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这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为此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从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强化了对水资源领域的研究,围绕"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技术"、"关键节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四个优先主题,部署了一批前瞻性的科技项目。自规划实施七年来,我国水资源领域的科技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各优先主题落实情况良好,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对水资源领域提出的新需求、新挑战,经过进一步科学统筹与优化部署,加强了水资源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明 《科技资讯》2007,(26):147-148
结合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特点,分析当前水资源的形势,阐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并提出以"开源节流并重,以节水为本"为原则的可持续利用战略.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本文将结合安全和高效两个角度对利用水资源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管理水资源,通过对邯郸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一个以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资源信息库为基础,以"决策变量扣除法"所建立的优化模型为核心的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以为邯郸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动态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五元联系数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间的关系,文中建立了基于五元联系数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将评价体系的静态与动态同时进行考虑,拓展对水资源承载力指标评价的研究,深入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评价水资源承载力。以黑龙江省为例,探究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黑龙江省现阶段水资源承载压力相对较小,水资源处于反势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均处于同势区,产水模数、降水量、人口密度、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表现出偏向"匮乏"的状态,水资源承载力在客观变化上呈现波浪型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为评估水资源承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三峡水库运行后,清水下泄,江湖关系发生严重调整,长江通过荆南三口进入洞庭湖水量减少、断流时间延长,由此带来了湖区缺水严重、水质恶化、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开展了洞庭湖北部地区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在立足本省水资源实际情况及需求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河湖水网大连通建设,建成拥有"四线"、"两厢"、"多点"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水网体系,构建五个水资源分区及24个水资源配置单元,为洞庭湖水资源配置规划、供需水预测、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且作为今后一定时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为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保护盒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供水管网作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管"和"生命线",降低管网漏损率已成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举措。因此,分析管网漏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更多水资源损耗,对于供水企业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锦州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锦州市的用水现状,从水资源、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等角度综合评价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为锦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锦州市水资源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水文数据等,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和数据整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锦州市水资源现状,采用"虚拟水赤字评价方法"和"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分别从广义和狭义水资源的角度对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锦州市2011—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从广义水资源角度看,除了2014年和2015年特枯水年时,水资源严重不足;2011—2013年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发展仍处于可支撑的范围;2011—2013年区域水资源对虚拟水的生产和消费均处于可支撑状态;2014年和2015年锦州市的水资源量不足以供给城市的生产生活、消费和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由于水资源的不足,锦州市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超采,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造成了水量及水质的破坏.结论锦州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已经严重不足,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找到合理利用绿水资源的科技手段,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使锦州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王吉伟 《甘肃科技纵横》2014,(6):123-124,26
深化水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差别水价"为重点的水价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疏勒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推进,以及"节水优先"战略的落实,面对紧缺的水资源问题,开发利用海水、再生水、雨水、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已成为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对比地表和地下传统水资源,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大,且问题关键在于水质。本文针对四类非传统水资源从处理工艺入手,采用可视化技术和流程管理方式,把非传统水资源的收集、处理、利用等过程流程化描述,使过程中的节点、工艺以及关键技术能够清楚展示。在过程中分阶段对水量和水质进行控制,并计算可利用量。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状况,开展了检验和应用案例分析,建立了基于平台、组件、知识图及可视化工具的非传统水资源过程化管理及可利用量计算系统,进一步为区域水资源配置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级部门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为此,浙江省率先开展了"五水共治"工作,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为了民众能安全用水,也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五水共治"迫在眉睫。该文论述了"五水共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并结合当前水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为"五水共治"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依据"增长阻力"概念,扩展Romer(2001)经济增长模型,将水资源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利用2000-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用面板模型回归方法,估计参数,定量测算了水资源限制对内...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解决朝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促进朝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分析了朝阳水资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方式不科学、利用效率低、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落实"东水西调"工程、创新开发方式、提高利用率、实施全方位综合治理等解决对策,为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依法保护朝阳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深圳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30年来,深圳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出现了许多严重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水灾害风险增加等.深圳在全国率先成立水务局,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并推出5级阶梯水价政策,但当前水价仍未充分反映水资源紧缺程度.针对深圳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提出了6条保护建议:必须走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怪圈;"源头减排"和"污水零排放"是根本;学习新加坡经验,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海水;借鉴发达国家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经验与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弥补水足迹单纯考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占用的缺陷,结合"水生态足迹"与"脱复钩"理论,从水资源(用水量)和水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综合视角,评价贵阳市2002—2014年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水平。研究表明:2002—2014年贵阳市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除2011年扩张性水环境负脱钩外,其余年份为水资源和水环境强(弱)脱钩,且历年脱钩指数时间序列上波动明显,其平均值为0.138;贵阳市单位GDP水生态足迹由2002年的3.588 hm2/万元下降至2014年的0.637 hm2/万元,年均下降率达12.9%;由于贵阳市GDP增速稳定于13%~17.1%之间,故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程度取决于水资源和水环境生态足迹的变化特征;上述研究表明,水生态足迹的角度衡量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态势具有科学、全面、客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仙游县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提出仙游县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六个突出"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隆德县以高效节水为重点,全力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和监控评价体系,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实行超用水地区项目和用水"双限批",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效益。突出农业节水主体,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举措,加快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由"水资源的现状-治理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利用"为主线,并结合湖南省岳阳市水资源的状况为实例,向大家介绍当前亟需保护的水资源,进一步探讨我国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引起我们对人与环境的思考,呼唤人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珍惜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9.
邹骥 《科技潮》1998,(6):61-62
水资源问题是环境与发展主题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界,近年来一直谈论着"水危机"问题。水危机不仅体现为水资源数量的短缺,而且还体现为水质因污染而恶化。迎接"水危机"挑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加速发展水工业无疑是接受这一挑战的重要选择。发展水工业:迎接水资源短缺的挑战1.水工业涉及的范围及组成城市水工业从其向社会提供的产品的服务范围看,主要包括水体资源的保护、自来水制造与传输、污水输送与处理。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水资源应当尽可能地得到重复使用和免受污染。从这个意义上讲,污水处理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对水资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可再生性决定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为评估珠江三角洲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压力,建立了多层次多指标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其水资源可再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9个城市2012年的水资源可再生性均属II级,尤以深圳和肇庆最强,东莞和佛山最弱。其中,中山市的水资源可再生性主要由其社会可再生性决定,在2001-2012年间先减弱后增强。对中山及其它城市而言,加强社会水循环能力是增强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关键。对比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发现,灰关联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基本相同。可变模糊评价级别一般较前两者低一个等级,其对隶属度的计算更加精细,评价结果偏于保守。遗传投影寻踪方法在样本指标差异极大时易产生不合理结果,不适于珠江三角洲城市间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此外,在全国标准基础上考虑珠江三角洲的水循环特点建立了"偏严格"评价标准。在该标准下,珠江三角洲各市的水资源可再生性均为III级。从严评价结果有利于促进该区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