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狂鸟)     
在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太(太原)宁(宁武)公路两侧,山高水低,林稀草密,悬崖峭壁比比皆是,这为大(?)(Buteo hemila-sius)营巢繁殖,传宗接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读音:狂)为一种猛禽,隶属隼形目、鹰科,是我国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环境污境严重,致使大(?)生存遭殃。我们于1989—11992年,在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附近海拔1300米的地段,发现了大(?)的繁殖地,并获得了全部的繁殖资料。巢址及巢  相似文献   

2.
在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茂密的灌木丛中,常年生活着一种俗称“黑老婆、黑串串”的鸟,其实它的学名叫做山噪鹛(Garrulax davidi)。在山西省为留鸟,为我国所特产,隶属雀形目、鹟科、画眉亚科、噪鹛属,  相似文献   

3.
话麝     
麝(Moschus moschiferus)俗名香獐、獐子、香子、山驴子等,为哺乳纲、偶蹄目、麝科动物.我国的麝科动物有3种,即:原麝、林麝和马麝,其野生资源相当丰富,约占世界麝资源蕴藏量的70%以上.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等省(区)的为原麝;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为林麝;马麝仅分布于青藏高原.三种麝以林麝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原麝次之;马麝的分布较为狭窄,数量亦较少.据有关专  相似文献   

4.
北国之冬,大地银装素裹,树木落叶归根。雪地上,动物足迹清晰可辨,林间视线良好,是一个调查兽类再好不过的季节。我们承担了林业部的山西省原麝调查课题,第一个工作点选定了巍峨的八百里吕梁山。吕梁山脉横亘于山西西部,山高岭峻,主峰孝文山海拔2831米,为华北第二高峰。古往今来,这里一直是褐马鸡、金钱豹、原麝、黑鹳等珍稀动物的栖身之所。我们这次调查是为了搞清原麝的分布、数量现状、栖息地、活动规律等生态内容,从而为更好地保护这种珍贵动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客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态旅游给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赋予了新的机遇。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旅游市场以太原,大同和忻州区为主,25岁-45岁的游客占有绝对优势,大部分游客月收入400元-800元,其职业为工人,干部和教师为主,学历以高中以上为主,这不仅与游客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相适应,而且与芦芽山的旅游品牌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褐马鸡巢址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5年-1998年4月-7月,在山西省泉沟,芦芽山,五鹿山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的巢址选择作也研究,结果表明,褐马鸡筑巢生境主要为海拔1500米-2840米的针阔叶林小生境中,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均匀分布,巢址坡向主要为NEE和NW向,坡度较大,对巢址1m*1m,10m*10m,植被样方不同层次盖度作统计分析,表明褐马鸡巢址选择更多的依赖于林分郁闭度等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7.
黑鹳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早春,常会出现一种能被多种鸟类所利用的“小气候”特殊生境——向阳直立的悬崖峭壁,岩石裸露,林稀草疏,当地人称“春暖山”。境内生活着多种珍禽:有全身墨黑、红嘴红腿的红嘴山鸦,有刚从越冬区迁回来的寒鸦,但更多的是红彤彤的长尾雀,黑乎乎的煤山雀,还有不远万里从南方迁来这里安家落户、建设家园、传宗接代的“捞鱼鹳”。  相似文献   

8.
蔡晋 《山西科技》2007,(4):3-3,8
文章通过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利用该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条件良好,并提出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自然与人工等多方面关系,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吕梁山北端,地处宁武、五寨、苛岗三个县交界处。境内森林繁茂,灌木丛生,水资源丰富。主峰芦芽山海拔2783米,总体面积32.18万亩。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其特点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在7、8两月;冬季寒冷,盛行西北风。区内分布着多种珍禽异兽。我们在考察中采用以下方法。选定垂直带:根据猫头鹰的活动规律、分布现状和生物学特性、植被类型、海拔高度,选定四个垂直带,即坝门口农耕灌从带,海拔1400米~1750米;梅洞沟疏林灌丛带,海拔1750米~2000米;冰口凹针叶林带,海拔2000米~2500米;荷叶坪亚高山草甸带,海拔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宁武县芦芽山的麻地沟内,坐落着中国最大的冰洞,人称"万年冰洞"。它是除世界极地冰盖和永久冻土层地区以外发现的罕见大冰洞。尽管许多科学家都曾实地探寻过它的形成原因,然而这个谜团至今仍然悬而未解。"万年冰洞"位于北纬38.5度  相似文献   

