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城市出租车实际运营中存在的时空分布不平衡、调度效率低等问题,对出租车合乘调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合乘站点的概念,借助时空网络的方法,构建了动态的调度优化路网。考虑乘客时间窗、出租车容量限制等相关约束条件,最大化合乘服务水平,以合乘过程中出租车的运营时间和乘客的出行时间(包括乘车和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路径优化的出租车合乘调度模型。并针对该模型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混合蚁群遗传算法(HACGA)进行求解,通过多次运算验证了混合蚁群遗传算法(HACGA)求解路径优化模型的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同时和出租车单乘相比,基于路径优化模式的合乘策略可以大幅度减少对出租车的需求,出租车总的运营里程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徐燕  冯慧  岳战威  徐晓坤 《河南科学》2019,37(8):1205-1212
为解决城市交通压力和城市交通给空气质量带来的污染问题,以89C52单片机为系统核心,利用小直流电机模拟车轮,霍尔传感器将电机的转动通过脉冲计数转化为里程数,独立按键与89C52单片机配合,1602LCD显示模块显示里程和价格,设计了一种新型出租车合乘计价方案和合乘计价器,并分析其合理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设计的出租车合乘计价器实现了对3名及以下的乘客同时计费.该合乘计价器用于出租车运营中,可达缓解交通压力,低碳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因而出租车合乘现象逐渐出现,而且在我国江浙一带已经将合乘合理化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但广大民众对出租车合乘依然存在抵触情绪.就出租车合乘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以往学者对出租车合乘的研究情况,就合乘费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公平性的改进计算方法,用于解决合乘中可能遇到的乱收费现象.  相似文献   

4.
动态合乘是出行路线相似的出行者共用一辆车的交通方式,能够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最大化社会效益.当前合乘研究存在司机-乘客匹配质量不高,算法实时性差等局限.提出了考虑订单匹配数量、司机旅行时间、乘客等待时间与乘客延误时间的司机-乘客合乘匹配模型.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分解方法的司机-乘客合乘匹配与路径规划算法.通过选择贪心...  相似文献   

5.
因技术系统不支持、合乘规则不科学导致当前出租车合乘无法实现,制约了出租车运营效率的提升,无法缓解打车难的问题。作者综合运用心理行为学、统筹学及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基于帕累托效率改进原则,提出集智能合乘计价芯片系统、智能合乘计价票据打印系统、行驶方向智能输入系统及LED低耗智能行驶方向显示系统于一体的"分时分段合乘帕累托最优合乘计价系统",探讨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的出租车合乘研究工作中,对合乘者的费用分担与路径选择基本不进行同时优化,且较少考虑驾驶员的收益.以公平性为原则,综合考虑驾驶员与出行者利益,以出行者时间费用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保障驾驶员合理收益为约束,构建出租车合乘路径选择与费率优化模型.并针对模型特点,设计相应的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模型计算的...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共乘路径算法大多只专注于最少的用时与最低的成本,而缺少对乘客共乘意愿比例以及可接受绕行偏差范围的界定,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构建了一种考虑乘客偏好的动态共乘策略模型。对乘客和车辆分别进行查找模块处理和筛选模块分类,删除掉不满足要求的车辆以减少乘客和车辆的动态实时匹配时间,然后利用插入算法获得最优路径匹配。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高效地为乘客匹配到满足要求的最优车辆。相比常规算法,考虑乘客合乘意愿以及绕行偏差的共乘算法,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降低了7.0%;总社会收益提高了44.7%;动态共乘匹配效率提高了34.2%。另外,改变乘客的时间窗长度也可以显著提高共乘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普及,可以获得大量关于乘客的出行轨迹数据,但有关乘客出行目的的信息却难以获得.准确获得乘客出行目的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乘客(例如基于乘客目的为乘客提供推荐服务).本文采用信息熵理论建立出租车乘客出行目的识别决策树,通过对出租车乘客出行目的的历史数据的分析,将识别结果不正确的元组改正后加入信息库,重新创建决策树,使得该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出行目的识别的准确性.最后本文选取北京地区的出租车乘客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出租车乘客出行的目的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9.
基于载客路程这个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建立了机场出租车所载乘客的期望收益函数,给出了任意时刻起单位时间内候车总人数的表达式,在揭示了出租车等待乘客的时间与候车人数关系的基础上,获得了每辆出租车的平均服务时间的估计公式;综合考虑出租车司机不同选择的有关收益和费用,考察机场出租车司机决定排队载客起至搭载乘客到达目的地止这一包括了出租车司机等待和载客的完整过程对应的时间区间内,基于出租车司机不同选择对应的单位时间的平均净收益构建了出租车司机选择的最优决策模型,给出出租车司机的最优选择策略;建立了机场短途载客且再次返回机场载客的出租车排队的"优先权"模型,且能有效地均衡出租车司机的收益,更有便于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张于贤  刘淼 《科技信息》2012,(5):120-121
文章将QFD方法应用到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改进中,通过对乘客需求进行分析,转换,建立质量屋模型,帮助出租车企业管理者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乘客满意度。为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优化提出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Information diffusion is significant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as it can decide the severity of accidents. In this paper, we set up a communication model of passengers for the metro emergency. In the model, four categories of passengers are defined as unknown passengers, supportive passengers, neutral passengers and opposed passengers. Three passengers’ characteristic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such as spreading desire, the trustworthiness and the passengers’ uncertainty about their opinions. 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 can see that the passengers’ uncertainty about their opinions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time of passengers’ opinions reaching consensus, while other two factors both hav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The result is useful for metro officials to guide and control emergency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航客运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SPSS软件建立了数据库,对我国民航客运市场今后一段时期的旅客运输总量、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国内航线旅客运输周转量、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国际航线旅客运输周转量等经济指标进行定量预测.通过理论分析和归纳总结,指出我国民航客运业须明确定位,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在积极的产业政策环境中形成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地铁站台超长保护距离光电保护系统采用可靠安全的激光脉冲,形成长200m、宽1.7m、间距24mm的扫描光幕,系统具有完善的自检功能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可有效地监控列车启动时车门处乘客的状态,避免列车启动时对乘客造成挤压伤害,从而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城际列车下的运输通道内客流特征,选取云南省昆明到曲靖运输通道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收入偏低的旅客选择城际铁路比例大,而收入偏高的旅客选择汽车的比例大;通道内客流主要由工人及公司职员、个体劳动者构成;旅客出行目的主要为公务出差、探亲访友;旅客每年乘坐城际列车的次数要高于乘坐汽车的次数;所有旅客出行偏爱火车;旅客选择城际列车最主要原因为速度快,选择汽车最主要原因为随到随走;旅客对城际列车最不满意因素为出行时间和发车时间不合适,对汽车最不满意因素为主城客运站外迁和不安全。  相似文献   

