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志娟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9,(6):102-104
废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其小说具有一种梦幻般的审美特征。审美乌托邦、田园牧歌情调以及禅宗式超越的精神追寻,营造出废名小说中一个个镜花水月般的“梦幻”世界。 相似文献
2.
漆福刚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18(4):63-65
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个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充满着幽静和平之美,颇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和田园诗的韵味。其幽静平和的美学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叙写和对大自然的禅味审视,即将少女诗化,将俗人雅化,将平凡田园劳动美化和注意时空的构成,诸多意象的衬托,空寂、清远、静谧的展现。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创作个性,是因为他当初是一位诗人,且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同时他又是一个佛教徒,对佛教禅学有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田广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7,29(3):35-38
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废名向来以作品晦涩难懂而著称。其晦涩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简练含蓄和主题的含混模糊,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互文与反讽混合的修辞手法,二是文本的复调意味,三是作品中的禅道意蕴。晦涩作为废名小说的标志性特征,不仅仅是一个文本现象,而是上升到了诗学和美学的高度,体现了废名对小说美学的独特追求。废名在中国小说现代转型进程中的选择和努力,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丁增武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3):55-58
潘军在小说中非常注重与读者和社会保持叙事的距离,对于这种距离的纯技术追求日渐演变为一种风格.而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潘军向读者展示了他写作的智性.距离与智性构成了他叙事的主导风格. 相似文献
5.
陈国恩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8,(3)
废名的小说有禅味,这是他受禅佛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禅味主要表现为人物描写的失“真”,主观化的时空模式,文字的充满机趣以及清静空灵的艺术风格。废名小说的禅意有一个产生演化的过程──从玄佛艺术精神到禅宗艺术精神。他进一步倾向“平常心”,作品反而失去了前期小说的飘逸潇洒的神彩。 相似文献
6.
当代新潮小说家北村的小说颇具先锋意味,提供了小说形式分析与解读的标志性文本。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盛行,使叙述者在故事内外、当下与历史、主观与客观间自由穿梭,赋予作品以无数外在悬念,有效推动叙述的展开。叙述视角的自由切换又构建了重重迷宫,无数内在悬念由此产生。二者内外交织,借以顺叙、倒叙、插叙及预叙等手法的运用,共同构筑起北村小说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7.
废名的乡土小说不是着眼于揭露民间疾苦,而是以田园诗的格调来描写乡土风情;而沈从文笔下,则更多展示出乡村社会历史文化的常数与现代文化的变数交织而导致的矛盾冲突及人的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8.
朱伟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86-90
以“美”和“奇”称的废名小说,有着像“电影一样”流动画面构成可视性的特点。“梦”是他连接“诗境”“画境”的媒介,废名的写作即是“构梦”。 相似文献
9.
废名的乡土小说不是着眼于揭露民间疾苦,而是以田园诗的格调来描写乡土风情;而沈从文笔下,则更多展示出乡村社会历史文化的常数与现代文化的变数交织而导致的矛盾冲突及人的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10.
闫继承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0(1):17-19
二十年代中国文坛涌现出一批致力于描写故乡及小城镇生活风貌的作家,其关注的焦点有贵州、浙江、安徽……,其中沈从文对湘西的歌唱和废名对湖北黄梅的描绘,以其不同的美学追求,构成了两个风格独特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1.
陈忠猛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3):86-89
奥斯卡.王尔德的喜剧作品《认真的重要性》以其巧妙的构思,诙谐言语,赢得了众多的青睐而堪称闹剧性喜剧中的经典。本文将从其叙事逻辑及文体特征来作一分析,以揭示出剧作家所追求的一种讽刺的艺术效果以及其蕴涵的艺术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鲁美妍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17(2):157-160
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叙事风格上发生的从写实到反讽的明显转型:当代作家重新调整了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叙事立场,从“自赏”转为“自审”。90年代以来,“反右”“文革”小说叙事风格的演变,是作家从政治反思到人格反思,从“感谢苦难”到直面精神创痛的嬗变过程,深刻传达出作家的创作立场、价值取向和历史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徐訏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具有四个方面的叙事特色:很耐读的情节;扩大了的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心理深度和哲理色彩;诗意化和情感美。因为具有这四个方面的特色,徐訏小说一直拥有众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4.
蒋勇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1):51-54
奇幻文学在当下的流行,与其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佛教思维的吸取,奇幻在叙事上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叙事范式,对叙事的延展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报应思想和心态的应用又使得奇幻在叙事上统一了时空的内在逻辑,奇幻对佛教思维的吸取,不但成就了自身的文学魅力,对叙事时空也进行了一次有力的开拓。 相似文献
15.
曾丽华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6,14(2):93-96
80年代中期后,王安忆小说叙事观念逐渐明晰,“讲”故事的意识突出。其小说叙事以“第一人称视角”、“人物有限视角”和“视角越界”的应用为独特,并产生陌生化效果,完成了心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左传》叙事艺术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传》的叙事艺术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伏笔艺术。以小事作大事的伏笔 ,揭示大事发生的根源 ;(2 )论断艺术。在叙事中寄寓作者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 ;(3)跳叙艺术。故事情节大胆跳跃 ,使叙事更精练 ,关键环节更突出 相似文献
17.
徐岱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7-46
从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发的不同声音中,我们能够解读出大众对早已从万人瞩目的中心走向无人喝彩的边缘的小说文类的一种在意。这为我们重新认识小说艺术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价值,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事实表明,问题的关键在于"媒介时代"的"信息人"的去人性化。而迄今在小说学领域仍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叙述学,对此起到推波助澜的消极作用。为了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我们需要借助叙事哲学的力量,从关于故事的小说诗学中寻找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十八世纪小说的"兴起"给女性作家们提供了展示自己声音的机遇,但由于根深蒂固的男性主导话语权威,她们必须借用男性中心的律法和规约,通过贴近主导话语权威的方式,从内部颠覆其权力机制,从而呼出自己的声音,建构自己的话语权威。奥斯丁正是这样一位作家,她通过变换写作策略的方式,巧妙地采用某些间接的、迂回的写作策略和技巧,从而合法有效地构建自己的话语权威,奠定她作为经典作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
易小斌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15(3):53-55
在叙事理论中,叙事视角的艺术选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叙事谋略。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其叙事视角包括三种基本类型,且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功能,难分高下优劣。因此,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就应该根据三种叙事视角各自的特点和优点,根据小说题材、内容和生活容量进行艺术选择,做到合理选择、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