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98年洪灾之后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珂珊 《科学》1999,51(2):32-36
  相似文献   

3.
中国主要水系贯通和洪灾形成的地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根据丰富的地质,沉积和古地理资料,指出中国的主要水系均形成于早更新世末。  相似文献   

4.
1997年10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国际减灾日”发表讲话,指出,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与水有关的洪水、干旱和荒漠化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最为惨重,不仅夺走大量生命,而且造成全球每年高达100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一半。他呼吁“各国加强防...  相似文献   

5.
长江的三次全流域洪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祥  钟小珍 《科学》1999,51(2):27-31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有许多呼风唤雨战胜敌兵的神话故事。故事中的玉皇大帝和四海龙王运用天雨、洪水淹没敌兵;风神和雷公、电母也运用自己的风威、电威降服敌兵;各路天兵天将运用狂风、暴雨、雷电、洪水等各种气象武器来制服对手。  相似文献   

7.
在大西洋深处,静静地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岩石之城。难道它就是人们一直都在寻找的——亚特兰蒂斯古城?  相似文献   

8.
9.
近代察尔汗盐湖的变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胡东生 《科学通报》1990,35(24):1888-1888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是著名的固液并存的钾镁盐矿床,总面积为5856km~2,由广阔的盐滩和卤水湖泊组成。本区从晚更新世以来形成四个成盐旋迥,起止年龄:S_1为25000—21800a B.P.、S_2为19700—19000a B.P.、S_3为18000—16500a B.P.、S_4为15000—8000a B.p.。成盐旋迥标志着气候湿润-干旱的间歇变化,进入全新世以来,察尔汗盐湖向干盐湖的演化阶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经络研究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房地产已经连续热了两年多了。除广东等个别省市外,几乎全国的房地产都是一片涨声。虽然也有个别专家学者说几句理性的警言,但挡不住利好的宣传铺天盖地。由于高利润所趋势,许多行业的公司也纷纷插手房地产,似乎这种景气能长期持续下去。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与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51 ̄1995年有关资料,试图从全球气候变化中最显著的厄尔尼诺现象中寻找一些因子作为洪水预报的特征量。对中东太平洋海温,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最大洪峰流量作一分析,初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具体的实用价值的结论,为进一步开展河流的洪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05-06”西江特大洪水对河流碳输出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会国  汉景泰  张淑荣  吕喜玺 《科学通报》2006,51(23):2773-2779
2005年6月西江(珠江主干流)发生了一次重现期近200年的特大洪水事件. 在此洪水过程中, 通过系列采样, 对河水总悬浮物(TSS)、溶解无机碳(DIC)、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进行实验室测定, 对洪水水体的碳含量及其变化特征作了讨论. 这些参数反映了流域地表和地下径流在洪水过程中的变化. 洪水事件对西江POC通量的估算影响最大, 其次为DOC, 而对DIC影响较小. 通过分别对西江全年及洪水期(2005年6月21~28日)的碳通量进行估算, 结果表明洪水期DIC, DOC和POC的通量分别为1.52×106, 0.24×106, 0.54×106 g·km−2·a−1, 分别占全年碳通量的14.87%, 24.75%和44.89%, 洪水期间碳输出量对河流碳输出总量及构成方式有不可忽略的贡献, 研究洪水事件的碳通量对于准确认识洪水频发河流的碳通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袁永海 《大自然探索》1999,18(1):99-102
本文就社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等问题做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根据重庆市丰都县玉溪遗址的考古发现,采用传统考古学方法,从地层堆积特点、包含物、砾石产状、陶石器等多角度分析了该遗址文化层与疑似洪水层的差异,确认了疑似洪水层即古代长江洪水的遗留,并进而探讨了洪水的周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然灾害本身有其显著的特点和规律,主要为:突发性、地域性、群发性和准周期性。特别是主灾害往往可以诱发一种或数种次生灾害;这种非孤立的群发现象,以及灾害发生的准周期规律与天文因素密切相关,已被众多的研究所揭示。我国的研究成果认为:天文因素变化在全球变化的成因中有着极为重点的地位,而天文因素往往是属于初始的、带有根本性的因子。本文即以此分析四川盆地西部洪水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南海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对我国长江流域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利平  夏军  李崇银 《自然杂志》1999,21(3):167-169,170
南海夏季风对于我国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1980~1989年的资料,系统地探讨了南海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和最大洪峰流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强南海季风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强度较正常年偏弱,副高脊线的位置偏北,使得汛期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最大洪峰流量偏小;在弱南海季风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强,副高脊线的位置偏南,汛期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最大洪峰流量偏大.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较高.这一结果为开展长江流域洪水预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铁路通过在既有线路的5次大提速,论述了如何保持铁路的持续发展、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以及满足运输需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