15.
常规公交乘客对车内拥挤的感知阻抗的调查方法与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P(stated preference)与RP(revealed preference)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在分析得出车内拥挤程度分级阈值的基础上,通过Binary Logit模型分析得出不同车内拥挤程度下乘客出行选择行为效用函数,计算得到乘客出行时间价值,建立车内拥挤程度与时间价值的函数关系,进而将车内拥挤转化为时间,给出车内拥挤的乘客感知阻抗模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城市交通线网规划日渐复杂,乘客在选择换乘出行时易出现衔接导向不明确、局部换乘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以天津市轨道交通为例,应用通用性、可移植性较强的SPFA算法对最优换乘路径做了系统性优化,从换乘乘客角度出发,本着最少换乘站数及最短换乘时间两方面原则,应用Microsoft Access作为数据库开发工具,基于Visual Basic语言设计最优换乘系统,为用户提供最优换乘路径,并提示乘客换乘所需时间及站数等,从根本上解决乘客因换乘所带来的出行困扰。  相似文献   

17.
团队控制问题对于亚洲航空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非常重要。在目前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研究中,缺乏团队旅客的舱位控制问题研究。团队与散客的舱位控制是相互影响而不能割裂的,应将团队与散客的舱位控制问题综合起来研究。设计了一个数学模型,确定团队与散客的座位分配。由于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模型,缺乏合适的求解算法。设计了一个分枝搜索算法。通过实例证明算法有效,研究结果可以提高航空公司收益。  相似文献   

18.
以公交线路站点客流量为依据,所有乘客等车时间延误最小及车厢内满载率较均匀为目标,建立了公交车发车时间表模型。模型求解时,以车厢满载率为控制参数,得到高峰时间优化的发车时刻。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交叉口车流运行状态,本文引入公交乘客可靠度指标用于评估公交乘客通过交叉口的可靠性,分析了信号周期时长、公交车比例与公交乘客可靠度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非公交优先方向流量对公交乘客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公交优先方向的公交乘客可靠度会使信号周期时长增加,并且随着公交优先方向的公交车比例增加,交叉口信号周期长度也随之增长。最后通过与Webster信号配时方案的对比,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为城市交通提供不同信号配时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上海市公共交通走廊内的乘客出行调查,利用离散选择理论,建立了现状调查/假设意愿调查(RP/SP)融合数据的Nested Logit模型.通过模型参数标定、敏感性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研究了在城市公交走廊内,来自不同区域的出行者对于公共交通方式的出行行为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模型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转移适用性;最后,通过算例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研究可知,在城市公交走廊内,影响出行者选择行为的因素不尽相同,其区域差异性不容忽视;其次,不同区域的出行者对于各公交方式的偏好存在较大差异;再次,不同区域的出行者在走廊内选择交通方式时,对于同一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有所不同.从数据获取、模型建立、标定分析及仿真验证四个步骤逐次展开,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出行者在城市公交走廊选择行为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性,对未来城市公共交通走廊的规划和改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