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是一位人道主义思想者,他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善",表现"人性"是他作品的重要主题,而其代表作《双城记》集中表达了"人性"的异化与"人性"的守望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
苏焕莉 《科技信息》2010,(24):I0146-I0146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南方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作品常以古怪的情节、暴力及死亡的主题受到世人的关注,而作家本人一生的经历也对其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好人难寻》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本文拟从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探讨人性中流露出的善与恶,从而揭示奥康纳小说的主题,邪恶和救赎。  相似文献   

3.
《追风筝的人》是旅美阿富汗裔畅销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品,自2003年问世以来,因角色的生动刻画,故事情节的震撼,被称之为惊世之作,吸引着大批读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对家庭、友谊、背叛及救赎等等复杂的情感进行深入的剖析,探究出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遭遇到困惑及迷惘.事实上,人生是一场未知的旅途,参不透的人生成长中有过迷惘,有过困惑,但人性自我的救赎,使得个人的成长没有偏离轨道.文章就阿米尔的成长经历从救赎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小说备受追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和劳伦斯是中国和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时期的重要作家。在他们的众多作品中,《金锁记》和《木马赢家》在反映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方面有高度的相似性。《金锁记》中的七巧把自己困在一个黄金枷锁里,一步一步丧失人性。《木马赢家》中的小男孩保罗,为了帮助母亲获得更多的金钱不断地摇动木马,最终丧失人性、丧失生命。该文对比分析了两部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金钱对个人自我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相似文献   

5.
安妮宝贝的《莲花》与但丁的《神曲》两篇作品有一条相同的主线,即主人公从开始的迷失,而后走上虔诚而又艰辛的忏悔之路,并最终获得救赎.在此中,都包含两位作者对"人"的灵魂的严肃的拷问,并对"人"如何获得永恒救赎给出自己的答案.两部作品处处透出对"人"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6.
分析方方小说原生态的创作方法,认为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丑陋的都市小市民形象,通过描写他们粗俗、肮脏的生活布景来揭露他们病态的灵魂和异化了的人性;并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人性自私冷漠,人间温情普遍缺失的悲剧现实,也表现了作家的现实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现代文明的负面渐趋显现,全世界范围内生态文学迅速风起云涌。俄罗斯作家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因作品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以及充满宗教色彩的救赎生态思想,成为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对工业化时代道德价值观的重建,对人文环境的泣血守护,让他二次获得苏联国家文学奖。拉斯普京的作品立足民族文化根基,始终守卫人与故土、人与传统、人与家园的联系,高扬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试图通过文学开辟一条重振俄罗斯、解决精神危机的新路。信仰东正教的拉斯普京意从宗教救赎拯救生态危机,他对"博爱"的塑造有助于伦理回归和人性回归。  相似文献   

8.
张笑天同志的《离离原上草》,是近几年来,宣扬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人性论的一部有影响的作品,作者在《索性新招它一回》中,明确宣布用抽象的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论去突破马克思主义对文学创作的指导,对别人的批评,表示了拒绝。此后,虽然在《永远不忘社会主义作家的职责》里有所认识,但还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胡乔木同志  相似文献   

