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团簇是一种介于原子与块体的中间相,它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团簇的研究不仅可以探索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从原子一分子一团簇一超微粒一块体的演化规律,而且也是构成微电子器件应用的基础。为了从原子水平上设计和控制材料的结构和磁性,近年来人们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从单一元素构成的团簇转移到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合团簇上。在团簇的研究中,磁性是一个重要而有趣的研究课题,对它的研究可以探索孤立原子中的局域电子如何随团簇中的原子数的增加而成为非局域的,以及固体中的巡游磁性是如何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俞华根 《科学通报》1994,39(18):1672-1672
自从1985年Kroto等在实验上发现了碳笼C_60以来,对于原子团簇这种新的物质形态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经近10年的研究,已发现了许多原子团簇的奇异性质,如幻数性质,小原子团簇异常的催化性能,以及簇反应性的尺寸效应和异构体效应等.最近,在团簇与团簇碰撞(CCC)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于1991年,Lutz及其合作者用计算机模拟了碱金属原子团簇碰撞过程,指出其主要三个通道为:分子聚合、深度非弹性与  相似文献   

3.
林兆军  王占国  陈伟  林兰英 《科学通报》1997,42(16):1727-1728
近些年来,零维物理系统的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迄今,团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离子团簇和共价团簇的研究上,所谓离子团簇和共价团簇即指团簇中的离子或原子是以离子键或共价键的方式结合。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键能比较强,离子团簇和共价团簇中的离子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强,它们间的距离不容易改变。因此,在这些团簇中有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并可通过吸收带边的蓝移证实量子尺寸效应的存在。而对于由分子力结合的分子团簇,由于分子力相对较弱,分子团簇内分子间的距离可以发生变化,分子团簇有一些异于离子团簇和共  相似文献   

4.
团簇的研究     
王广厚 《科学》1992,44(6):25-26,20
  相似文献   

5.
丁二润 《科学通报》1998,43(2):222-223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是当今化学学科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它对合成化学和理论化学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它在催化和超导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而倍受各国化学家的重视.金属交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异核金属羰基簇合物的途径[1].我们也曾经研究了以SFeCo2(CO)9为前体簇合物与金属交换剂Na[M(CO)3CpC(O)R](M=Mo,W;R=H,CH3,C2H5O)之间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杂原子四面体簇合物[2].本文首次合成了两种新型的金属交换试剂:Na[(CO)3MCpC(O)C6H4C(O)CpM(CO)3]Na[M=Mo(3),W(4)],这类交换剂可与…  相似文献   

6.
原子及分子簇化学引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冯万勇1引言原子及分子簇(cluster)是指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原子、分子,或原子和分子组成的聚集体(以下简称团簇)。其原子或分子的数目从2到几千范围内。团簇的定义,通常认为其是中性或电离的由化学或物理键合而...  相似文献   

7.
张霞  李国良  曹亚丽  唐紫超  高振 《科学通报》2002,47(19):1441-1450
半导体团簇可以从微观层次揭示半导体材料的物化性质以及结构过渡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4族半导体团簇的研究为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器件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综述了近年来在合金材料,量子点和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晶体均相和异相外延生长等方面展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报道了14族半导体团簇的形成,尺寸分布和幻数特征,对比了目前用于研究这类团簇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同时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了该类团簇的性质,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光解离,光电离和光剥离等特点,最后从研究体系,探测手段,理论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对这类团簇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Paum  R 刘兵 《世界科学》1991,13(2):8-9
最近在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年会上,"化学的前沿"专题讨论会的两个主题就是簇合物化学和光化学.过渡金属、碳和硅原子簇化合物为化学家们研究固体表面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工具.在许多实验中,  相似文献   

9.
朱湘晓 《世界科学》1997,(2):22-22,21
  相似文献   

10.
激光作用K_3[Co(CN)_6]产生的C_nN~-及其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朝晖 《科学通报》1992,37(19):1777-1777
碳原子簇的产生与结构研究,是近年来颇为热门的一个研究课题。在最近的研究中,我们尝试将碳原子簇中的一个原子用B、N等原子取代,观察由此产生的效应。当我们在自制的研究装置上以脉冲激光束直接作用于K_3[Co(CN)_6]时,在原位的负离子飞行时间质谱计上  相似文献   

11.
Si4+Si3与Si5+Si3团筛碰撞分子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华根  许宗荣 《科学通报》1994,39(18):1672-1674
  相似文献   

12.
纳米技术的本质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尺度在10~(-9)~10~(-7)米范围内物质的结构及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所呈现的重要变化。其目的是对纳米尺度的物质进行操控,在探索其性质基础上构建自然界还没有的新材料和新器件。  相似文献   

13.
14.
水溶液势对丙氨酸电子结构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述  郑浩平  张甜 《科学通报》2008,53(7):758-768
使用基于密度泛涵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模拟了水溶液对丙氨酸电子结构的影响并构造了偶极子等效势. 计算过程分为三步: 首先用“自由团簇计算法”计算了丙氨酸和水分子系统总能量最低的几何位形; 然后基于这一位形, 再由“团簇埋入自洽计算法”得到了水分子外势下丙氨酸的电子结构; 最后用偶极子代替水分子, 并重新计算了丙氨酸的电子结构. 在第三步工作中通过调节偶极子使得丙氨酸电子结构与第二步中水分子外势下的电子结构尽可能地接近. 计算结果表明, 水溶液对丙氨酸电子结构的影响主要是使来自甲基的电子态升高了约0.14 Ry, 使其余各电子态升高了约0.059 Ry, 并使费米面上能隙变宽25%. 偶极子势较好地模拟了水溶液对丙氨酸电子结构的影响. 这将会有效地减少以后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15.
16.
刘韩星 《科学通报》1995,40(2):141-141
重原子原子簇电子结构的研究是科学家感兴趣的课题,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能提供有关金属-金属键的信息,另一方面是能更深入的研究从分子态到固体态的过渡问题.Cu,Ag,Au等制币金属的原子簇的结构和性质在理论上和实验上已有较多的研究,Weltner和Van Zee曾作了较详细的综述.在理论上包括有从头算方法、DIM(diatomic in molecules)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辉  傅强  崔义  谭大力  包信和 《科学通报》2009,54(13):1860-1865
采用室温下吸附乙烯结合高温退火的方法在Ru(0001)表面上制备了单层石墨烯结构.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UPS)研究了石墨烯的生长过程以及石墨烯的表面形貌和结构. 以单层石墨烯为模板, 制备了尺寸和空间分布比较均一的Pt纳米团簇.  相似文献   

18.
高忆慈 《科学通报》1993,38(17):1576-1576
Me_3NO为氧原子转移试剂消除金属羰基配合物上CO的取代反应已经成功地应用在许多取代金属羰基簇化合物的合成上,为了阐明金属羰基配合物氧原子转移反应机理,Basolo,史启祯和他们的合作者首先开展了Me_3NO存在下金属羰基化合物的CO取代反应动力学研究,取得了第一批定量数据。本文将该领域的动力学研究延伸到一个新的氧原子转移试剂-(p-CH_3OC_6H_4)_2TeO,系统地报道了(p-CH_3OC_6H_4)_2TeO存在下,M_3(CO)_(12)(M=Fe,  相似文献   

19.
20.
分形生长中的动力学标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分形生长现象。人们用盒计数法、sandbox法、密度-密度相关函数法和回转半径法等来测量分形聚集体的分形维数,以表征它们的长度标度(或几何标度)。然而,这些分形生长都是非平衡的时间演化过程。故对分形生长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无疑是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