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秦观咏史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很多诗人将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谱入诗篇,通过一己的经历,反映所处时代的某些侧面与特征,这当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也有一些诗人以历史为题材,正如人们所曾说过的那样,他们让人们穿上古代服装,表演今人所能理解的生活,寄寓自己的理想,这些作品同样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这类取材于历史的诗篇,  相似文献   

2.
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植物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兹华斯以“自然诗人”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作品几乎囊括了大自然的全貌.从华兹华斯笔下有关植物的诗篇中,分析其植物意象的构成,探讨植物意象的三层象征意义:在现实层面上,是人类可居的理想家园;在精神层面上,是生命旅程的伴侣,向人揭示生活的哲理;在终极意义上,是神性的直接体现。最后,简要分析了华兹华斯选择这一题材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3.
题材是构成作品的基本要素,是时代精神的折光,更是作者思想向度的反映。屈原作品题材中“两美遇合”与“现实之境”相融,“法先王”与“法后王”并举,“言治”与“言巫”同列,不仅反映了屈原对先秦诸子思想精华的汲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屈作自成一家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歌从题材内容到风格特点呈现多元化色彩,既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也与诗人特定生活环境有关,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其思想化的相对开放、明、活跃,建构了诗人多元化的人学价值观。他们受多维人学价值取向影响,常常在特定条件下,对其思想化心理加以调节、反思甚至重构,并把其复杂内涵真实反映到诗歌创作中,从而形成作品从题材内容到风格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自居易既有面向社会、反映现实、具有美刺作用的叙事诗篇,也有面向自我、表现个人经历及感受的叙事诗篇,其叙事诗题材的确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他对叙事角度、方式和时间等的艺术处理,体现出自然的叙事技巧、统一性的情节和多棱性的人物形象,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视野和风格。本文试从叙事内容和叙事特征这两方面来谈谈现实主义诗人自居易叙事诗体现出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6.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中晚唐时期,诗坛上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怀古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诗人用自已的眼光,自已的体验,烛照历史的情境,面对眼前的古迹,投入冷峻的反思,使历史和现实沟通起来,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返观历史,使他们的作品有了深厚的历史感,同时又有了敏锐的现实感,形成"虚实相生"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7.
昭君和亲是古代诗歌与民间传说中的重要题材。昭君村、昭君墓和昭君庙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景观,不仅反映出古代诗人与广大民众对昭君和亲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而且蕴含着时代民族、地域文化和信仰观念等方面的人文内涵,启发人们多层面地展开对昭君和亲的历史、地理及人文想象,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现实、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与追寻。  相似文献   

8.
庾信在北朝期间,曾创作了为数不少的边塞诗。依据其边塞诗表现内容的不同分两类,一类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中的边塞诗,反映了诗人感伤身世、思念故国的感情,基调悲凉激楚。另一类是庾信在亲历北方边地生活之后,创作出来一些深刻反映边地战争和军旅生活的诗篇。这些诗作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为唐代边塞诗的繁荣作了良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9.
王维新是清代广西文学大家,其诗歌创作在全清诗坛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本文专门论述其诗作中的吟教、咏学的诗篇(属“桂东南古代作家研究”项目之子项目《论王维新》系列论文之一)。王氏诗作中对清代士子读书、应举、生活、心态的真实描写,对教谕、教授生活、思想的描述,不仅拓宽了清诗的题材领域,而且反映出清代教育、教学的某些侧面,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卫东 《科技信息》2011,(34):349-349
一、引言 电视纪录片是电视片类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故事片之外最重要的一大类影片。纪录片的表现内容和范畴比较广泛,纪录片可以纪录当前的现实,也可以重现过去的历史,可以再现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题材,反映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及某个侧面。一般来说,纪录片包括新闻纪录片、历史纪录片、传记纪录片、政论纪录片、人文地理纪录片等。纪录片的特点是高度忠实于生活和现实,将真人真事不加虚构地直接反映出来,以启迪人们的灵魂、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人们的斗志。  相似文献   