11.
芦芽山旅游开发对社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芦芽山旅游开发对社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事业已经得到大多数社区群众的支持,但仍有少数居民持反对和无所谓的态度.同时,大多数社区群众对旅游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在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和五台山东台发现的莎草科(Cyperaceae)薹草属(Carex L.)尖苞薹草(Carex microglochin Wahl.)和黑褐穗薹草(Carex atrofusca subsp. minor (Boott) T. Koyama)的野生分布居群。2021年7月采集植物标本,经查为山西新记录种,凭证标本存放于太原植物园标本室,为山西莎草科植物增加了种级水平新记录。迄今山西薹草属植物增至30种。  相似文献   

13.
赤颈鸫为中日候鸟协定保护的鸟类之一.近几年,我们在山西省关帝山、芦芽山等地,对赤颈鸫越冬习性进行观察.该鸟每年九月下旬迁来,翌年五月中旬离去,越冬期230天左右,为本区的冬候鸟. 赤颈鸫常在向阳缓坡的沙棘丛中栖息,嗜食沙棘的浆果,占食物总量的61.5%.可是赤颈鸫对沙  相似文献   

14.
腐殖酸(HA)和富里酸(FA)对土壤肥力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究山西省典型山地森林土壤中HA和FA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和应用潜力,文章对芦芽山阔叶林土壤中HA和FA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来源的腐殖质相比,芦芽山土壤中的HA和FA的芳香性、分子量和腐殖化程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二者苯环侧链上都有丰富的含氧基团;芦芽山土壤HA和FA表面基团类型基本一致,二者均含有木质素、脂肪族和芳香族结构,但是不同基团的含量差别很大,其中FA羧基的含量占总酸性基团含量的86.86%,而HA羧基仅占总酸性基团的46.22%;HA分子量的98.2%集中在中高分子量部分,FA则全部集中在中低分子量部分,计算得出HA和FA的粒子半径分别为3.82 nm和2.14 nm,这些结果表明FA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比HA更强。此外,HA和FA的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均超过2,表明二者皆为宽分布高分子有机物,均适合作为修复环境污染的环保材料。文章结果丰富了我国土壤有机质数据库,并可为未来基于土壤腐殖质修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麝香、灵猫香、河狸香和龙涎香是世界闻名的四大动物香料.这些香料都是哺乳类动物外激素腺体的分泌物.这些泌香动物在我国都有分布,均属于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我国是世界上生产麝香最多、质量最好的国家.分泌麝香的动物有原麝、林麝和马麝等.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主要分布在东北、山西山地森林中;林麝(Moschus berezouskii)为麝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分布于秦岭、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及云南等地山区林中;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体型较大,栖于高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国山西省,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天然冰洞,它如童话中的冰雪世界一样美丽,被人们称为万年冰洞。万年冰洞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的芦芽山上,海拔2300米,人们在其内部已向下开发100多米。夏天,洞外温度最高可达38摄氏度,洞内温度却恒定在0摄氏度以下,积冰常年不化。洞内冰笋、冰柱、冰锥、冰花等随处可见,冰的形态多达10余种。因为世界上已发现的冰洞大多分布在西伯利亚和南极洲等极寒地带,处在低纬度的宁武县不具备形成大冰洞的条件,所以这里的万年冰洞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7.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旅游资源资产价值的测算理论与方法,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采用成本-效益分析中的消费剩余理论,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进行评估,得出了该保护区不仅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蓝矶鸫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1997年的4月~9月,在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蓝矶鸫(Monticolasolitariusphilipensis)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已知该鸟每年4月中旬陆续迁来,9月中旬先后迁离。其栖息环境为悬崖峭壁多岩石依山傍水地带。种群密度为每公里遇见数:在繁殖前的4月为1.36只,繁殖后的8月为2.15只。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窝卵数4枚~6枚,孵卵期为14天,孵化率93.10%,巢内育雏14天,巢外育雏6天~8天。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山西省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类型结构、发展速度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目前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发展速度不均衡、国家级保护区数量和面积过小、结构类型不完善、空间布局不合理、边界区划不清等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五寨县的植被资源与其农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然条件五寨县位于晋西北部黄土高原之上,介于北纬38°44′—39°17′,东经111°28′—113°00′之间。其北临县川河,南依芦芽山,分别与宁武、神池、偏关、河曲、岢岚县接壤。全县境内高度多在1200米以上,最高的芦芽山海拔2784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