9.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掘墓人的女儿》是一扇打开人性丑恶世界的"大门",展现出了一幅人性冷漠的美国社会画卷。这一篇小说从独特叙述视角出发,冷峻地观照了"反犹太人"的彼时美国社会心理。这种畸形的个体心理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社会心理,发人深思。作品吟唱出了女性荒凉怪异的灵魂悲歌。通过剖析《掘墓人的女儿》中伦理身份的演变,可以发现作者对现实世界象征和隐喻引申出来的深刻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刘君莉 《开封大学学报》2011,25(1):58-59,78
在撒尼尔.霍桑笔下,《红字》中的主人公都有"罪过",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使自己从罪恶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思想的净化和灵魂的重生。小说表达了人性救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80后作家中区别于青春校园派的王威廉,面对充斥着虚伪与压抑的"现代性"困境,并没有进行虚假的造梦,而是从人类的普遍困境出发,另辟蹊径地抛却了"现代"以来的"隐喻"偏好,运用中国传统的修辞手法—比喻—创造出了一个诗性但真实的文学世界,唤起被"异化"的人类的对于生活的想象,并在其比喻的运用中展示其冷静、理性的思想光芒,进而对人类的灵魂进行了救赎,履行了其作为知识分子面对理想失落时代的大声呼救与勇敢救赎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代表作家之一.本文以《达罗卫夫人》为例,从伍尔夫的“主观真实论”出发,对作品进行由浅入深的读解首先梳理作品中人物的意识流程,从人物意识流程透视人物痛苦、绝望的生活态度;其次分析作品中人物对生活绝望的深层原因,揭示二十世纪初西方人的异化感和末日感;第三阐述作家如何利用意识流技巧展示人物灵魂的挣扎和心灵的呐喊.同时,本文也阐明了意识流小说并不仅仅只有技巧,它还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3.
英国批评现实主义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书,揭露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生态的破坏、对人性的摧残,使人们看到了一个对生态的践踏、人性的剥夺和人们之间矛盾对立的异化世界。  相似文献   

14.
裴素娟 《科技信息》2010,(32):I0410-I0411
美国作家史蒂芬·金的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撼动人们心灵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困境甚至可以说是绝境中创造奇迹的安迪的形象,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人或在平凡的生活中或在艰难困苦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本文中笔者试从安迪的性格特质——自信、自强、自制三方面来分析安迪创造奇迹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普通的阿富汗男孩成长的故事,建构出一条心理救赎的策略,以治疗病态的阿富汗社会和在极端宗教理念压抑下扭曲的人性。作者通过对人物命运以及对阿富汗和美国两个截然不同社会的描写折射出人性的本质。小说通过阿米尔的救赎告诫人们要勇于面对自己人性中的缺点,以免受到心灵的鞭挞、愧疚、恐惧和折磨。小说中的风筝象征着友情、亲情、正义、善良、诚实以及勇敢、睿智等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对风筝的追寻亦即对美好人性的追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哲学角度揭示了人的异化和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肯定了人性的回归与人的解放的积极意义。因此,从现代性视域重新审视马克思早年的《手稿》,人的解放与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息息相关,人的解放是人的异化的克服、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共产主义的真正实现。并且马克思进一步把这些命题看作现实的运动,认为它们是从现实运动本身产生出来的,特别是从私有财产的积极的现实运动过程产生出来的。《手稿》中这种财产、人性与现实的联系,对于我们今天关注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迟春艳 《科技信息》2011,(32):I0077-I0077
《人性的污秽》这部小说是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思的重要作品,本文主要从萨特的存在主义来分析这本小说。通过自由选择理论和他人的观点来体现人对自由的追寻以及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欧茨的长篇小说《中年》巧妙运用各种叙事手段塑造了一个救赎者——亚当的形象,表现了作品的“精神救赎”主题:现代社会中年人如何摆脱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通过细致分析《中年》的平行结构、多视角叙述和自由直接引语等叙事特征可以揭示作品在表层叙述下的深层含义以及小说所蕴涵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19.
魏金枝的小说《活路》讲述了一个伪保长改过自新的故事,小说刚发表即引起著名作家许杰的批评,魏金枝随即进行了辩论,阐明了自己的"不是写唯一的英雄"的观点。今天我们回顾其内容,从中研究发现,作品《活路》其成功之处,可谓老作家魏金枝的匠心独运。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来看,小说具有"人性及其灵魂的完美建构";从作品的情节安排方面来看,小说体现了"空白处"的妙用;从叙事角度来看,第一人称叙事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语言方面来看,作者采用方言写作更符合人物身份。《活路》是魏金枝的又一篇乡土小说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边城》是沈从文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以被现代文明异化了的湘西农村为背景,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三幅民俗画,异化的民俗背后隐藏着被异化的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