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07,(8):67-67
案例1 1984年11月2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某镇一个僻静处。一具被害女子尸体被发现。由于警方难以判明死者确切的被害时间.案件侦破工作陷入僵局。后来。法医昆虫学家在尸体上发现了丽蝇卵。使案情侦破取得进展。丽蝇只有在气温高于20℃时才产卵,核查当地气象部门的报告。  相似文献   

2.
80年代,法医昆虫学刚刚兴起,许多国家建立起了专门研究机构,这都归因于一件凶杀案的侦察过程所引起的轰动。1984年11月25日,美国加州大学女生斯旺在一个僻静处被害,法医昆虫学家在尸体上发现了丽蝇卵。丽蝇只有在气温高于20℃时才产卵。气象部门报告表明,斯旺失踪的第一天有过这样的高温天气,而嫌疑犯户斯卡恰巧没有那天不在现场的证据,案件最后水落石出,罪犯被判入死牢。这是一件典型的昆虫协助破案的案例。从此,美国司法部确定昆虫作为判断"死亡时间"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3.
飞碟谜踪     
据报道,英国和美国最近分别解密了一批有关UFO的秘密档案,由此引发了又一轮UFO探索热潮,以至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在去年10月份举办了一场名为"外星生物科技"的展览,向公众展示科学家所预言的各种地外生物模型,其中包括外形像喇叭花的"刺激扇",会飞的海洋怪兽"飞鲸",以及体形跟恐龙相似的"大胃猪"等.这些想象中的外星生物更加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那么,何谓UFO ?何谓外星人?如果存在外星人,它们是什么模样?它们在哪里?……就让我们来抽丝剥茧,层层解剖.  相似文献   

4.
2003年4月下旬,我组织了一支11人的探险队开进了肯尼亚南部的马萨洛比丛林。这支探险队中有德国人、英国人、美国人,还有4个被雇来当向导和挑夫的当地卢奥部族人,此外,我们还带着一条经过特殊训练的猎犬赛克。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去寻找困扰了生物学界很多年的大象墓地。千百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在野外发现过自然死亡的大象的尸体,因此有传说称,大象在临死前会孤独地离开象群,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迎接自己的末日。  相似文献   

5.
将人体在低温下冷冻并寄希望于未来医学技术能够将其恢复的想法一直都是科幻小说的主题,然而,人体冷冻法是否真的可能实现在未来的"死而复生"?尸体冷冻的过程当一个人被宣布法律上死亡,尸体冷冻保存公司接到通知就会发配一个应急小组试图保存这个人的血液泵。尸体被保存在冰里并注射不同类型的化学物质以减少血液凝结和对大脑的损伤。一旦尸体到达人体冷冻公司,就会被冷却到冰点,血液被抽走,取而代之的是器官保存溶液。尸体的血管被注射冷冻保护剂并阻止器官和组织的冰晶形成,尸体被冷却到-130℃。最后一步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一篇《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掉我们的未来》的文章红遍了朋友圈,化学染满足了我们强大的需求链,却也悄无声息地给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在这个复杂的快节奏时代,草木染就像一个另类的存在。草木染来自于天然植物、中药材、花卉、蔬  相似文献   

7.
苍蝇睡觉么?虽然大家公认高等动物要通过睡眠来恢复体力,但昆虫(如果蝇)是否也需要这样做呢?现在加州的研究人员为我们提供了有趣的实验现象。结果显示人类和这些六脚生物的共同之处的确比想象的要多。圣迭戈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吉尤利奥·托诺尼博士和其同事使用一种经常在厨房出没的普通果蝇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这位博士介绍,这些实验得出的结果总体上表明,苍蝇休息阶段的许多属性与哺乳动物相同。他们发现,苍蝇像人一样,存在缺觉的现象,但第二天必须延长休息时间来进行弥补。虽然苍蝇在…  相似文献   

8.
人类始终为一件事所烦恼——死亡。但如果你观察一下自然界,就会发现死亡不会降临到每一个生物身上的。我们能从直觉的本能感到死亡不是一件绝对的自然现象。有些人梦寐以求的是永葆青春,而对于水螅来讲,这不是个梦想。这种淡水管状生物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每两个星期就会把全身各个细胞更换一次。因此,从理论上讲,水螅永远不会老化。某些冷  相似文献   

9.
外星人之谜     
地球上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生物。千百年来,地球人一直在问自己:"宇宙中的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像地球上一样生机勃勃?或者,地球是不是宇宙中惟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我们究竟有多么特别?"  相似文献   

