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个微时代正在悄然到来,编辑的日常生活方式日益碎片化,主要体现在时间、信息、知识与学习的碎片化。而微时代与碎片化所带来的大量微型内容,能够促使期刊编辑进行碎片化学习。这种碎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包括利用移动工具、概念图、网络搜索、网络对话交流以及微博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学习范式在悄然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零碎的、自主化的、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以适应当前的碎片化学习和生活范式,在此大背景下,微课程应运而生.微课程备受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可汗学院、TEDEd、佛山微课备受关注.然而,微课程尚属于新生事物,其发展还需要更多的理论、方法等辅以支持.笔者主要从微课程的起源、微课程的内涵、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3.
运用HTML5新技术和B/S三层体系架构,设计一个适合多终端和移动学习的微课视频系统,实现微课视频的录制、上传、转码和跨平台在线点播等功能,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碎片化学习要求,有利于微课教学的推广,并为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人们使用移动产品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导致传统办公室环境下的线性任务模型难以满足用户对移动计算任务的可用性需求,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的移动计算任务模型.该模型将整个任务流程碎片化,与传统任务流程相比,减少了用户的记忆负担和专注于任务的时间,从而使用户能以更自然的方式使用移动产品进行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之一,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使科学家的个人知识转化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共识,使单一的技术理念与生产力等要素相结合,促进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在当前背景下,人们对信息快餐化的需求,使科技传播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该文将针对碎片化时代下科技传播的新局面展开讨论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智能手机功能的日渐完善,移动学习逐渐成为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具有很多适合语言学习的特点,基于智能手机移动平台的英语学习是英语移动学习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形式之一。该文简要介绍了移动学习的意义及其特点,探讨了基于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平台的小学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特别是既催生了人们对于碎片化知识与信息的需求,也出现了满足人们碎片化需求的实现手段与途径.由此,将知识变现为商品明码标价的"知识变现"产业应运而生.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知识变现产业的缘起,然后从传统媒体、音频、视频、阅读、IP 和广告等六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我国知识变现产业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知识变现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预测.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在信息化时代下日渐式微,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大学英语试听说的教学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借助移动端进行学习是大势所趋,通过碎片化的学习,可以避免零碎时间的浪费,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黄辉 《科技资讯》2014,(2):253-253,256
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样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图书馆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为读者随时随地的提供各种资源与服务,进而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在图书馆参考咨询中应该进一步引入移动技术,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以及多样性的服务。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移动技术的图书馆参考咨询现状,以供有关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量新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碎片化学习成为正式学习的一种补充方式.首先,从平衡碎片化学习和正式学习目的出发,对碎片化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进行梳理,总结出碎片化学习的“利”和“弊”.然后,从碎片化学习认知情况,碎片化学习意愿情况,碎片化资源选择情况和碎片化知识应用情况等4个维度对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最后,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提升路径,即对知识碎片进行复原和重构.以期帮助大学生群体冲出“信息茧房”,优化碎片化学习路径,提高智慧学习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新的职业不断出现,相应的岗位培训需求出现。新的条件下,岗位培训具有时间碎片化、地点移动化、对象多元化的特点,按照职业特点将岗位分解成若干微岗位,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培训是一种可行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要求人们必须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自我发展才能适应生存的社会,而终身教育又要求人们能够培养可以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观念、方式和方法等几方面探讨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学能力,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和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基于移动终端的随时随地、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青年一代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一种新方式.基于iPad电子教材,具有富媒体性、交互性、关联性、开放性等特征,能够多方位刺激学习者的感官,与学习者进行双向互动,增强学习者的参与性,成为理想的教与学的资源.在"初级维吾尔语"电子教材的建设过程中,课题组对其教学设计和制作流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完成了该课程的电子教材开发.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同时也使图书馆的读者培训工作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阐述了阅读与碎片化阅读的概念、特点及具体表现形式,并从实施变革创新和寻求媒体融合、改变发展策略、实现移动阅读的优化、推行全民阅读理念4个方面,对碎片化阅读状态下的读者培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当今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也产生了新的教学模式,其中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大势所趋。这种学习模式利用移动终端和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这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设计开发了碎片化学习模式,并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采用碎片化学习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受新媒体等发展的影响,改变了原有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方式,除了课堂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学生浅阅读的现象比较常见,加上信息泛娱乐化现象等影响,对高校学生的阅读、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时代信息碎片化发展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并探讨了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纪福菲 《科技信息》2013,(26):80-81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手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这种移动终端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为人们的学习工具,移动学习正悄然融入大众生活中。开发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是研究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只有注重移动学习内容的优质性才能使打破时间和空间束缚的按需学习成为可能。本文结合手机移动学习的特点和用户体验的思想,探讨手机移动学习内容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泛在化、碎片化的学习是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特点。基于多年虚拟实验开发经历,分析当前虚拟实验开发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移动端的化学虚拟实验室的构建理念、框架和技术手段。通过实际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优化系统,以满足当前00后为主体的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自主线上学习的需要。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最终实现了实验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科技与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艺术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下,以通识性教育与专业化教育为主的艺术教育呈现出多样的新形态。O2O模式、社群教育、STEAM翻转课堂,激励性课程等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形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技术能够改变资源的不均分配,能够为西藏地区社会艺术教育行业的发展带来变革。但是与此同时,机遇与挑战共存,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矛盾,碎片化知识和系统化知识结构的冲突,参差不齐的内容等问题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行业推动者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崛起,IT技术帮助教育行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教育的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游戏化、社交化,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特征。文章首先从移动设备及网络的成熟、用户移动学习行为习惯的形成、教育资源的信息化三方面分析了移动教育兴起的原因并指出其重要意义。其次重点介绍了电子书与教育类APP、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全新的教育新模式,大数据、游戏化以及社交媒体等技术、教育方面的创新。文章最后部分对未来移动媒体教育产品的六大特征:跨平台多端合一、情景式互动式、碎片化、个性化、游戏化、社交化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