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潮汐波——或更确切地说——海啸预报跟地震预报不一样,并非是当今心醉神迷的研究领域,但事关重大。太平洋某一部分的大地震(海啸的最普通起因)所掀起的波浪,能把北美、南美和亚洲沿海一带的村村镇镇以及太平洋的岛屿一下子淹没,其破坏性令人惊愕。1896年,海啸袭击日本,吞噬了27,000人。1960年那一次海啸,使智利沿海800公里一线的每个城镇都遭到摧毁或严重破坏。然而,从1948年起,有了海啸预报,使1948年以来横扫太平洋的四次主要海啸的死亡人数极大减少。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更好的预测海啸,利用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USGS)给出的震源机制及断层参数,对日本仙台地震海啸进行数值模拟,运用模拟结果对沿岸海啸灾害分布进行分析,以期给出更为合理的海啸预警方案.数值模型由震后表面变形模拟和基于二维浅水波方程的海啸传播程序两部分组成,模拟结果表现了海啸传播过程的特征,与岸边观测点对于海啸到达时间及波高的记录基本吻合.使用该模型在地震发生后对于海啸到达的地区及其波高进行预测,可以给出更准确的海啸预警,降低海啸对人类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1933年3月3日凌晨,日本三陆发生海啸。人们发现当波浪涌来时,浪头底下出现了三四个像草帽般的圆形光轮,它们横排着前进,色泽青紫,并照亮了随波逐流的破船碎块……海洋,这个神秘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离奇的故事。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家们已经揭开了海洋的许多奥秘,但这仅仅是人类向海洋进军的第一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人们去探究。神秘的海上"光轮"就是其中一个令人费解的谜题。  相似文献   

4.
日本"3.11"大地震后,有仙台民众建议政府选择一处遭受海啸冲击惨烈的建筑作为对此次地震海啸的永久纪念,警醒后人。消息公布后,世人慨叹:日本民族的素质非同一般,在超级天灾面前,想到的不是怎样尽快重建家园,而是如何保留这段沉重的历史。其实,我们中国也一样不乏深谋远虑之士,他不仅保存今天的地震遗物,连历史上所有能找到的与地震相关的东西都在他的收藏之列,人称他是——执著的地震收藏者  相似文献   

5.
漂来的码头     
《大自然探索》2012,(8):61-61
2012年6月初,在2011年3月特大地震海啸中脱离日本三泽市港口的一块码头在历时一年多、航程8000千米的海上漂流后,抵达美国俄勒冈州海岸,被当地媒体形容为“外星母船降临”。这块长20米的码头上面覆盖着共100吨重的亚洲蟹、海星、海藻、海胆、藤壶、海蜗牛及其他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6.
2010 年2 月27 日智利8.8 级地震海啸对我国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时间2010 年2 月27 日14 时34 分智利中部近岸发生里氏8.8 级强烈地震, 随后环太平洋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陆续监测到了强震引发的越洋海啸. 28 日16 时20 分起, 海啸波在穿越整个太平洋后进入我国东南沿海, 中国海洋监测网实时记录了此次越洋海啸大范围影响我国的全过程, 这也是我国首次仪器记录的越洋海啸. 在详细分析受海啸影响岸段潮位站资料的基础上, 划分了越洋海啸对我国东南沿海不同岸段的潜在威胁等级, 指出台湾省东部、浙江省及福建省北部沿岸最易受越洋海啸影响. 此外, 采用波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对潮位资料分析发现在特殊岸形下, 海啸初波极易激发局地“假潮”振荡, 两者叠加往往使得海啸波高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7.
新知短信     
世界第一防波堤垮坝之谜 在日本9级地震之前.位于灾区岩手县的釜石港曾有一道号称世界第一,高63米(含水上部分)长2千米的防波堤,加上堤外的水泥消波块.本来足以抵抗历史上最大的海啸。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和核电站危机,重创日本。本文介绍地震、海啸及核泄漏等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5,(2):25-25
日本也是地震海啸频发的多事之地。1933年5月2日,日本三陆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浪高达到30米。1993年7月1日发生的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波高虽然只有5米,但它以飞机飞行的速度扑向本州沿岸,许多村庄被洗劫一空。特别是1854年底到1855年初的一场连环地震海啸,使日本下田港遭到了毁灭性的洗劫,而正好巡航至此的俄国战舰“基阿娜”号上的俄国军人成了这一场浩劫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10.
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了福岛核电站的爆炸,严重打击了广大公众对核安全问题的信心,并对全球范围内核电产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3月11日的日本9.0级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啸袭击已造成数千人死亡,更多人无家可归。但这一灾难性特大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为深远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放眼未来,日本科技的核心问题是:是否还要继续依赖核能。尽管日本在去年春天所经受的三次灾害——地震、海啸和福岛核反应堆核心熔毁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日本科学界并没有抱怨  相似文献   