11.
本从诗人的产生、地位和诗歌的起源、功能价值等方面论述了中西诗歌价值观念和艺术追求的差异,认为诗歌总是与时代要求和生命精神相连接,诗人只有站在时代的浪尖上,以敏感的心灵、敏锐的目光和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才能创造出不负时代的伟大作品,才能真正体现诗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诗人只有属于自己的时代,才能真正属于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说:“诗过去是,现在仍是,人类最普遍最博大的教师”1而伟大的诗人不仅仅只是诗人,在更高更深刻的意义上,他们代表了时代的良知。也只有这样,诗才能成为历史的回声和时代的证词。20世纪行将结束。综观本世纪伟大的诗人和他们伟大的诗篇,我们不难发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置身于全球性问题普遍存在的现实之中,诗人们走出了个人生活的天地,跨越出个人情感世界,他们开始了对人生与现实、人生与命运等重大问题的苦苦思索。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诗人们的创作主题越来越集中于我们时代的重大问题上,以诗的形式回应着民族历史和时代的足音…  相似文献   

13.
温州的江心屿是国家级旅游胜地,也是诗人们的艺术天地。千百年来,诗人们在这里留下数以千计的诗篇。编选一本新的历代题咏江心屿诗集,反映它的历史和变迁,体现新时代的审美情趣,让人们在欣赏风光之余,领略它深厚的文化积蕴,从而更加热爱这片光满诗情画意的大好江山,是人们多年的期待。现在,黄立中先生主编的《江心屿历代题咏选》出版了,多年的期望终于如愿以偿,值得庆贺。该书选录自南朝至当代7O0来位作标的诗作730多首,其中宋以前50首,元15首,明120首,清与近代、当代各280来首,很见古今兼收,侧重近现代的特色。论作品甄…  相似文献   

14.
屠隆的诗歌创作,以万历十二年冬罢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主要收录在《由拳集》、《白榆集》中。诗人踌躇满志,侠气纵横,年少气盛,诗歌创作题材广泛,以才气见长。从思想内容来看,写得比较精彩的是歌颂豪侠贤士,反映民生疾苦,描写女性生活情感的诗篇。  相似文献   

15.
咏史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源远流长,成就甚高,影响甚大。不仅每一个时代多有咏史诗,而且绝大多数诗人写有咏史诗,可说代有名篇,人有佳作。后世学者,凡研究某一代诗作,不能不涉及咏史诗作;论述某一诗人的创作,也不能不涉及其咏史诗作。历史人事,往往能引起古代诗人们的写作兴趣,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因为古代诗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历史知识有很好的学习,历史上的各种事件和人物,他们都很熟悉。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当现实中的某种现象某个问题和某种思想与历史上的某些事实和人物行成某种感…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以“边城”为代表的湘西题材小说,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然而,湘西题材创作的审美意蕴,不仅表现这一人生理想上外化的生活、自为的性爱使这一形式获得了定性,而作家对湘西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和生存危机的现实的感叹揉进这一人生形式中,更使作品获得了更耐人寻味的审美效果,达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这一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的济慈,其诗歌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给人留下了美的享受.然而在他的相当一部分的作品里,诗人同时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既艺术地描写美好的理想生活,又真实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活.本文将结合诗人的某些诗篇,重点分析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 《故事新编》是鲁迅研究中争论最多的作品之一。有人根据作品穿插的现实生活题材所包含的讽喻性,就认定它是“以故事的形式写出来的杂文”;也有人依据历史小说概念来评定,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不能算作历史小说,只能是“一般的短篇创作小说”;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它是一部历史小说,但是作品中“直接抨击现实的细节”,“是这部作品客观上确实存在的缺点”;有人虽然承认作品中穿插的抨击现实的细节是鲁迅小说的“独创”,但又认为这是鲁迅“取战斗之一利,而存艺术之一弊”。围绕《故事新编》研究中的主要分歧,是它的题材处理。到底如何理解鲁迅在其创作中处理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深刻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第一个对《故事新编》予以正确评论的是茅盾。他认为《故事新编》是五四以来用历史事实为题材的文学  相似文献   

19.
王维新是清代广西文学大家 ,诗、词、曲、赋、文、乐律、志书 ,均有专集行世。可惜迄今未见有对其遗著的系统整理和研究。王维新的诗歌在全清诗坛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以描绘山水田园、景物风光一类数量最多 ,成就最高 ,是清代广西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篇中对清代士子读书应举生活、心态的真实描写 ,对教谕、教授生活、思想的描述 ,不仅拓宽了清诗的题材领域 ,而且真实反映出清代教育、教学的某些侧面 ,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莹莹  李江华 《科技信息》2010,(33):140-140
一定时期的法律与文学都是对该时代社会民生的反映,二者相辅形成,共同记录着一定时期历史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理念。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各种时代特征鲜明的法律理念.本文试以部分知名古代文学作品为例,通过结合其历史背景具体解析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法治、无讼、正义等传统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