一部分,惯用语属于熟语.惯用语是口头语中短小而定型的习惯用语,惯用语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比喻性,用比喻的方法来表示意义,简明生动,通俗易懂.本文拟就惯用语的比喻性谈点看法.一一般的短语的意义是构成短语的各个词的意义的组合(包括语法关系在内),词的意义是什么,组合的意义仍然是什么.例如:1、老太太那边的门早己关了.老爷正在厅上看南京来的东西,那一条路定难过去.如今只好走后门.  相似文献   

6.
英语惯用语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分析了文化对惯用语的影响,并给出了翻译实践中英语惯用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惯用语是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精炼,表意生动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许许多多的新惯用语不断涌现,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本文意在对惯用语意义的特点作一探讨。一、贯用语意义的定型性惯用语是一种定型性词组,这主要表现在它的整体意义的定型上。惯用语整体意义的定型,是指它是以整体结构表示某种意义。例如,  相似文献   

8.
勾晓红 《科技信息》2011,(28):151-152
本文以俄语惯用语中的"собака"作为切入点,以коннотация为理论基础,在语言文化学的视角下详细地论述了汉俄语中"狗"所蕴含的文化伴随意义,以便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俄罗斯语言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吕昭君  马瑞 《科技信息》2009,(20):120-120
惯用语语义教学是韩国语教学过程中的—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韩国语身体词惯用语的语义特征和语义构成的分析.初步探讨韩国语惯用语语义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让他死是件很简单的事儿当赵迁仅凭其母亲妖冶的姿色和香气袭人的枕头风,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哥哥赵嘉的太子之位,在国王宝座上与郭开之流声色犬马到第七个年头时,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李牧突然间就死了。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高校应着力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健康活动;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构建多向互动、效果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及注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5.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6.
由《老子》中的“水”看其“不争”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老子》人生哲学的论述很多,而我们则从《老子》中的"水"所反映的"不争"思想的角度去审视其人生哲学。要理解这种哲学需要用"不争"的心灵和态度,把"不争"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并将之升华到对人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群经音辨》为宋代贾昌朝所著的中国第一部多音多义词典。此书收录的字均见于《广韵》,一般认为,此书与《广韵》属于一个语音系统。但是,将此书的注音与《广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属同一语音系统,《音辨》却对《广韵》的反切仍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一、将类隔切改为音和切;二、按照当时的实际语音进行改变,表现出实际语音的音系情况。因此,《群经音辨》不仅反映了实际语音风貌,同时为《广韵》反切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0.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