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气象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梅 《科技信息》2010,(25):I0227-I0227
气象档案是国家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气象观(探)测、气象预报和气象业务技术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按一定归档要求进行保存的各种载体的气象活动记录。做好气象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积极为气象工作服务,充分发挥气象科技档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丽霞 《甘肃科技》2011,27(3):79-80
气象档案工作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加强,为气象业务、科研、管理等工作提供了有效服务。然而,从事业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来看,气象档案工作还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气象档案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增强对气象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气象档案建设与业务建设协调发展,加强队伍建设,开发气象档案资源,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旨在全面推动气象档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郭庆燕  张敏  杨晖 《海峡科学》2022,(3):104-108
气象档案是气象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福建气象档案从20世纪30年代发展至今,产生了丰富的档案资源,印证了福建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该文从气象档案馆发展、观测站发展及气象档案资源角度介绍了福建气象档案历史,通过介绍档案数字化进展以及近年数字档案馆建设和珍贵档案保护情况,探讨在现今的工作环境下如何有效开展气象档案管理和保...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家档案事业的组成部份——气象档案事业,随着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开展,气象档案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气象档案的资源优势和信息作用,针对气象档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和气象档案工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技术、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是档案事业保持蓬勃发展的活力之源,是新时期气象档案工作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气象防雷工作逐步走向社会化。为了社会服务工作的需要,气象防雷工作已形成一个社会化、专业化、系统化的防雷体系,气象防雷工作队伍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一支必不可少的生力军,向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也成为气象防雷工作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是地方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气象防雷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需要我们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吕梁新农村建设对气象科技的需求,结合气象现代化建设最新科技手段,提出解决气象科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7.
潘文辉 《科技信息》2012,(27):225+253-225,253
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做好新时期的档案工作,就必须打造一支强而有力的档案干部队伍。本文分析了当前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新时期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象业务服务面不断拓宽,气象服务精细化、精准化要求越来越高,气象档案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以天津市气象局数字化档案查询系统为例,介绍了其平台架构及如何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档案的安全查阅。档案数字化图像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原始观测记录档案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气象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和促进气象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业务、科研和决策服务,并为行业内部广大档案工作者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科技档案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国内科技档案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科技档案的制度建设、智能化库房建设、档案信息化利用平台建设与科技档案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智慧化档案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气象档案是档案的一个重要分之,有其自身特殊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提出气象档案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地方文献是有关一个区域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记录,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地方文献的特色化建设是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基础。我国西部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源丰富而浩瀚,并有着浓郁的西部特色。合理布局地方文献,走特色化建设道路,是地方文献为经济建设、学术研究和文化保护与发展提供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建英  敖红斌  阮志文 《科技信息》2013,(3):490-490,498
通过对新余市气象局观测站的探测环境现状分析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有些台站探测环境遭到破坏,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分析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探索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气象部门领导干部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气象部门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宣传,加强探测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简述了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必要性,提出高校图书馆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首先必须认清形势,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责任心;其次要转变观念,多途径、多方位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目前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还不强,这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应通过提升内涵彰显特色、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对接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社会服务方式,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拓宽社会服务领域等途径,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中心与市郊的气象因子差异会对气象历史资料产生影响,观测对比分析两地的气象因子可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气象资料做出评价.2007年1—7月,选取位于肥城市市中心的原大气观测场与位于市郊的新大气观测场作为对比,在两地分设同型号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对期间两站址包括气温等气象要素因子同步进行了对比观测实验.分析发现,市中心与市郊两地气温变化趋势一致,两地气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两地气温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市中心观测站气温统计偏高.通过对样本资料作假设统计检验,发现两地气温数据资料已经不适合合并计算,要得到期间较准确的代表当地气温记录,最好在使用前做出必要订正,以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1988年成功发射第1颗风云气象卫星以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两代四型19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目前8颗卫星在轨业务运行,已形成极轨和静止2个系列气象卫星的组网观测体系,实现了气象卫星系列化、业务化自主发展。风云气象卫星整体实力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有力支撑了气象防灾减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介绍了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卫星数据在数值天气预报、天气监测、气候和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灾害监测、农业遥感监测和“一带一路”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展望了风云气象卫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直接蒸发冷却(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DEC)空调系统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EER)对室外气象参数变化的敏感度,发现DEC空调系统的累年平均能效比和额定能效比均无法作为直接蒸发冷却空调设计依据。以乌鲁木齐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并给出了用于评估DEC空调系统性能的典型气象季。结果表明,DEC气象季可准确地反映直接蒸发冷却空调制冷能力随室外气象参数变化的特征,并且由典型气象季计算出的平均和最小能效比可分别作为DEC空调系统的经济评价指标和设备选型的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无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服务于区域,才能服务于区域人民、经济建设和企业需求。从无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存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使高职专业设置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以济南地区为例,基于气象资料对西门子SGT5—2000E型燃气轮机的蒸发式冷却和吸收式制冷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等技术经济指标对进气冷却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燃气轮机的蒸发式冷却系统受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明显,在考虑运行成本的前提下,喷雾蒸发式冷却系统适用于高温且相对湿度低、水源充足地区,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虽不受气象条件限制,但运行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使命之所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明确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在彰显办学特色、拓展服务社会的途径和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动力源、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和文化传播的辐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