12.
日本大地震之后,震区的核电站反应堆自动关闭。但是,福岛第一核电站是距离大海最近的一个核电站,遭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冲击最大。地震发生之后,为核反应堆的水泵紧急供电的设备遭到部分损毁。而海啸来袭之后,紧急供电设备遭到海水的侵蚀,损坏程度进一步加大,几乎全部停运。  相似文献   

13.
海啸知识     
什么是海啸?它是怎么产生灾害的?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坡、塌陷所激发的、波长可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波。它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面陡涨,骤然形成“水墙”,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  相似文献   

14.
往事不堪回首,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震,并引发大海啸,海啸浪高普遍在10~30米之间,最大浪高40.5米,是迄今为止日本国内有记录以来显示的最高海啸高度.但是,比起520米高的海啸,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520米高的巨浪是什么样的概念?它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当笔者接触到这个数据时,手都有些发抖. 1958年,对我们来说,那个年代广播、电视甚至报纸及所有的媒体都没有现在这么畅快.世界之大,某一个角落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灾难,信息难以传播,所以当我们再翻开那段尘封历史灾难的时候,还是同样震撼绝伦,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5.
地质学家早已了解到某些海洋地震会引发强烈的海啸,有些则不会。但是,最近危害极大的日本地震也告诉我们,目前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能使毫无准备的人们避免被海啸侵袭。然而,由美国  相似文献   

16.
海啸的成因与预警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顒 《自然杂志》2005,27(1):4-7
在特定的海岸地形地貌条件下,深海大地震会产生海啸灾害.本文介绍了海啸产生的原理、海啸的特点、海啸的能量和预警系统,讨论了最近印尼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地震产生的严重海啸灾害的原因,指出只要不断完善海啸的预报预警系统,海啸灾害是可以大大减轻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地震和海啸研究的地球物理学家埃米尔.奥卡尔(Emile Okal)说:"这次发生在日本的强震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因为之前很少有专家认为日本仙台附近的区域会发生9.0级的大地震,这是日本历史上有记录的一次最强烈地震。奥卡尔及其同事想弄明白为什么这次地震会比许多人预期的强烈得多,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发生了9级特大地震。地震直接导致周边地区大范围房屋倒塌;更为严重的是,地震还引发了巨大的海啸,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岩手县宫古市的田老地区,海啸冲到了37.9米高的山坡上。  相似文献   

19.
海啸     
赵松龄 《科学》2005,57(2):46-49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海底地壳发生断裂、移位、塌陷、山崩、火山爆发、大面积滑坡等活动时,都会伴随着海底地震的出现。地震的发生使震区的海洋水体出现振荡波。当振荡波接近大陆海岸时,与越来越浅的海底磨擦,使波速降低、波长缩短,而周期不变。由振荡波所卷起的海浪.在海岸一带其波高可达数十米(有时会超过百米),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月,一艘46米长的“幽灵船”被发现漫无目的地漂浮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太平洋海域,船上空无一人。稍后证实,它是日本北海道鱿鱼公司的捕捞船,在2011年重创日本的海啸中脱离母港漂流到太平洋中,当时船上没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