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立平  彭闯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2):132-133,150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武术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杰出代表,虽在文化孕育、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其强身健骨、拼搏进取,追求和平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因此,本文从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武术的不同特点阐述出发,分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找到奥林匹克与中华武术的契合点,借以进一步推动中华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文章对这两种价值观念的差异进行了剖析,并从哲学、宗教、地理、历史等方面来探讨了其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3.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美社会文化差异理解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  顾相菊 《科技信息》2010,(27):167-168
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通过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定义和辨析,分析了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进而解释中美人民在行为、思想上的一些区别。对这种差异的深刻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而且能更准确地理解西方社会文化,从而实现东西方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略论中西宗教中的真善美——中西价值观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聚了历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又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同时它又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透过对中国的儒、释、道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真、善、美等观念的比较可以透视出中国和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与西方宗教中,认知价值方面“存而不论”与“追根溯源”的不同取向;“入世”与“出世”的不同人生理想;“优美”与“壮美”的不同审美情趣等都表现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些特点,对于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质,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聚了历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又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同时它又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透过对中国的儒、释、道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真、善、美等观念的比较可以透视出中国和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与西方宗教中,认知价值方面“存而不论”与“追根溯源”的不同取向;“入世”与“出世”的不同人生理想;“优美”与“壮美”的不同审美情趣等都表现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些特点,对于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质,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梅 《科技信息》2009,(24):I0118-I01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中西方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还要充分重视传授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芊夏 《科技信息》2012,(12):260-260
体育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丰富起来。文化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的概念,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体育文化。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哲学基础、体育语言符号、体育思维方式、宗法制度、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等方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中两支艳丽的奇葩,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与互补将会促使形成新的世界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8.
王珍 《科技资讯》2010,(31):165-165
大学英语在为我们带来第二语言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的同时遇到了价值观念冲突的问题。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引导学生,客观的分析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的优劣之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心理在各自语言中的积淀会显现出来,构成交际的障碍。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本文着重分析了内倾和外倾这两种文化心理的差异及其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审美心理三个方面的体现,并指出:只要交际者能够了解这几个方面的差异,就能够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在两种文化心理差异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在历史上基本同期,都属于中西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风格。其家具文化的审美意识比较是中国传统家具与西方古典家具的对话,更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和西方审美价值观念的碰撞。文章通过比较得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各自具有的家具文化特征及审美特点,从而进一步充实家具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1.
谈西方礼仪的基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其本质是文化,是一种文化的特殊形态,由于各个国家,特别是欧美等西方国家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状况不同,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不同,民族心理品质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文字和价值观念不同,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基本特色有4个方面:一是女士优先,二是尊重隐私,三是表露坦率,四是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特性变得越来越明显。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造成了广告词使用过程中的文化冲突,而跨国企业在宣传产品时通过提炼和加工,不断加强广告的文化适应性,以获取跨文化广告的最佳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在诸如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这使得中西方语言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给东西方文化学习与交流带来了很多困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窑切。随着联系的目益加深,中西方文化冲突也逐渐增加。语言交流是交流最主要的形式,语言的使用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该文通过对中西方道德观、世界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分析,探索中西方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传统节日承载着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性格、信仰、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民族文化内涵,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处在相互融合与相互碰撞中。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则是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相互碰撞与冲击的典型例子。对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进行对比,有利于筛检其在固有的价值观念、情感心理和文化符号方面所负载的积极因素和精神蕴含,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历史内涵,增强其文化传播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不可译性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语言上的和文化上的,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的。中国与西方英语国家在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地域文化、思维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克服这种翻译障碍的途径是加强文化交流,扩大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  相似文献   

16.
徐晓燕 《科技信息》2006,(9):343-344
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重要性,但现今文化输入存在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没有兼顾到输入的两面性,即没有兼顾到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具体的文化知识与本质抽象的价值观念系统,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系统的习得与交际行为的具体操作,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要正确理解这些关系,并做出相应措施兼顾文化输入的两面性,使英语教学真正到位。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熟悉掌握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对翻译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方在文化生活、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这就造成了翻译的障碍。要达到两种文化之间真正的交流,只有将翻译与文化自然结合,从而避免交流中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革命和爱情是人物成长小说中常见的题材,《双城记》和《芙蓉镇》两部看似不相关的小说都涉及到了革命腥风血雨中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历程都透出了作家对特定时代下人们境遇的思考,其中人物的爱情命运的不同与作者爱情观和中西方文化传统中价值观念的差异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李雪婷 《科技资讯》2014,(7):200-200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进程,大量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随之涌入。这些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已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如何巩固与维护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地位,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谈下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由于人们所处的地域、地位、语境不同,价值观也是多种多样的、发展变化的。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与冲突:表明对西方文明挑战的对象;同西方文明自决和民主相背离——即价值观念反弹;以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为传统基因的东方价值观最难加入西方价值观。唯有东方人所拥有价值观才是最文明的人性类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是21世纪中国青年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