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应急救援因为救援时间短,受地理因素影响小的特点,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有效解决应急物资航空投放力量的调度问题,以大规模自然灾害为背景,设置单出救点、多受灾点的数学模型,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综合指数法来评价不同受灾区紧迫度的情况,从而衡量不同受灾点的差异性,并根据灾区紧迫度设置救援时间窗限制。如果救援物资不能在规定时间送达,则会给受灾区域造成损失,因此引入惩罚函数;在考虑灾区紧迫度情况下,对应急物资航空投放力量进行调度,以救援的总时间最短、救援的总成本最小为调度优化目标,构建数学模型,并通过遗传爬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讨论灾区紧迫度对航空应急物资投放力量调度的影响,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灾害事故发生频次的不断增多、处置难度的不断增大,仅依靠受灾行政区域内有限的应急救援力量根本无法完成任务,特别是在行政区域边缘地带发生灾情时,受灾行政区域内的应急救援力量比邻近行政区域应急救援力量到场慢的情况经常发生。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该文提出了一种多层级应急救援力量协同的方法,包括战区、区域和网格3种协同形式,探究了协同调度的原则,构建了协同调度模型和流程。以不同行政区域的消防应急救援力量协同为例,对区域协同调度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以有效缩短应急救援首战力量的到场时间,有助于优化应急救援调度工作。  相似文献   

3.
以菏泽市城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为例.探讨城市应急救援队伍的措施,为进一步依托消防部队加强城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危机会导致重大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科学的城市应急系统可有效应对和处理危机事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能为城市应急救援提供科学决策支持.针对城市应急系统的特点,结合当前计算机图形技术(Computer Graphics,CG)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a,GIS)的发展,综述了两者在城市应急救援与大规模人群疏散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和研究了集成CG与GIS的城市应急系统的建设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突发灾害事件大规模破坏性的特点,借鉴城市交通路网安全性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应急救援工作的特殊性,建立了应急救援路径选择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将应急救援路径选择评价指标分为成本型和效益型,包括车辆行驶时间、车辆行驶距离、运输费用、可靠性、阻断风险、实际交通流量以及路径交叉路口数等。然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求解指标权重,通过TOPSIS法计算各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的贴近度,求得应急救援路径选择最优解。研究表明,本文求解结果对合理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地震应急物资分配优化是地震应急救援决策工作的基础,研究物资不足条件下应急物资的最优分配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地震应急物资分配的不确定性,论述了用区间数形式描述地震应急物资分配决策信息的可行性;介绍了数值型数据的标准化方法,给出了区间数可能度的算法及性质;在分析区间数排序的可能度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区间数可能度矩阵;定义了基于区间数可能度的最优分配系数,推导出最优分配系数的计算公式;以灾区区域大小、受灾程度、人口密度及灾区群众需求为受灾区域地震应急物资分配方案的4个属性,构建了基于区间数可能度的地震应急物资分配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过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统一调配区域性应急物资及技术资源,提高区域应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救援能力,减轻区域因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通过构建民航应急救援区域支持中心建设布局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得到区域支持中心建设布局的指标体系.结合应急选址问题中的p-中心模型,提出了一种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区域支持中心的布局方法.以西南地区民航应急救援区域支持中心选址为算例,对上述选址模型及方法进行了有效性和实用性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的方法与模型对于解决民航应急救援区域支持中心选址问题具有科学的参考意义和支持作用,并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均乔 《科技信息》2011,(22):I0407-I0407,I0410
正确实施跨区域应急救援组织指挥,增强消防部队跨区域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组织到位、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现场组织指挥体系,确保现场处置过程的有序展开,是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跨区域灭火作战行动的特点,探讨如何建立跨区域应急救援作战现场处置组织结构,规范构建跨区域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指挥效能。  相似文献   