10.
正龙卷风席卷堪萨斯中部,泥石流掩埋了危地马拉一个居民区,海啸引发日本核电站核泄漏……每一天,新闻都会带来各种消息,告知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巨大危险,它们来临却又几乎毫无预兆。尽管研究人员在慢慢揭开火山爆发、地震、热带风暴以及其他自然灾害背后的奥秘,各种危险却依然存在。本期选自《科学》杂志的一组"自然灾害专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剖析,提醒人们有所作为,平息自然的愤怒,避免灾害成为灾难。灾害研究在科学界并不具备优先级别,但极端的自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奇的独特的炸弹,对人类大大有益。灭蚊炸弹:法国研制出一种供人们野外露营用的灭蚊炸弹。它的外形像鸭蛋一样大小。根据实验:无风时,一颗“灭蚊炸弹”可使约760平方米的地上蚊虫全部死亡,让人们睡一个安稳觉。灭蝇炸弹:美国制造的灭蝇炸弹落地后弹壳自动打开,滚出一只纸盒,盒开启后里面一个个塑料萤遇空气熔化,萤内的蝇变成蛹化为幼蝇飞去,它们都是雄蝇。在它成蛹阶段用钻射线照射并消毒,失去了生育和传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你可知道,能让生物在深海热液喷口周围繁荣聚集的生化过程正发生在我们周围……满月蛤跟普通的蛤类不同,它们食物的来源部分或全部来自于寄生在它们腮内的共生菌。而最为独特的是,这些共生菌并不是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而是利用周围一些简单的化学原料来获取能量——这种过程被称为化能合成。多位学者近期的研究都表明,化能合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这是一种能让生命在海面以下极深的热液喷口处繁荣发展的生存之道,但不  相似文献   

13.
<正>在荷兰和比利时的海滩上先后出现了死亡的海湾鼠海豚,这些鼠海豚的皮肤被大面积撕开,鲸脂和肌肉块都已被扯去,尸体头部的穿刺伤以及颚部的破损都显示出凶手的"作案手法"十分毒辣。凶手到底是谁?侦破"海湾鼠海豚死亡案"2006年及2011年,荷兰和比利时的海滩上先后出现了数只死亡的海湾鼠海豚。相关的尸体照片显示:海湾  相似文献   

14.
医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人类因为有了医学而能够治愈伤病、延长生命.医学终结于死亡,对死亡的判定经历了从"心死"到"脑死"的变革,脑死亡问题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概念问题、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等,至今仍在讨论当中.以脑死亡判定死亡可能也只是一个阶段的认识,医学会发展到什么境地,人类会发展到什么境地,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但我们不应忘记,科学不是世界的全部,医学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类也不是自然的全部.  相似文献   

15.
学名为皮蠹的吃肉甲虫是大自然的法医。通过一个叫做"骨架化"的过程,这些恐怖的爬虫会把尸体上的肉吃光。在化学物质可能损坏骨痕等证据的情况下,警方会采用皮蠹来暴露骨架。动物标本制作者也使用皮蠹来清理骨架。为清理干净一具死尸,通常要用成百上千只皮蠹。野生状态下,身长12毫米的皮蠹吃的是已开始腐烂的死亡动物。但是在北美洲,它们也藏匿于墙壁里或地  相似文献   

16.
充斥于西方文学作品和电影中的“吸血鬼”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要追溯到几百年前人们对尸体腐烂过程的无知。而了解事实真相,有助于我们认识生命,认识死亡,减少恐惧。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14,(2):5-5
正右图为坦桑尼亚北部纳特龙湖岸上的一只"钙化"燕子,这座湖中包含大量苏打和盐。摄影师偶然发现了被冲上湖岸的死亡动物,湖水将它们保存得很好,看上去栩栩如生。纳特龙湖附近有一座火山,雨水将它喷出的富含碱的钠碳酸岩最终带入纳特龙湖中,形成了这座湖泊严苛的生存条件。有研究者推测,这些动物死于自然原因,因该地区少有食腐者,动物尸体  相似文献   

18.
正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是茫茫宇宙中仅有的智慧生物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当然首先要知道在宇宙中除了我们的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像地球一样适合生物存在(即宜居)的星球。近年来,随着各种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望远镜的升空以及探测技术的进步,对外星行星的探索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本刊特组织了"太阳系外行星探测"专题,分别对寻找太阳系外宜居行星的方法、行星系统形成、研究现状以及未来探测计划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蔡立英 《世界科学》2012,(10):57-57
研究发现,睡眠不仅能够强化现有的记忆,而且,睡眠有时可能学到更加复杂的信息。受试者被训练在睡眠中嗅愉快的气味,醒来后保留了这一条件反射。这听起来像每一个学生的梦想:发表在近期《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表明,当我们打盹的时候,完全可以学习全新的信息。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阿内特·阿茨(Anat Arzi)和她的同事们运用了一种称为"经典条件反射"的简单的学习模式,让55个健康的参与者在睡眠中把气味与声音联想到一起。  相似文献   

20.
棉蚜流行性蚜霉菌的利用研究——人工分离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效良 《科学通报》1983,28(15):948-948
流行性蚜霉菌(Entomophthora fresenii)在我国广泛分布,并年年引起棉蚜等多种蚜虫的流行病,是一个有效地自然控制蚜虫的生物因素。美国学者MacLeod总结国际大量文献后指出:En.fresenii是蚜虫上广泛发生的真菌病原,有许多人企图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这个菌,但离开自然寄主没有被分离和培养成功。近年关于En.fresenii菌在国外只有极少数发生情况的报道,其他研究更少。在国内尚无人研究。为了利用该菌于防治棉蚜等害虫,我们首先摸索人工分离培养技术。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