9.
应急救援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重视,目前对应急救援的研究很多,大部分着眼于救援装备、救援技术方法上。本文从应急救援规划、应急救援管理、应急救援实施这一纵向思路,构建应急救援研究体系框架,从系统机理、救援原理、体系结构的角度,把应急救援研究划分为理论体系、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并对3个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研究内容进行初步分析,从空间架构上描述应急救援的研究体系,为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划分对提高灾民疏散效率和保障灾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考虑路网可达性、避难场所建设成本和承载容量等多因素,耦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位置分配中的最小化设施点模型和最大化有容量限制的覆盖范围模型,构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和责任区划分方案,并以昆明市中心区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存在最优值,根据政府建设成本最小及避难需求分配区域利用率最高,确立了研究区域最佳应急避难场所为9个;政府需要对篆塘公园进行容量扩建,并将五华广场和胜利广场一同启用,才能使整个研究区域的避难服务效果达到最佳;其对应的避难场所责任区可划定为8个。该研究结果可对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救援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重大灾害后航空应急救援的可行性并建立了可行度矩阵,基于该矩阵提出了多直升机多目标分配算法,提高了航空应急救援整体效能。基于形态学的图像处理和启发式A*搜索算法,提出了救援直升机二维航迹规划方法,在满足安全间隔的前提下求解可行最短飞行路径,形成重大灾害条件下的航空应急救援预案,开发了航空应急救援辅助系统,通过飞行前准备可以提高航空应急救援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以2018年8月山东寿光洪涝灾害为例,根据应急响应阶段救援队伍重点关注的承灾体灾情对象,以区域洪水淹没历时为致灾因子强度指标,采用灾情指数法构建了一种用于辅助洪涝灾害应急救援决策的洪涝灾害灾情动态应急评估方法—应急灾情指数法,包括:1)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获取8月21—25日山东寿光洪水淹没区域动态提取结果;2)基于淹没历时,结合人口、土地利用类型和道路等基础地理数据,计算应急灾情指数;3)利用应急灾情指数对洪涝灾害淹没区域的灾情实现应急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本次洪涝灾害过程中,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为淹没区西部的口子村、东北部的南宅科村、李家营村、李家湾村和东部的佛屋村,该区域是此次洪水事件中应急救援的核心区域,并利用网络灾情对评估结果进行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应急灾情指数的洪涝灾害灾情动态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良好,评估精度较高.研究结果以期为洪涝动态评估提供方法参考,并为寿光市洪涝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应急救援中,救援情况各不相同,救援任务对执行时间有着严苛的限制,而救援资源又十分匮乏,以往单目标和一对一的资源分配方法很难有效解决应急救援中的资源分配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应急救援资源分配模型,该模型通过组合救援资源以减少救援任务的执行时间,同时可以增强救援资源的能力.另外,模型通过对多个目标的比重进行调整,并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得到更符合实际救援需求的资源分配方案.最后,通过采用动态规划思想中的多阶段的资源分配方式,可以解决应急救援中的救援任务和救援资源的动态性问题.由实验可以看出,该模型对不同救援任务和不同救援目标都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可以满足应急救援中救援任务和救援资源的动态性需求.  相似文献   

14.
铁路突发事件应急资源调配的优化与决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优化铁路应急救援资源的调配是降低突发事件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的重要途径。基于应急资源调配的特点及要求,建立应急资源调配时间最短的单目标模型,以及调配时间最短,且应急出救点最少的双目标模型;并运用分层序列法进行求解。研究表明,双目标模型优化可以减少应急出救点、节约救援成本。利用Matlab软件设计应急资源优化调配的决策程序,实现资源调配决策的快速化、科学化;并以南昌铁路局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成果为铁路突发事件的科学应急救援,减少事故救援时间和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以最快速度寻找救援的最短路径。在分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经典算法(D 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动态限制搜索区域的改进算法,通过动态改变搜索方向、缩小搜索范围,降低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提高其运行效率,并通过实验仿真证明了该改进算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浅谈消防部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应急救援力量分散,条块分割,指挥职能交叉;应急管理薄弱,应急反应迟缓;应急装备不足且落后;加之应急救援法制不健全,致使城市和地区综合救援能力低下.文章主要从消防部队参与重特大火灾扑救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角度,就如何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谈一些粗浅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图书推介     
应急救援概论——应急救援系统及计划刘茂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定价:35.00元。本书针对城市事故灾害和工业事故,立足应急救援中预防-准备-行动-恢复的全过程,系统介绍了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紧急事故的预防和减缓、可信事故的确认、工厂及社区应急计划的准备过程、制定应急救援计划及其实例、应急训练与演习、应急行动、现场清除与净化,应急恢复和善后等,可为应急救援提供基本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自然灾害频发对公路交通带来的损失,研究并建立针对自然灾害的区域公路网应急救援点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从公路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点的功能需求、选址影响因素、选址要素(顾客、设施、空间、度量)和选址目标等方面对救援点选址规划特征进行了研究。然后从公路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集合覆盖、灾害损失最小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公路网应急救援点的多目标选址优化模型,并探讨了模型的求解算法和求解步骤,通过lingo软件编程实现优化目标的求解。最后通过浙江桐庐公路网的应急救援点规划这一实例对提出的选址优化模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应急工作的救援效率、应急物资运送的时效性,提出在受灾点需求紧迫度影响下的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建立受灾点需求紧迫度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求出受灾点的需求紧迫度。将需求紧迫度引入路径优化模型,在尽可能满足受灾点需求紧迫度优先级的情况下,构建总成本最低与应急物资运输时间最短的双目标路径优化模型,设计改进遗传-模拟退火组合算法求解。以上海市为算例背景,运用MATLAB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需求紧迫度模型的总成本比不考虑需求紧迫度模型的总成本减少了13.48%,缩短了应急物资运输时间,遗传-模拟退火组合算法可以在保证收敛速度较快的前提下,较好地实现搜索全局最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分析了应急救援能力的内涵,重新界定了应急救援能力的概念;在分析煤矿应急救援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次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对煤矿应急救援现状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为煤矿提升自身应急救援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